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风湿热复发怎么办
1.1、要重视气候、季节对疾病的影响,做到四时而调寒温,预防为主,注意避寒、保暖。如遇感冒及上呼吸道感染,要及时治疗。
1.2、风湿是一种慢性消耗性疾病,再加上一些抗风湿西药对消化道的不良刺激,往往会引起食欲不好,出现消化道疾病,导致人体所需的营养素及蛋白吸收不足,出现营养不良矿物质。
2、风湿热的治疗方法
2.1、一般治疗
主要是针对不同的症状采取相应的对症处理。急性期患者均应卧床休息;如有心脏受累应避免体力活动或精神刺激,并应在体温和血沉恢复正常、心动过速控制或明显的心电图改善后继续卧床3-4周,然后逐渐恢复活动,心脏扩大伴有心力衰竭者,约需6个月左右才可逐渐恢复正常活动。有充血性心力衰竭者还应适当限制盐和水分。
2.2、抗生素的应用
应用抗生素的目的是为消除残存的链球菌感染灶。推荐应用青霉素一次肌内注射,或者口服青霉素10天。对少数耐青霉素菌株感染或青霉素过敏者,可选用红霉素,一天4次,疗程10天。对红霉素的耐药,可选用其他药物替代。
3、风湿热的保健措施有哪些
3.1、卧床休息:允许患者做一些不费力的自我照顾活动,如翻身、进食、读报等。无心肌炎者卧床休息2~3周,有心肌炎者延长卧床时间,至症状消失和实验室检查正常后,再起床活动。允许患者的亲友作短时间探视,但这些亲友不能有感冒、发热及喉咙痛的情况,病室保持清洁、安静、舒适。
3.2、饮食护理:多摄取清淡的、高蛋白、高糖饮食来维持足够的营养,以对抗发热和感染,并补充维生素与矿物质。鼓励患者多喝水,预防发热导致的脱水。病人如果有充血性心力衰竭的征象,应摄取低钠饮食、限制水分。
1、风湿活动的实验室检查
活动期患者血常规检查有白细胞和中性粒细胞升高,并有核左移现象,也可见轻度贫血。血沉增快,CRP的升高较血沉增快出现早。血清蛋白电泳可见白蛋白降低、a2及Y球蛋白增加,粘蛋白也增加。免疫球蛋白IgM/IgG、补体和CIC在急性期升高,特别是补体C3、C4在风湿热临床症状出现第二天即有变化,故对风湿活动性有诊断上的意义。
2、抗链球菌的证据
链球菌感染最直接的证据是在咽部培养出A组R溶血性链球菌,其阳性率仅有20%~25%。抗链球菌抗体滴度升高也是新近链球菌感染的可靠指标,链球菌感染后约两周左右,大多数风湿热患者的ASO滴度升高大于500U,4~6周时达高峰,8~10周后逐渐恢复正常。
3、胸部X线和心电图
胸部X线可表现为正常或有心影增大。心脏受累可出现心电图异常,如窦性心动过速或过缓、期前收缩等心律失常、房室传导阻滞、Q-T间期延长以及ST-T的改变。
1、关节炎
由风湿热导致的关节炎一般呈现游走性,可以同时侵犯身体多出的大关节、小关节,但是以膝、踝、肘、腕、肩等关节最为常见。在风湿热急性发作时,被侵犯的关节往往会出现红肿现象,还会伴有较为强烈的灼热感和疼痛感。
2、皮下结节
皮下结节在风湿热中出现的概率并不是太大,但是在临床上也不少见。由于风湿热引起的皮下结节,一般为硬度较大但无疼痛感的小结节,它与皮肤无粘结、也没有很明显的症状表现,只是用手触摸关节伸侧的皮下组织,或者肘、膝、腕、胸腰椎棘突等处,能明显感觉到结节的出现。
3、发热
风湿热发病时,一般都会有发热、大量出汗的现象,对于大多数的患者而言,风湿热的出现往往会带来不规律的轻度或者中度发热现象,但是也存在有一小部分病人在发病时,出现持续性的低热现象,这种低热现象不容易被人体察觉,只是在测量体温的时候,才可能会被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