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已有5,000多年的历史,在中国、埃及、南非、阿拉伯等国家中较流行,用来治疗疾病或是伤痛。很多人认为怀孕期间接受针灸治疗对未出生的宝宝有潜在的伤害。然而事实证明,很多孕妈妈在怀孕期间接受针灸是很有好处的,只要针灸师是经过资格认证,且接受过3到4年的集中于孕妇针灸专业训练的。
针灸不是西方产前护理的替代品。相反,它提供互补的照顾,有很多好处。因为针灸有副作用很少,现在很多孕妇寻求替代药物治疗一些常见的孕期投诉。
现代针灸实践的基础上,同根治疗在怀孕期间,超过2000年的历史诊断理论。但今天,它的使用依赖于现代,循证医学和安全标准。例如由持牌医生,针灸针不育性和安全性有严格的标准。
怀孕期间接受针灸可以减少呕吐、焦虑、偏头疼、心情波动、膀胱不适以及其他的一些怀孕症状的出现。具有资格认证的针灸师是经过专业训练的,且会避免在某些关节进行针灸,因为有些关节可以使体内排出的毒素重新回到孕妈妈体内从而对宝宝的健康产生影响。另外,有的关节是用来给骨盆和下腹部传递能量和血液的。不幸的是,这些关节也会导致流产。
特别提醒注意:孕妇针刺不宜过猛,在腹部、腰骶部及能引起子宫收缩的穴位如合谷、三阴交、昆仑、至阴等禁止针灸。
孕妈妈进行针灸会带来很多的好处,包括:
1、心理问题:怀孕期间身体以及激素的变化会使孕妈妈的情绪波动较大,针灸可以缓解孕妈妈的情绪失落、焦虑以及其他的心理缺陷疾病。
2、生理问题:针灸可以去除或是降低很多由于怀孕带来的不适,比如疲劳、晨吐、胃痛、便秘、后背疼、腕骨神经综合征等。
3、诱导生育:如果预产期已到但是仍未生育,经过专业训练的针灸师可以在那些被禁止的关节上针灸来诱导生产。
4、控制分娩疼痛:专家强烈建议在医院生产的孕妈妈在生产时通过针灸而不是服用镇痛药来控制生产时的疼痛。
5、减少产后问题:在宝宝将要临盆前进行针灸可以有效的减少产后抑郁、疲劳、乳汁过量、乳腺炎等情况的出现。
不过,针灸有四类禁忌人群,相信很多人都不知道。下面小编为您介绍针灸的禁忌人群,有这些症状的孕妇朋友可不能针灸哦。
一是糖尿病人群。由于糖尿病人的血糖比较高,一旦形成伤口,即便是小小的针灸针眼,也不容易愈合,如果不注意处理针口或者控制饮食,还有可能引起伤口、针口的感染,所以糖尿病人是不宜实施针灸的;如果怀孕期间有糖尿病,是不适合针灸的。
二是凝血功能障碍人群。例如血友病、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等疾病患者,由于这些人的凝血时间比较长,或者是难以凝血,导致针口容易流血不止,所以凝血功能障碍人群也是不适宜实施针灸的。
三是皮肤感染、溃疡、瘢痕和肿瘤部位不适宜针刺。
四是白血病人群不适宜针刺。
很多孕妇在孕检的时候会被告知胎位不正,头位是正常的胎位,如臀位、横位、枕后位、颜面位等都属于胎位不正,胎位不正会影响到顺产,那么我们该如何纠正胎位不正呢?下面中医介绍一下胎位不正的针灸疗法。
中医通过针灸纠正胎位异常,针灸一般用于怀孕29~40周的各类胎位异常的孕妇,有效率在85~95%左右。《类经图翼·十一卷》指出:“至阴,三棱针出血,横者即转直”。其实以艾灸和针灸为主。
1、针灸
主穴:至阴。
治法:双侧至阴均取,以5分毫针斜刺向上,进针1~2分,平补平泻,留针30~60分钟。可用艾条灸针柄亦可取针后于睡前灸,每次灸10~15分钟。每日1次3~7次为一疗程。
2、艾灸
主穴:至阴。
配穴:隐白、三阴交、京门。
2.1、治法
一般仅取双侧至阴穴,如效不显酌加或改用1~2个配穴。用艾卷两支(长30厘米),直径1.2厘米,点燃后,术者双手执住分别在两侧穴位行温和灸,艾火距离穴位约为2~3厘米,以不产生灼痛而有明显的温热感为度。每次施灸10~15分钟,每日灸治1次,连续4次一疗程。
施灸时,孕妇可取坐位,脚踏凳上,并解开裤带,亦可取仰卧位,两腿伸直。嘱孕妇灸治的当天晚上睡眠时解开腰带,并卧向儿背之对侧。接受灸治之后,每日复诊,胎位转正后即停灸,但仍须继续复查。
2.2、双侧穴位均取
将纯艾绒制成麦粒大之圆锥形艾炷,直接置于至阴穴上点燃,至局部灼热难忍,即另换1炷,每穴每次灸4~5壮。如局部起小水泡,可涂以龙胆紫药水并用消毒敷料包札,以防感染。每日1次(如有水泡,可避开该点),3次为一疗程。
胎位异常一般指妊振30周后,胎儿在子宫体内的位置不正,较长见于腹壁松驰的孕妇和经产妇。早期纠正胎位,对难产的预防有着重要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