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血海穴。
补血找血海;补气找气海。血海穴(属足太阴脾经之穴)是脾经所生之血聚集之处,有化血为气,运化脾血之功能。还有引血归经,治疗血症之功效,刺破血海穴,可祛除人体内的淤血,并促生新血。
拍打或按摩血海穴,对妇女痛经和经血过多或过少有效,配合按摩三阴交穴、太溪穴效果更佳。痛经伴有呕吐,按摩此穴同时按足三里穴可立刻缓解症状。 每天上午9-11点拍打(每次10秒,连续3-5次)或按摩(轻柔每侧3分钟)血海穴,晚上21-23点再艾灸此穴,对妇女月经不调、痛经及因气血瘀滞引起的肥胖、关节痛等症有效。
2、天枢穴。
常按天枢穴(足阳明胃经之穴),可使胃经和大肠经保持活络,促进胃经内气血循环,帮助气血由胃经输向大肠经。胃经气血充盈,则消化功能增强,就给生血系统提供足够的精微物质,为补血提供最基础的动力;大肠经气血充盈,则可保证循、环排泄机能正常,即止泻又通便,保持肠道清洁,使人免受“毒素”的困扰。双手拇指下压(力度适中)左右两边此穴,由外向内打圈按摩,每天100-200下,又补血又排毒。
3、关元穴。
足三里、关元、气海是人体三大强壮要穴。古有“针必取三里,灸必加关元。”之说。关元穴是(任脉之穴,也是小肠的募穴)人体元阴和元阳的交汇处,是“男子藏精,女子蓄血”之处,统治足三阴经及小肠、任脉疾病。按摩关元穴,提高脾胃生化气血的功能。每一轮轻轻按压8次,每次8轮,补血、消除小楠肚。
4、足三里穴。
刺激足三里穴(足阳明胃经之穴),补益气血,培补元气,滋养脑髓。是保证肝血充足的首选。对气血亏虚引起的头晕、耳鸣、神经衰弱及胃动力不足的人、胃气虚的人、因用眼过度或失眠熬夜而伤肝的人经常拍、按摩、艾灸此穴有很好的改善作用。 灸足三里,温中散寒、健运脾阳、补中益气、宜通气机、导气下行、强壮全身。 胃酸过多、空腹烧心的人不宜灸足三里,可选阳陵泉穴有良效。
5、三阴交穴。
三阴交穴(属足太阴脾经之穴)是肝、脾、肾交汇的穴位,脾统血、肝藏血、肾生血,因此,三阴交有调和气血、补肾养肝的功用。每天上午11点,按揉左右小腿内侧的此穴各20分钟,可排体内湿气、浊气、毒素,对湿疹、荨麻疹、皮炎等有疗效。 常按三阴交穴,补血、活血,保持血压稳定,特别对血压偏低的人补血效果显着。 六、隐白穴 隐白穴(属足太阴脾经之穴)统血、止血。
1、黑芝麻。
黑芝麻补血降血压,具有补肝肾、润五脏、益气力等作用,其中含有丰富的油酸、亚油酸、卵磷脂、维生素E、蛋白质及钙、铁等物质。芝麻入肝、肾、肺、脾经,有补血明目、生精通乳、益肝养发的功效。食用芝麻,可以促进肾生血、肝藏血和脾统血的功能。黑芝麻含油量高达50%以上,尤其是维生素E的含量为植物食品之冠,不仅能防止过氧化脂质对人体的危害,有延缓衰老、延年益寿之功效,还有减少血液凝块、防止动脉粥样硬化以及冠心病等作用。
2、红枣。
俗话说“要想皮肤好,煮粥放红枣”,民间有“天天吃红枣,青春永不老”的说法。虽然有些夸张,但也是有一定的根据的。女生可以常吃红枣,因为红枣具有很好的补血功能。红枣还是天然的美容食品,还可益气健脾,促进气血生化循环和抗衰老,是很好的养生食物。红枣养胃健脾、补血安神;又能滋润心肺、调和营卫、促生津液、通关开窍、助益十二经络。对于贫血、面白、气血不正有很好的调养作用。
3、猪肝。
猪肝是补血食物,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肝糖、肝素、维生素等,可以调节、改善贫血病人造血系统的生理功能,防止缺铁性贫血和佝偻病。
4、藕。
健康谚语“鲜藕止血,熟藕补血”“女子三日不断藕,男子三日不断姜”等都说明藕的保健祛病功效。现代医学研究表明,鲜藕具有止血功效,熟藕具有补血功效。藕生熟都可食用,也可入药,是生活中不可多得的菜肴和健身补体佳品。尤其是女性阴柔,更应“三日不断藕”。藕性温和,生吃可以清热凉血,止血散瘀,熟吃可以健脾胃,养血。藕节含鞣酸、天门冬酰胺、淀粉、维生素C等。无论生吃。熟食,藕都有医疗作用。
5、胡萝卜。
胡萝卜即红萝卜,日本人称作人参,含有维生素 B、 C,且含有一种特别的营养素―――胡萝卜素。胡萝卜素对补血极有益,所以用胡萝卜煮汤,是很好的补血汤饮。是有名的补血食物,含铁质的胡萝卜素相当丰富,可以算是补血蔬菜中的重要食物。
1、活血。
中医名词,指借用药物或特定的运动,促使气血恢复旺盛状态的的一种综合方法。
2、补血。
中医治疗血虚症的方法。又称养血。属补法。血虚症是由于血不足而使脏腑组织失于濡养所表现出来的证候。补血能使脏腑组织得到血液的充分濡养,使脏腑组织的功能恢复正常。
血虚证主要有心血虚症和肝血虚症,补血法有补心血和补肝血。此外,气虚、精亏、血瘀等也可导致血虚症的发生,所以补血还有补气生血、填精补血、祛瘀生新等方法。常用熟地黄、当归、何首乌、阿胶等药物组成方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