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风湿病人要重视哪些检查
1.1、自身抗体
在风湿性疾病范围内应用的自身抗体分以下4类:抗核抗体谱、类风湿因子、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抗磷脂抗体。
1.1.1、抗核抗体谱:这是检测风湿性疾病常做的检查,抗核抗体阳性则高度怀疑风湿病,但要做进一步详细检查确诊。
1.1.2、类风湿因子:类风湿因子除出现在类风湿性关节炎外,尚见于其他结缔组织疾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干燥综合症、混合性结缔组织病、系统性硬化等。
1.1.3、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ANCA):以常人中性粒细胞为底物所见荧光的图形,分为C-ANCA(胞浆型)和P-ANCA(核周型)等。该抗体对血管炎的诊断极有帮助,且不同的P-ANCA抗原提示不同的血管炎,如新月形肾炎、类风湿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等。
1.2、抗磷脂抗体
目前应用的抗磷脂抗体和狼疮抗凝物两种测定方法。抗磷脂抗体出现在系统性红斑狼疮等多种自身免疫病。
1.3、滑液检查
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关节滑膜炎症,特别是在滑液中找到尿酸盐结晶或滑膜细菌培养阳性,则分别有助于痛风或化脓性关节炎的确诊。
2、风湿病会遗传吗
由研究表明,风湿病人有一种HLA-DR4(人类白细胞抗原DR4)共同的遗传基因,说明类风湿和HLA-DR4相关,尤其在严重病例,但并不是具有这种基因的人都会患风湿。风湿有遗传易感性,但不是惟一的因素,其发病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而目前,我们并不能肯定风湿会遗传。
国内有专家调查该情况,结果表明,在风湿病人家族中,风湿的发病率比健康人群家族中高2-10倍。曾报道29对单卵双胎子女中,有两对患类风湿,另一对虽分居两地,但在53岁和56岁时也都发生类风湿。结果表现类风湿会遗传并不能确认。
3、风湿病的饮食禁忌
3.1、忌高脂肪类
脂肪在体内氧化过程中,能产生酮体,而过多的酮体,对关节有较强的刺激作用,风湿患者的饮食不宜多高脂肪类食物,如牛奶、肥肉等,炒菜、烧汤也宜少放油。
3.2、忌海产类
风湿患者的饮食不宜多无鳞鱼及海产品,如鲇鱼、泥鳅、黄鳝、海带、海参、海鱼、海虾等,因其中含有尿酸,被人体吸收后,能在关节中形成尿酸盐结晶,使关节症状加重。
3.4、忌甜食
糖类易致过敏,可加重关节滑膜炎的发展。从传统疗法角度来看,关节炎日久不愈,常以湿热多见,糖类及脂肪会助湿生热,加重病情。 风湿骨病患者的病程一般都较长,如果患病后忌口太严,长年日久,也会影响营养的吸收,对疾病的康复不利。
童子鳝鱼饮
用阴干之后的童子鳝鱼放入白酒之中浸泡一个月,然后就可以喝了。每次喝50豪升,早晚各两次就可。长喝就具有舒筋活络,社风除湿等作用,特别是对于肩肘关节炎患者有着很好的食疗价值。
白木耳桂圆汤
先将白木耳去蒂之后洗干净放入沸水之中煮沸直至酥软,然后加入适量的桂圆肉一起煮致白木耳完全烂了为止,对于风湿性关节火寒热患者具有很好的辅助治疗的作用。
辣椒瘦肉汤
用辣椒,猪瘦肉一起煮成汤喝,加入适量的调味品就可,此汤连服7天,特别是对于风寒引起的关节疼痛具有很好的辅助治疗的作用。
牛筋汤
用牛筋、续断、杜仲、鸡血藤等用加三碗水煎致一确碗水时就可吃牛筋喝汤,对于风湿性关节炎或者手酸软者均有着很好的辅助治疗的作用。
1、注意保暖:风湿病是全身性、系统性和弥漫性疾病,该病中90%以上是人自身免疫系统出问题时引发的。阴冷天气会造成人体免疫力下降,血液向人体重要器官收缩,关节等部位就得不到足够的血液进行保暖。因此,进行户外活动时一定要根据天气情况增减衣服,阴冷的地方尽量少去。
2、注意保持居室温暖和干燥:有关节病等风湿病的患者,在天气寒冷时要注意保持居室内的温暖和干燥,注意给关节营造一个温暖的环境。
3、注意摄取蛋白质营养:鲜牛奶、大豆等食物都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对于预防关节炎等风湿病,减轻关节疼痛带来的痛苦,都具有比较明显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