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什么是化疗
化疗是化学药物治疗的简称,是利用化学药物阻止癌细胞的增殖、浸润、转移,直至最终杀灭癌细胞的一种治疗方式。它是一种全身性治疗手段,和手术、放疗一起,并称为癌症的3大治疗手段。
由于化疗药物的选择性不强,在杀灭癌细胞的同时也会不可避免地损伤人体正常的细胞,从而出现药物的不良反应。因此,在接受化疗药物的时候,一方面希望能够达到最佳的抗肿瘤作用,另一方面也要注意预防和识别化疗药物的不良反应。
2、化疗后有哪些反应
2.1、身体衰弱:患者可出现周身疲乏无力,精神萎靡,出虚汗,嗜睡等。
2.2、 免疫功能下降:化疗药物可损害患者的免疫系统,导致免疫功能缺陷或下降。免疫功能指标如E-玫瑰结试验,CH50,C3补体,T细胞亚群,NK细胞活性,白介素II…等,在化疗后均可不同程度地较化疗前下降。大部分抗肿瘤化疗药物有免疫抑制作用
2.3、骨髓抑制:大多数化疗药物均可引起骨髓抑制,表现为白细胞和血小板下降,甚者红细胞,血色素下降等。
2.4、消化障碍:食欲下降,饮食量减少,恶心,呕吐,腹胀,腹痛,腹泻或便秘等。很多化疗药物通过刺激胃肠道粘膜引发上述症状。
2.5、炎症反应:发热,头晕,头痛,口干,口舌生疮等。
2.6、心脏毒性:部分化疗药物可产生心脏毒性,损害心肌细胞,患者出现心慌,心悸,胸闷,心前区不适,气短等症状,甚至出现心力衰竭。心电图检查可出现T波改变或S-T段改变等。
2.7、肾脏毒性:有些化疗药大剂量可引起肾功能损害而出现腰痛,肾区不适等
3、化疗的方式有哪些
3.1、晚期或播散性肿瘤的全身化疗
因对这类肿瘤患者通常缺乏其它有效的治疗方法,常常一开始就采用化学治疗,近期的目的是取得缓解。通常人们将这种化疗称为诱导化疗。
3.2、辅助化疗(Adjuvant Chemotherapy)
是指局部治疗(手术或放疗)后,针对可能存在的微小转移病灶,防止其复发转移而进行的化疗。例如骨肉瘤、睾丸肿瘤和高危的乳腺癌病人术后辅助化疗可明显改善疗效,提高生存率或无病生存率。
3.3、新辅助化疗
针对临床上相对较为局限性的肿瘤,但手术切除或放射治疗有一定难度的,可在手术或放射治疗前先使用化疗。
1、要保持情绪稳定:临床实践表明,凡是在化疗时心存疑虑、惊恐不安的患者在化疗中出现的不良反应常常较重;而心境坦然、豁达大度的患者则反应较轻。因此,凡需要化疗的肿瘤患者都应抱着必胜的信心,要心情愉悦地去接受化疗,以减轻不良反应,取得最好的疗效。
2、要合理地安排饮食:患者在进行化疗期间会出现口腔溃疡、食欲减退、恶心呕吐或腹泻等胃肠道反应。在饮食上应多吃些清淡、富有营养且易于消化的食物。可经常吃些瘦肉、鱼类、大枣、花生等食品。
1、化疗方案不合理,制定的方案既无药物的联合应用,又无药物的合理剂量,用药的疗程也未完成,这主要是由于个别医务人员不熟悉结核病的治疗原则,只满足于习惯用药。
2、不按时用药这是治疗失败的最常见原因,约占40%。特别是叮嘱病人自己服药时常见。由于管理不善,加上病人的不自觉,不按时用药相当多见。有专家指出:有专家指出:成功的疗效=合理的化疗方案+有效的组织管理,指出了管理在结核病治疗上的重要性。可以这样说,没有严格的管理,就不可能有化疗的成功。
3、过早停止用药,这也是一种常见的失败原因,约占36%,这可能是由于医生交代不清,病人迁移或自己放弃治疗,自以为病愈,放弃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