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关注
随时信息获取
咨询热线:
133-4395-1568
上期完美收官
面授现场 期待精彩下期
当前位置: 首页 >> 参考文库 >> 中医养生 >> 中医术语 >> 列表
搜索 收藏

我的收藏

请先登陆
治疗肝火旺盛,治疗脾胃不和
2016-08-19阅读:10764 学员编辑 收藏
一、肝火旺盛脾胃不和怎么治
二、肝火旺盛脾胃不和吃什么
三、肝火旺盛脾胃不和吃什么水果

肝火旺盛脾胃不和怎么治

1、绿豆粥

用料:绿豆100克,粳米150克,白糖15克。

制法:绿豆、粳米用水淘洗干净,入锅中,加水适量,小火慢慢熬煮成粥,粥成时加入白糖,每日早晚作正餐服食。

功用:和脾胃,祛内热。

适用症:适用于脾胃不和,食欲不振,消化力弱,经常性口腔溃疡,反复不愈。

2、凉拌芫荽

鲜芫荽150克,生姜15克,红辣椒2只。将三者洗净,沥水;生姜、红椒均切丝,再用温开水浸泡芫荽、姜丝、红椒丝30分钟后,沥干水装盘,加人精盐、香麻油适量拌匀即可。此肴具有开胃醒脾,和中理气的功效,适用于纳差,食欲不振,脾胃不和等病症。

3、芫荽猪肝汤

鲜香菜100克,鲜猪肝250克,生姜适量。将芫荽洗净,猪肝洗净切片,生姜切碎;精油烧热加水500毫升,烧开后入猪肝、生姜,猪肝将熟时入芫荽、精盐即可。此汤具有补肝和胃,促进食欲的功效,适用于脾胃不和所致的暧气泛酸,不欲饮食,眩晕等病症。

4、红梅萝卜团

大萝卜100克,冬菇、冬笋各50克,鸡蛋1枚。萝卜洗净切成细丝,下沸水体透,置凉水中浸泡,捞出挤干水分,放在小盆内备用;冬菇、冬笋洗净切成末,与萝卜丝一起,加精盐、味精、麻油调料拌均匀,做成萝卜球;鸡蛋磕人碗内,放淀粉。面粉拌匀备用;炒锅放油,烧热后把萝卜球粘鸡蛋糊,下油锅后下番茄酱煮片刻,即可食用。此肴制作精巧,味道鲜美。具有养益脾胃,化痰止咳的功效,常食可治疗疾热、肺热咳嗽,胃热,脾胃不和等病症。

肝火旺盛脾胃不和吃什么

1、肝火旺盛吃什么

1、金银花

肝火旺盛脾胃不和怎么治

金银花自古被誉为清热解毒的良药,它性甘寒、气芳香,是传统凉茶中的重要成分。金银花能清热解毒,有效排除体内毒素,预防和抑制痘痘和暗疮生长。金银花能凉血化瘀,促进细胞的新陈代谢,有效祛除各种色斑及黑斑。所以养肝护肝时节金银花茶也是不错的饮品之选。

2、莲芯

推荐莲芯夏枯草饮。莲芯5克,夏枯草15克,水煎后代茶饮。莲心能够清热除烦,夏枯草具有清肝火、降血压的作用,可用于高血压、心烦发热、眩晕头痛症。

3、夏枯草

想要清肝火,可取夏枯草12克,桑叶、菊花各10克。将夏枯草、桑叶加入适量的水浸泡半小时后煮半小时,最后加入菊花煮3分钟,即可代茶饮。可用冰糖或蜂蜜调味。

4、菊花

肝火旺盛脾胃不和怎么治

菊花有疏风清热、清肝明目、养肝降火的作用,能够缓解口苦、头痛、咽喉肿痛等症状。平肝火最好选用杭白菊或者胎菊(即杭白菊未开放的花蕾)。我们可以取菊花、金银花、茉莉花各少许,泡水作茶饮,可清热解毒,适用于防治风热感冒、咽喉肿痛、痈疮等,常服更可降火,有宁神静思的效用。

2、脾胃不和吃什么

1、多吃些养胃的食物。像谷类常吃些小米,莲子,特别是小米粥,最好一周吃个几次。

2、常吃些面食。这些食物最能养胃,如花卷、馒头等。像胃酸多反酸的可吃些碱发馒头,可中合胃酸。蔬菜最好是山药,另外像香菇、胡萝卜、豆角、土豆等都可养胃。每周可以多吃几次。

3、多吃水果。水果中养胃的最好是木瓜,性温,含木瓜蛋白酶,可促消化。

肝火旺盛脾胃不和吃什么水果

1、肝火旺盛吃什么水果

1.1、肝火旺可以吃的性平水果有:李子、花红(沙果)、菠萝(菠萝)、葡萄、橄榄、葵花子、香榧子、南瓜子、芡实(鸡头果)、莲子、椰子汁、柏子仁、花生、白果、榛子、山楂、板栗。

1.2、肝火旺可以吃的性寒水果有:柿子、柿饼、柚子、香蕉、桑葚、洋桃(杨桃)、无花果、猕猴桃(奇异果)、甘蔗、西瓜、甜瓜(香瓜)。

2、脾胃不和吃什么水果

2.1、香蕉:味甘,性寒。有清热润肠之功。用于实证便秘。

2.2、荔枝:味甘微酸,性温。有补脾益肝,养血安神之效。用于脾虚久泻,胃疼腹痛,呃逆等。

2.3、橙子:味酸,性凉。有健脾和胃,止呕宽胸之功。用于食欲不振,食后腹胀,呕吐,便秘等。

版权声明:部分内容来自网络编辑,涉及的药方仅供参考学习,请勿盲目试用,平台不承担由此产生的任何责任!
如需了解专业中医常识、对症下药,请加客服,进入老师的视频直播间免费学习,免费咨询!
康源热线:400-609-6111(400免费电话)
客服咨询:15603951551(产品咨询)、13343951568(培训咨询)
微        信:kymyjqw(公众号)、13343951568(个人号)
线上课堂:下载“千聊”app,搜索“康源.爆品中医实战特训营
康源晶月&爆品中医实战特训营    版权所有    豫ICP备2022021975号豫公网安备 41110202000246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豫)-经营性-2022-0039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豫B2-20221313医疗器械经营备案编号:豫郑食药监械经营备2021218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