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关注
随时信息获取
咨询热线:
133-4395-1568
上期完美收官
面授现场 期待精彩下期
当前位置: 首页 >> 参考文库 >> 中医养生 >> 经络穴位 >> 列表
搜索 收藏

我的收藏

请先登陆
肠胃痛,穴位
2018-01-22阅读:10232 学员编辑 收藏

一、肠胃痛按什么穴位

1、揉内关

如果您不知道内关穴在哪里,可以抬起您的双手,面向手掌,手腕正中,距离腕横纹大约三个手指的宽度处就是所谓的肉内关穴,只需在内关穴上定位转旋,双手轮流着做可以减轻肠胃疼痛的痛苦。

2、中脘穴

中脘穴是治疗胃肠疾病中十分重要的穴位,它位于胸骨下端和肚脐连线的中央,大约在肚脐往上一掌处。指压时仰卧,放松肌肉,一面缓缓吐气一面用指头用力下压,6秒钟时将手离开,重复10次,就能使胃感到舒适。在胃痛时采用中脘指压法效果更佳。

3、天枢穴

此穴位于肚脐左右两拇指宽处。患者可平躺在床上,用中间三个手指下压、按摩此处约2分钟。天枢穴的主治病症包括消化不良、恶心想吐、胃胀、腹泻、腹痛等。

4、足三里

足三里穴位于外膝眼下四横指、胫骨边缘。在膝盖的膝盖骨下面,可摸到凸块(胫骨外侧髁),由此再往外,斜下方一点,还有另一凸块(腓骨小头)。这两块凸骨连线为底边向下作一正三角形。正三角形的顶点,正是足三里穴。按压6秒钟将手离开一次,重复10次,就可促进胃酸分泌,使胃感到舒服,而且还能起到止疼的作用。

肠胃痛按什么穴位

5、摩腹疗法

采用坐或卧式,双手叠掌置脐下腹部,以脐为中心顺时针方向按摩,约3-5分钟,起身散步片刻,一般宜在饭后半小时进行。

以上这些方法,在调节饮食,避免暴饮暴食和吃刺激性食物的同时,每日进行2-3次,坚持一周即可缓解胃胀、胃痛、消化不良的症状。

二、怎样缓解胃肠疼痛

1、放松腹部

胃痛的时候,最好是可以找个地方平躺着,然后轻轻按摩腹部,这样可以保障胃气流通顺畅,让腹部舒服一点。

2、吃点东西

胃痛常常是因为饥饿产生的,这个时候如果有软质食物的话,吃一点,比如面包、饼干等是很管用的,但不要喝牛奶,也不要吃硬的东西。平时可以买些苏打饼干放在家里或工作的办公桌里,以备不时之需。

3、给点温暖

胃寒的人常常是因为受了冷的食物的刺激而发作的,这个时候喝点热水,或是用热水袋敷一会儿胃部,效果也是比较明显的。

4、运动疗法

(1)跪姿前倾:双膝跪地,从膝盖到脚趾都要接触到地面,上半身保持直立,双手自然下垂。缓慢坐下,直到体重完全压在脚踝上,双手自然放在膝上,保持正常呼吸。保持该姿势约30秒,放松后再将上半身向前倾。重复做3~5次。该动作有助于消除胀气、胃肠综合征(如胃肠痉挛、腹泻等),还可强化大腿肌肉。

(2)伏地挺身:俯卧(趴在床或地板上),全身放松,前额触碰地面,双腿伸直,双手弯曲与肩平放,手肘靠近身体,掌心向下。双手支撑,抬起头、胸部, 双腿仍接触地面,直到感觉胸腹完全展开。保持该姿势约10秒钟。重复做3~5次。这能消除胀气、解除便秘、锻炼背肌,对脊椎矫正有一定的帮助。

(3)站立弯膝:双脚分开与肩同宽站立,双手轻放膝上,身体微向前弯。深吸一口气,吐气时缓慢收缩腹部肌肉,让腹部肌肉呈凹陷状,但不要勉强用力,否则会感到不舒服。保持该姿势5~20秒,不要憋气,然后顺势将肺部气体排出,放松肌肉。重复4~7次。这个动作对缓解消化不良与便秘很有帮助。

5、药物治疗效

值得提醒的是药物的选择非常重要,要根据自己的情况,或遵医嘱用药,以免自己调整用药产生不良后果。

三、胃肠疼痛者怎样饮食

1、饮食结构合理

多吃素菜、粗粮。肠胃不适时,消化功能弱化,不宜食用油腻、动物肉类食物,否则易造成消化不良、加重肠胃负担。应当有选择的的多吃一些粗纤维食物、素菜、香菇等。

2、定时定量进食

很多上班人员由于工作的原因,很难做到准点进食,以致于破坏了胃的生理周期,使胃工作紊乱,破坏了胃酸分泌的正常规律。同时,三餐的进食量应当适度,不宜过饥过饱,否则也会影响到胃的正常工作,而导致消化不良,加剧肠胃不适。

3、戒烟、避酗酒

吸烟和酗酒都是有害于胃器官的,吸烟可加重胃黏膜的损害,引起碱性胆汁反流入胃,从而破坏了胃黏膜。而大量饮酒则会直接破坏胃的黏膜,引起胃黏膜充血、水肿、糜烂等,严重加剧了肠胃问题。

4、少吃生冷、辛辣类食物

生冷食物对消化道的黏膜具有很强的刺激性作用,更易加剧腹泻或消化道炎症问题。而辛辣食物同样会使胃黏膜受到刺激而引发慢性胃炎,加剧肠胃问题。

5、胃部需防寒

胃部受凉后会引起胃的功能受损,加剧肠胃病情,故要注意胃部保暖不要受寒。

6、可进补些润肠养胃的食物

如水果山药不但易于消化,还有效补充维生素与身体矿物质,以弥补消化不良引起的营养物质缺乏,达到健脾益肾的作用。也可食用一些蜂蜜,其能润肠通便,帮助清理肠道,同时对对胃溃疡、胃穿孔、消化不良及慢性胃炎等疾病均有效果,能起到滋补的作用。

版权声明:部分内容来自网络编辑,涉及的药方仅供参考学习,请勿盲目试用,平台不承担由此产生的任何责任!
如需了解专业中医常识、对症下药,请加客服,进入老师的视频直播间免费学习,免费咨询!
康源热线:400-609-6111(400免费电话)
客服咨询:15603951551(产品咨询)、13343951568(培训咨询)
微        信:kymyjqw(公众号)、13343951568(个人号)
线上课堂:下载“千聊”app,搜索“康源.爆品中医实战特训营
康源晶月&爆品中医实战特训营    版权所有    豫ICP备2022021975号豫公网安备 41110202000246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豫)-经营性-2022-0039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豫B2-20221313医疗器械经营备案编号:豫郑食药监械经营备2021218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