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消炎的中成药:患急性的盆腔炎症直接用药调理,慢性的盆腔炎要需要药物结合用其他的治疗方式进行治疗。
2、止痛药:该药有祛风镇痛、调理经血之功,主要用于妇女血症、风症、子宫虫病等常见疾病。以此药来对付盆腔炎所引发的腹痛时效果较为显着。
3、杀菌消炎药:抗生素可将残留的致病菌杀死,并可有效预防炎症的急性发作,不但可以有效控制盆腔炎病情的发展,而且对宫颈炎、阴道炎等连发炎症也有缓解作用。
4、中药治疗:慢性盆腔炎以湿热型居多,治则以清热利湿。活血化瘀为主,方药用:丹参18g、赤芍15g、木香12g、桃仁9g、金银花30g、蒲公英30g、茯苓12g、丹皮9g、生地9g。痛重时加延胡索9g。有些患者为寒凝气滞型,治则为温经散寒、行气活血。常用桂枝茯苓汤加减。气虚者加党参15g、白术9g、黄芪15g。
注意个人卫生:
加强经期、产后、流产后的个人卫生,勤换内裤及卫生巾,避免受风寒,不宜过度劳累。
多吃清淡的食物:
饮食应清淡食物为主。多食有营养的食物如:鸡蛋、豆腐、赤豆、菠菜等。忌食生、冷和刺激性的食物。
经期避免性生活:
月经期忌房事,以免感染。月经垫要注意清洁卫生,最好用消毒卫生纸。
多喝水:
盆腔炎容易导致身体发热,所以要注意多喝水以降低体温。
避免不必要的妇科检查:
尽量避免不必要的妇科检查,以免扩大感染,引起炎症扩散。
医务人员需严守无菌操作:
医务人员在分娩、流产宫腔手术操作时应严密消毒,严格遵守无菌操作规程,以免发生感染而引发盆腔炎。为预防起见,手术后叮适当服用抗生素预防感染。
其它疗法:
药草茶
当归9克,香附9克,益母草12克。水煎服,每日1剂。
桃仁10克,败酱草15克,黑木耳10克。水煎服,每日2次。
小茴香30克,栀子30克,甘草10克。共研末,每服2—3克,每日2—3次。
黄芪50克,当归15克,大枣10枚,红糖适量。水煎服。
枸杞子20克,当归20克,瘦猪肉适量。调味煮汤,吃肉饮汤。
穴位按摩
患者仰卧,双膝屈曲。术者居其右侧,先进行常规腹部按摩数次。再点按气海、关元、血海、三阴交各半分钟,然后双手提拿小腹部数次。痛点部位多施手法。用于治疗慢性盆腔炎。
1、湿热型:证见低热,小腹疼痛灼热感,口干不欲饮,带下量多色黄质稠,或赤黄相兼,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数。
2、热毒型:证见高热,寒战,头痛,小少腹疼痛拒按,带下量多如脓,臭秽,尿黄便秘,舌质经苔黄,脉滑数或弦数。
3、冲任虚寒型:证见小腹冷痛,喜暖喜按,带下量多色白质稀,畏寒肢冷,舌质淡,苔薄白,脉沉细。
4、湿热瘀滞型:证见小腹胀痛拒按,口苦口干,带下黄而稠,小便混浊,大便于结,舌黯红,苔黄或白,脉弦或弦数。
5、瘀血阻滞型:证见下脂持续疼痛拒按,或经行不畅,或量多有块,舌紫黯,或有瘀斑瘀点,苔薄,脉沉弦或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