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关注
随时信息获取
咨询热线:
133-4395-1568
上期完美收官
面授现场 期待精彩下期
当前位置: 首页 >> 参考文库 >> 风湿疾病 >> 风湿性关节炎 >> 列表
搜索 收藏

我的收藏

请先登陆
风湿热,风湿热致病菌
2018-05-17阅读:10386 学员编辑 收藏
一、风湿热的致病菌是什么
二、风湿热是什么引起的
三、风湿热吃哪些对身体好?

风湿热的致病菌是什么

1、风湿热的致病菌是什么

A组链球菌对风湿热和风心病的病因学关系,得到了临床,流行病学及免疫学方面一些间接证据的支持。已有多项临床及流行病学研究显示A组链球菌感染与风湿热密切相关,免疫学研究亦证实,急性风湿热发作前均存在先期的链球菌感染史;前瞻性长期随访时的抗菌治疗和预防链球菌感染可预防风湿热的初发及复发;此外,感染途径亦是至关重要的,链球菌咽部感染是风湿热发病的必须条件。因此风湿热的致病菌是A组链球菌。

2、风湿热的临床表现

2.1、心肌炎:急性风湿性心肌炎最早的临床表现是二尖瓣和主动脉瓣的杂间,此杂音由瓣膜返流造成,可单独或同时出现,二尖瓣区的杂音最多见。病变轻微的局限性心肌炎,可能无明显的临床症状。

2.2、心内膜炎:在病理上极为常见。常累及左主房,左心室的内膜和瓣膜,二尖瓣膜最常受累,主动脉瓣次之,三尖瓣和肺动脉极少累及。凡有心肌炎者,几乎均有心内膜受累的表现。

风湿热的致病菌是什么

2.3、心包炎:出现于风湿热活动期,与心肌炎同时存在,是严重心脏炎的表现之。临床表现为心前区疼痛,可闻及心包磨擦音,持续数天至2~3周。发生心包积液时,液量一般不多。X光检查示心影增大呈烧瓶状。

3、风湿热的预防

3.1、首先需要在生活之中注意的就是劳逸结合,需要做好的就是饮食有节、起居有常,在生活之中的话一定需要避免的就是过度劳累,因为过度劳累的话会损伤的就是自己身上的正气,此时风寒湿邪可乘虚而入。

3.2、其次还需要保持的就是正常的心理状态,像是精神受刺激,过度悲伤,心情压抑等原因都是会诱发这种疾病的,因为会引起神经和内分泌因素的失调,这就需要大家在生活之中一定需要保持的就是平和的心态。

3.3、最后就是扁桃体炎、咽喉炎、鼻窦炎、慢性胆囊炎、龋齿等感染性疾病患者的话,其实都会引起的就是这种疾病,这就需要大家在患上这些疾病之后的话,一定要重视起来,要重视治疗的工作。

风湿热是什么引起的

1、病毒感染学说

近年来有关学者对病毒感染学说较为关注,认为风湿热可能与柯萨奇B3、B4病毒感染有关,不少学者认为,病毒感染可能为链球菌感染创造条件,在风湿热发生过程中起诱因作用。

2、遗传因素

最近发现风湿热患者中有遗传标记存在,多数学者认为,遗传因素可作为易患因素之一医学。教育。网编辑整理,但同一家庭中多个成员的发病,最可能原因还是与生活环境相同和易于互相感染有关。

风湿热的致病菌是什么

3、免疫功能因素

免疫功能状态的变化也可能参与风湿热的发生。在风湿热和风湿活动时常有免疫球蛋白IgG、IgA和IgM升高;血中虽有白细胞增多,但其吞噬能力降低,淋巴细胞转化试验结果显示淋巴细胞向原淋巴细胞转化率降低,表明有细胞免疫功能缺陷。此外细胞介导的免疫反应在本病病程中也很重要。

风湿热吃哪些对身体好?

1、酒性辛热

能祛散寒邪,如是寒湿体质或是证属寒湿内阻的,可饮用一些药酒。

2、祖国医学中具特殊功效的蛇虫类药食妙品

如乌梢蛇、蝮蛇、蝎子、蜈蚣、蚯蚓、蜂房、僵蚕等,一般以浸酒、研末单味或复方做成药膳食疗,对改善风湿热的关节炎肿痛等证候有一定疗效。

风湿热的致病菌是什么

3、痹证属风湿热型

食疗中宜多吃清凉食品,如金银花露、菊花茶、薏苡仁粥、绿豆、芦根等;同时以北黄芪、忍冬藤、海风藤、黄柏、牛膝等药食兼用之品在食疗中配餐或水煎内服,往往可在半个月左右控制症状,使关节肿痛消失或减轻,关节功能改善。

4、痹证属风寒湿型

食疗中宜用性温热之品,以祛除寒湿,如食用猪、牛、羊肉及骨汤等;还宜用具补气血、益肝肾与祛风湿之功为一体之食品、药食兼用之品,如蛇肉、狗肉、鳝鱼、鸡血藤、附子、桂枝、细辛、黄芪、丹参、黄精、川芎等。

上一篇:风湿,泡脚 下一篇:风湿热,风湿热食疗
版权声明:部分内容来自网络编辑,涉及的药方仅供参考学习,请勿盲目试用,平台不承担由此产生的任何责任!
如需了解专业中医常识、对症下药,请加客服,进入老师的视频直播间免费学习,免费咨询!
康源热线:400-609-6111(400免费电话)
客服咨询:15603951551(产品咨询)、13343951568(培训咨询)
微        信:kymyjqw(公众号)、13343951568(个人号)
线上课堂:下载“千聊”app,搜索“康源.爆品中医实战特训营
康源晶月&爆品中医实战特训营    版权所有    豫ICP备2022021975号豫公网安备 41110202000246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豫)-经营性-2022-0039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豫B2-20221313医疗器械经营备案编号:豫郑食药监械经营备2021218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