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预防风湿热复发的药物
该病的发生和链球菌类有一定的关系,所以人体只要在日常生活中有效的预防和防止链球菌感染的流行是预防风湿热的一项最重要的环节。如果长期处于在封闭环境中的人群时,一旦早期发现患有了风湿热病症时,应当马上建立保健制度。药物选择苯哩西林g120万单位,朋肉注射一次。
2、得了风湿热会有哪些症状
2.1、发热是风湿病的常见早期症状表现,可为低热、中等度发热、也可为高热,往往可表现为不规则的发热,一般无寒颤,抗生素无效,同时血沉快,如系统性红斑狼疮、成人斯帝尔病、急性嗜中性发热性皮病、脂膜炎等均可以发热为首发症状表现。
2.2、疼痛是风湿病的主要症状表现,也是导致功能障碍的重要原因。风湿病的疼痛中,起源于关节及其附属结构的疼痛最为常见,然而肢体和躯干部位的疼痛也可见于内脏和神经系统病变。
2.3、肌肉可有肌肉疼痛、肌无力,肌酶升高、肌电图表现为肌原性损害等,如皮肌炎/多肌炎、混合性结缔组织病、系统性红斑狼疮等。
3、风湿热要做哪些检查诊断
3.1、抗链球菌溶血素“O”测定:一般认为ASO滴度>500U才有价值,但也有人认为成人>250U,5岁以上儿童>333U,应考虑其滴度增高,目前认为一次试验结果对诊断意义不大,若多次试验结果逐渐增高,则对风湿热和风湿活动诊断价值较大,如抗体长期恒定在高单位,多为非活动期。
3.2、抗链球菌胞壁多糖抗体(ASP、测定:根据链球菌胞壁多糖与人心瓣膜糖蛋白有共同抗原性的特性,应用ELISA法测定ASt-IgM,IgG,风湿性心瓣膜炎的阳性率高达80%以上;相反,非风湿性心瓣膜病,链球菌感染后状态,急性肾炎,病毒性心肌炎等阳性率仅约10%~13%,本试验在反映风湿热活动方面优于血沉降,在反映链球菌感染后的免疫反应优于ASO,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
1、饮食:应给容易消化,富于蛋白质,糖类及维生素C的饮食。重症病例可额外供给维生素B:及维生素C。有充血性心力衰竭者可适当地限制盐及水分的摄入。为防止胃部膨胀压迫心脏而增加心脏负荷,可采取少量多餐。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的患儿亦应适当限盐。
2、卧床休息及控制活动量:在急性期宜卧床休息,一般至临床症状消失,血沉近于正常,可逐渐起床活动。但恢复期也应限制活动量,一般无明显心脏症状者约一个月,心脏受累但不扩大者2-3月,有心脏扩大或伴有心力衰竭者约需5~6月方可逐渐恢复正常活动。
3、充血性心力衰竭的治疗:风湿病患儿若出现心力衰竭常伴有风湿活动,治疗时应考虑心脏炎的存在。
4、在安静环境中休息,严重者采取安全措施,以防止损伤。为了减少不自主运动,较重的病例可适当给予镇静剂。
1、关节
关节滑膜及周围组织水肿,滑膜下结缔组织中有粘液性变,纤维素样变及炎症细胞浸润,有时有不典型的风湿小体。由于渗出物中纤维素通常不多,易被吸收,一般不引起粘连。活动期过后并不产生关节强或畸形等后遗症。
2、皮肤
渗出性病变:躯干和四肢皮肤出现环形红斑,为环形或半环形淡红色斑,1~2日可消退,发生于风湿热的急性期,对急性风湿病有诊断意义。镜下,红斑处真皮浅层血管充血,血管周围水肿及炎性细胞浸润。
3、中枢神经系统
多见于5~12岁儿童,女孩多于男孩。主要病变为风湿性动脉炎,可有神细胞变性、胶质细胞增生及胶质结节形成。病变主要累及大脑皮质、基底节、丘脑及小脑皮层。当锥体外系统受累较重时,患儿出现肢体的不自主运动,称为小舞蹈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