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关注
随时信息获取
咨询热线:
133-4395-1568
上期完美收官
面授现场 期待精彩下期
当前位置: 首页 >> 参考文库 >> 白血病 >> 病因 >> 列表
搜索 收藏

我的收藏

请先登陆
得白血病几率,白血病
2017-12-17阅读:11751 学员编辑 收藏
一、正常人得白血病的几率
二、白血病血常规检查如何做
三、如何预防白血病

正常人得白血病的几率

1、正常人得白血病的几率

正常人得白血病的几率是具有不确定因素的,早已证实C型RNA肿瘤病毒或称逆转录病毒是哺乳类动物如小鼠,猫,牛,绵羊和灵长类动物自发性白血病的病因,这种病毒能通过内生的逆转录酶按照RNA顺序合成DNA的复制品,即前病毒,当其插入宿主的染色体DNA中后可诱发恶变。

肿瘤病毒携带有病毒源瘤基因(v-onc),大多数脊椎动物(包括人的细胞)基因体内有与v-onc同源的基因称源瘤基因,v-onc被整合入宿主细胞的基因体内后可使邻近的基因发生恶变,逆转录病毒的感染也可致源瘤基因激活,成为恶性转变的基因,导致靶细胞恶变,进入体内的病毒基因即使不含有v-onc,如果改变了基因的正常功能,也有可能引起白血病。

人类白血病的病毒病因研究已有数十年历史,但至今只有成人T细胞白血病肯定是由病毒引起的。正常人得白血病的几率

2、患了白血病等于宣判死刑吗

白血病是一种癌症,但白血病并非是绝症。某些类型的白血病,如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 (APML),大约有85%患者可以生存至少5年;60岁以下被确诊为急性髓性白血病(AML)的患者也几乎有一半能存活至少5年;而且儿童期癌症还往往 比成人肿瘤更容易治愈。总体五年生存率是癌症统计数据经常使用的术语,对于一些癌症,如果在初步诊断后五年内没有复发,之后复发的机会是非常小的。

3、化疗不可以治愈白血病吗

化疗是治疗白血病的主要方式,这种药物治疗是使用化学物质来杀死白血病细胞。干细胞移植则是先用高剂量的化疗或放疗来破坏病变的骨髓,然后注入造血干细胞来帮助患者重建骨髓。除了化疗和干细胞移植以外,常见的白血病治疗方法还有生物疗法、靶向治疗、放疗等,具体治疗方案应该由医生根据患者的年龄、总体健康状 况、白血病的类型、是否已扩散到身体其它部位等因素来决定。

白血病血常规检查如何做

如果一个人身体出现贫血、出血、感染、发热、前胸和下肢疼痛,以及腹胀、腹痛等症状,有可能是得了白血病,但这些症状都不是白血病独有的症状和表现,因此需要做进一步的血常规检查。就是从手指或耳垂取微量的血液,检测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的数量,并对白细胞进行分类。正常情况下,外周血中不应该出现幼稚的血细胞(简称幼稚细胞)。但白血病时,这些幼稚细胞在骨髓中不能分化成熟,便释放到外周血液中,所以血常规检查时就可以看见幼稚细胞。正常人得白血病的几率

注意:白血病的血常规检查需要空腹抽血化验,大部分是做生化检验的项目,如肝功能、血糖、蛋白质、脂类以及电解质钾、钠、氯等。生化检验的各项参考值,均是以健康人的空腹血所测得的数值经统计学处理后获得的。这是因为,当日清晨进餐前所抽取的静脉血,各种生化成分比较稳定,测得的各种数值可以比较真实地反映出机体的生化变化。

如何预防白血病

1、远离电离辐射

一般认为此病的发生与电离辐射、某些化学制剂、药物、病毒等因素有关。特别是一些家庭装修材料的有害物质的污染。预防白血病就要尽可能避免接触放射线,包括频繁的X-线诊断和放射治疗。避免接触苯、甲醛及其衍生物,如使用含超标苯、甲醛浓度的家庭装修材料,农药、汽油、油漆等。正常人得白血病的几率

2、远离化学药物

尽量避免使用化学药。另外还要注意增强体质,合理膳食,防止病毒感染,减少白血病发生。俗话说“病从口入”,我们每天都要进食以维持人体的正常生命活动,特别是一日三餐,为了防止食入污染的蔬菜、水果。食用之前应先洗干净,并要用足够的时间进行浸泡。能去皮的蔬菜和水果一定要尽量去皮。

3、饮食一定要注意

再者注意饮食,应粗细搭配,营养丰富,比如适量食用瘦肉类、动物肝脏、豆类、海带、发菜、木耳、香茹等富含铁的食品可预防缺铁,适量食用富含叶酸、维生素B12的食物如绿色新鲜蔬菜、水果及动物肝脏、肾也可以预防巨幼细胞贫血。

版权声明:部分内容来自网络编辑,涉及的药方仅供参考学习,请勿盲目试用,平台不承担由此产生的任何责任!
如需了解专业中医常识、对症下药,请加客服,进入老师的视频直播间免费学习,免费咨询!
康源热线:400-609-6111(400免费电话)
客服咨询:15603951551(产品咨询)、13343951568(培训咨询)
微        信:kymyjqw(公众号)、13343951568(个人号)
线上课堂:下载“千聊”app,搜索“康源.爆品中医实战特训营
康源晶月&爆品中医实战特训营    版权所有    豫ICP备2022021975号豫公网安备 41110202000246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豫)-经营性-2022-0039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豫B2-20221313医疗器械经营备案编号:豫郑食药监械经营备2021218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