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风湿热的食疗方法
1.1、秦艽桑枝煲老鸭。
配方:秦艽30克,老桑枝50克、老鸭100克。
制法:将老鸭洗净切块与中药材一同入煲,加水适量,煲烂后,调味,吃鸭肉饮汤。
功效:秦艽有祛风湿、止痛、解热作用;桑枝能祛风湿通络活络作用;鸭肉滋脾胃。本食疗方适用于关节肿痛伴有低热之风湿热痹型系统性红斑狼疮。
1.2、薏苡、木防已煲猫肉。
配方:薏米50 克,木防已10克 、猫肉200克。
制法:将猫宰杀退毛,去除内脏切成小块,与药材共放入煲内煲烂吃肉喝汤。
功效:薏米味甘淡,性微寒,入脾、肺、肾经,有利尿、化湿、清热作用,又有补脾胃之功效;木防已有祛风湿、止痛作用;猫肉味甘酸、性温、有祛风补血养血作用。本食疗方适用于关节肿痛伴低热之风湿热痹型的系统性红斑狼疮。
1.3、秦艽丹参煲瘦肉。
配方:秦艽30克、丹参30克、瘦肉50克。
制法:将瘦肉洗净切块与药材共入煲内,加水适量,文火煲烂。
功效:秦艽有祛风湿、止痛、解热作用;丹参性味苦微寒,入心肝经,有活血通络、祛瘀、利水、消肿、安神等功效;瘦猪肉性味甘咸,平,入脾、肾经,滋阴润燥,补肾益血,治热病伤津。本食疗方有祛风湿清热止痛作用,对风湿热痹型之系统性红斑狼疮有效。
2、风湿热的症状表现
2.1、关节炎是患有风湿热常见症状,膝、踝、肘、腕等关节处会有红、肿、灼热、疼痛病症,关节活动困难,关炎痛还会游走到另一关节,持续不同,有时会同时几个关节发作。
2.2、心脏炎是儿童患风湿热的主要表现,急性风湿热多发于儿童,还会伴有心肌炎、心内膜炎、心包炎或全心炎问题发生。
2.3、风湿热治疗后期,身体和四肢都会出现环形红斑,淡红色,有点凸点,不痛不痒,消退后又会出现,会持续到几个月。
2.4、风湿热患者会出现皮下结节症状,但比较少见,比较硬的无痛性结节,会单独出现身体某一部位或几个出现,大多在关节处出现,表面不红,出现皮下结节往往会有严重的心肌炎。
3、风湿热会引发什么疾病
风湿热是全身性结缔组织的炎症,主要累及心脏和关节,在风湿热治疗过程或风湿性心脏病反复风湿热活动等,患者易患肺部感染,重症可致心功能不全,有时并发心内膜炎,高脂血症,高血糖,高尿酸血症,高龄风湿性心脏病患者还会合并冠心病以至急性心肌梗塞,风湿性心脏病则是本病最常见的并发症。
1.一般治疗
主要是针对不同的症状采取相应的对症处理。急性期患者均应卧床休息。如有心脏受累应避免体力活动或精神刺激,并应在体温和血沉恢复正常、心动过速控制或明显的心电图改善后继续卧床3-4周,然后逐渐恢复活动,心脏扩大伴有心力衰竭者,约需6个月左右才可逐渐恢复正常活动。有充血性心力衰竭者还应适当限制盐和水分。
2.抗生素的应用
应用抗生素的目的是为消除残存的链球菌感染灶。推荐应用青霉素一次肌内注射,或者口服青霉素10天。对少数耐青霉素菌株感染或青霉素过敏者,可选用红霉素,一天4次,疗程10天。对红霉素的耐药,可选用其他药物替代,包括氨苄青霉素/克拉维酸盐、新大环内酯类及头抱霉素类等。
3.抗风湿治疗
风湿性关节炎的首选药物为非类固醇抗炎药。其中阿司匹林仍然是首选药物,分3~4次口服,一般疗程6~8周,有轻度心脏炎者宜用12周。
1、从源头扼杀风湿热。避免接触有上呼吸道感染或链球菌感染的病人,如果感冒了,注意休息,如怀疑链球菌感染,及早就医治疗。还要注意口腔卫生,牙龈炎和蛀牙要及早治疗。
2、避免受寒和潮湿,注意保暖,避免接触冷水,冬天做好关节保暖,阴雨天做好除湿,这对于控制病情、预防加重和复发是非常重要的。
3、居住房屋要通风、向阳,保持新鲜空气,避免人口稠密。
4、急性发作时,要卧床休息,避免劳累和紧张,既要放松身体,还要保持良好的心情,不要恐惧和担忧疾病,要树立与疾病斗争的信心,遵医嘱积极治疗。
5、对受累的关节加以保护,既要保暖,又要注意不过度使用,避免关节剧烈活动和负重,防止关节承受不恰当的重力和暴力,以减少关节的反复损伤。
6、病情稳定后加强体育锻炼,还要加强营养,增强抵抗力,提高抗病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