1、蛋白质吸收障碍
长期腹泻,慢性痢疾以及肠结核等在起病原因中占重要地位。这些疾患既影响食欲,又妨碍蛋白质的吸收。个别婴儿由于幽门痉挛或梗阻而致长期呕吐,或由于缺乏胰蛋白酶而不能利用食物中的蛋白质,也可发生水肿。
2、蛋白质消耗过多
脓胸、肺脓肿、腹水、大量失血、外科伤口引流及严重灼伤等可使体内蛋白质大量丢失。慢性传染病如结核、疟疾等使体内蛋白质过度分解,都可致营养不良性水肿。
3、蛋白质合成障碍
肝脏能合成各种血浆蛋白,如:白蛋白、纤维蛋白原、凝血酶原,亦能合成部分球蛋白。肝脏疾病如肝硬变、肝炎都使肝功能减退,虽然蛋白质的供给和吸收正常,但合成蛋白质的功能降低,因而血浆蛋白低下,遂发生水肿及腹水等症状。
4、喂养不当
膳食中供给的蛋白质总量和优质蛋白长期不能满足需要,而能量供给尚能维持最低水平,多见于婴儿母乳量长期不足又未添加乳类制品,或仓促断奶。
平时应注意合理喂养,特别在断奶后必须供给一些蛋白质食物如鸡蛋、鸡血、豆粉、豆腐、鱼粉等。新鲜蔬菜为矿物质和维生素的主要来源,必须补充。增强体质,避免各种感染的发生。在慢性感染或消化系疾病的治疗期中,应注重热量和蛋白质的供给。例如,对于婴幼儿腹泻或患慢性痢疾的病儿,不能只见大便次数较多就无止境地禁食。应加强卫生宣教,防止饥饿,尤其在农村,应结合当地生产情况指导婴儿的喂养及补充辅助食物。
分析和治疗病因与调整营养同时进行。对严重患者,须首先卧床休息,减少其热能与蛋白质的消耗。在水肿消失及并发症痊愈后,即宜鼓励活动,制定适当的生活制度。
对严重水肿病例应暂时限制食盐,待水肿消退后,应及时恢复食盐量,以免食欲减退而不能摄入足够的蛋白质。
传统疗法:
通常营养不良性水肿的传统治疗方法是行气补气,健脾除湿,通经化痰,活血祛淤。“治水先治气,气行水自退。”
民间治疗本病的良方妙药:
处方:木蝴蝶40克、党参25克、姜黄25克、苏梗20克、鲜竹沥15克、神曲15克、川芎10克、柴胡10克、茜草10克。
用法:一起煎成汤,加2500毫升水,大火沸腾,转为小火煎煮一小时。每服两次,饭后一个半小时服药汤,每天服一剂,三剂为1疗程。
疗效:用药1疗程,有效率达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