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关注
随时信息获取
咨询热线:
133-4395-1568
上期完美收官
面授现场 期待精彩下期
当前位置: 首页 >> 参考文库 >> 中医养生 >> 中医疗法 >> 列表
搜索 收藏

我的收藏

请先登陆
针灸,断针
2016-10-25阅读:9798 学员编辑 收藏
一、针灸什么情况下会断针
二、针灸注意事项
三、针灸的好处

针灸什么情况下会断针

1、肌肉僵硬针灸会断针

某某医院余院长接受采访时坦言,针灸钢针断在体内确有其事,但这种情况在针灸治疗过程中属于比较普通的医疗意外,针灸钢针断在体内并不少见,大多数是因为患者不够放松,肌肉僵硬所致,而且钢针在肌肉内还会随时移位。

2、针灸断针的原因

针具质量欠佳,针身或针根有剥蚀损坏;针刺时,针身全部刺入;行针时,强力捻转提插,肌肉强烈收缩或患者改变体位;滞针和弯针现象未及时正确处理。

3、针灸断针的的处理方法

嘱患者不要紧张,不要乱动,以防断端向肌肉深层陷入。如断端还在体外,可用于指或镊子取出;如断端与皮肤相平,可挤压针孔两旁,使断端露暴体外,用镊子取出;如针身完全陷入肌肉,应以X线下定位,用外科手术取出。针灸什么情况下会断针

4、如何预防针灸断针

认真检查针具,对不符合质量要求的应剥剔出不用。选针时,针身的长度要比准备刺入的深度长5分。针刺时,不要将针身全部刺入,应留一部分在体外。进针时,如发生弯针,应立即出针,不可强行刺入。对于滞针和弯针,应及时正确处理,不可强行拔出。

针灸注意事项

1、针灸治疗室要求宽敞明亮光线良好,温度适宜。

2、所用针灸针具必须是经过严格消毒,或者是一次性针灸针具

3、过度劳累、饥饿、空腹、惧针、精神紧张的患者,不易立即针刺。

4、身体极度虚弱,大汗、大出血,病情危重(急救除外)的患者不宜针灸。

5、体质虚弱的患儿及老人,刺激不易过强,并尽量采取卧位。

6、皮肤有感染、溃疡、瘢痕处,不宜针刺。针灸什么情况下会断针

7、应避免针刺到血管以防出血,应对有出血倾向或因损伤后出血不止的患者不宜针刺。

8、人体某些部位如眼部、项部、胸背部、胁肋部的穴位,应掌握好方向、角度及深度。

9、小儿囟门未闭合时,头顶部的腧穴不宜针刺,此外因小儿不能合作,针刺时宜采用速刺法,不宜留针。

10、进针、行针时应多与患者交流,细心观察患者的表情变化。掌握不同患者的耐受程度,针灸过程中应加强巡视,以防意外情况的发生并及时处理。

11、女性生理期若非为了调经,一般不宜针灸,孕妇禁止针灸。

12、毫针的针柄,如经过温针火烧之后,表明氧化不导电不宜使用。输出导线不应挟持在针身部位,而是针柄部位,以防产生电离,损伤针身,造成断针事故。

13、调节电流时,应逐渐从小到大,不可突然增强,以防止引起肌肉强烈收缩,造成弯针、折针或晕针等,年老体弱及小儿患者尤应注意。

14、电针器最大输出电压在40V以上者,最大输出电流应限制在1mA以内,防止发生触电事故。

15、心脏病患者,应避免电流回路通过心脏,在接近骨髓,脊髓部位使用电针时,电流输出量宜小。切勿通电太强,以免发生意外。针灸什么情况下会断针

针灸的好处

1、疏通经络

疏通经络的作用就是可使淤阻的经络通畅而发挥其正常的生理作用,是针灸最基本最直接的治疗的作用。经络“内属于脏腑,外络于肢节”,运行气血是其主要的生理功能之一。经络不通,气血运行受阻,临床表现为疼痛、麻木、肿胀、瘀斑等症状。针灸科选择相应的腧穴和针刺手法及三棱针点刺出血等使经络通畅,气血运行正常。

2、扶正祛邪

针灸扶正祛邪的作用就是可以扶助机体正气及驱除病邪。疾病的发生发展及转归的过程,实质上就是正邪相争的过程。针灸治病,就是在于能发挥其扶正祛邪的作用。

3、肾阴不足、肝阳上亢引起的眩晕

属阴阳亢证,按着“阴病治阳,阳病治阴”的原则,治宜育阴潜阳,取足少阴肾经腧穴太溪,针刺补法;取足厥阴肝经腧穴行间,针刺泻法。

4、脾阳不足引起的慢性泄泻

属阳虚阴盛,治宜温阳散寒,取足太阴脾经腧穴阴陵泉等穴,针刺补法,并灸。由于阴阳之间可以相互化生,相互影响,医学上治阴应顾及阳,治阳应顾及阴,在调和阴阳时,常采用“从阴引阳,从阳引阴”的方法,临床上最常见的是运用募穴、背俞穴来调养脏腑的阳气和阴气。

版权声明:部分内容来自网络编辑,涉及的药方仅供参考学习,请勿盲目试用,平台不承担由此产生的任何责任!
如需了解专业中医常识、对症下药,请加客服,进入老师的视频直播间免费学习,免费咨询!
康源热线:400-609-6111(400免费电话)
客服咨询:15603951551(产品咨询)、13343951568(培训咨询)
微        信:kymyjqw(公众号)、13343951568(个人号)
线上课堂:下载“千聊”app,搜索“康源.爆品中医实战特训营
康源晶月&爆品中医实战特训营    版权所有    豫ICP备2022021975号豫公网安备 41110202000246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豫)-经营性-2022-0039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豫B2-20221313医疗器械经营备案编号:豫郑食药监械经营备2021218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