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编导读:你知道宝宝发烧应怎样护理吗?我们知道,孩子病了,最着急的莫过于他的父母了,那么除了带孩子看医生之外,在康复的过程中,父母的照顾也是非常重要的,究竟宝宝发烧应怎样护理呢?下面小编为您解答。
1、在儿童的常见病之中,感冒发烧可能是最多见的急性病,这个时候父母应该怎么做?
答:大家都知道病来如山倒,病去如抽丝,三分治疗,七分养护。在我们护理上,家长除了带小朋友看病之外,在日常护理当中,父母怎么去做,才能使小朋友得到最好的照顾,减少他的痛苦,而且使疾病早日康复。
针对上面的问题,我们首先来说发热,家长遇到发热的问题时不要过于着急,一般的感染,比如像病毒细菌感染,都可以使体内发热,如果是在38度左右的发热,建议家长不用着急,因为38度左右的发热不会对机体产生任何的损害,相反机体抗损伤的过程中,可以使细胞吞噬细菌的能力增强,有利于疾病的恢复。这个时候给孩子稍微喝点热水,水温在40到50度,滴在前臂内侧处稍微热一点就可以了,这个温度给小孩喝下去,可以达到降温的目的。
如果是体温在38.5度左右,主张采用物理降温的方式,有许多种,但是最为实用的是用凉水袋或者冰袋给小孩降温,可以用家里的暖水袋,灌上凉水,一个半小时到两个小时更换一次,放的位置和冰袋放的位置一样,可放在枕后,放在腋窝下,不要拿太大的暖水袋,还可以放在膝盖的后面,这块都是大血管处,都可以起到降温的作用。记住不用急于把体温降到正常,只要觉得能够耐受,就达到目的了。
如果是体温在39度以上,小孩会烦躁,有一些不适,这个时候需要一些药物辅助。不过不主张用阿司匹林药物,对患儿还是不利的,一般用一些比如梅林、泰诺之类,都可以给患儿服用。退烧药需要隔6到8小时吃一次,希望家长在每次看病的时候,如果在病毒感染情况下,还可以请医生开些中药配合着吃。
2、儿童发烧时,中药、西药可以一起吃吗?
答:一定要和中药分开使用,因为中药有一些解表成份,在中间服用的话,可以有降温的作用,而且降温的作用可以延长体温上升的时间。但既然是药物,都有毒性,希望吃的次数是越少越好,两个药间隔着用,如果同时用,的确可以增强它的效果。但是分开使用,可以达到延长药物令体温上升时间的作用。
比如降温,已经到39度了,首先就要吃降温药,把体温降下来,4小时以后再吃点中药,比如说给感冒冲剂或者清开灵或者其他的中药成份,然后过4个小时又可以吃些降温药了,两种药物轮流可以使体温稳定到一定的状态,而且减少对机体的损害,也不让孩子感到不舒适。
提示:孩子发烧三十八度左右不建议服药
3、既然39度以上可服用药物,38度和38.5是多采取物理的降温方式,在那些时候是不是就不用服药了呢?
答:对,是这样的。目前在临床主张38度左右一般不要服药,现在有的研究表明38.3度以下对机体没有任何伤害,对器官、细胞没有任何损害,而且使细胞吞噬能力增强,有利于疾病的恢复。
4、在生活中,家长一看到小孩发烧,往往比较紧张,希望特别快速地把体温给降下去,可能到了医院就要求给开一些快速降体温的药,这样的做法是不是不太正确?
答:无论从经济上讲还是从生理上讲,这些行为有些急于求成,反而不利于病情控制。38度以下可以不用做任何的处理,只是多饮水,38.5度可以用物理的方式,39度可以用化学方式。这个时候跟家长说一说,在患病期间,在发热期间,小儿可能出一些汗,即使在38度左右,小孩可能喝了一些水,也会出一些汗,这个时候家长觉得孩子出汗了,应该怎么办?首先告诉家长,应用干燥的柔软的毛巾,易吸水的,先把汗擦干净了,才能脱掉外衣,千万不能是脱了,再擦汗换衣,这样的程序是有些偏差的,因为在发热期间,汗毛孔是张开的,用中医的话说就是易感风寒,这种情况下,如果稍微不注意的话,有对流风出现,对机体还是有损伤,所以一定先擦干汗。
5、上面提到用干毛巾,可能有些家长会用拧干的热毛巾,这样合适吗?
答:热毛巾擦汗也是可以的,一定要记住,热毛巾可能比体温高,擦完以后,留在体表的热气很快就会蒸发掉,也会带走一部分热量,我认为是可以的。但千万不能是湿的进去,一定要拧干了,而且能够把表面的汗吸走了。
6、孩子感冒,在穿衣服方面要注意什么,与季节性有关系吗?
答:跟季节性非常有关系,我主张小孩穿衣都是棉质的柔软的,宽松的,比如夏天的情况下,最好是吸汗的,如果在患病期间,尽量不穿紧身衣服,因为紧身衣服出汗以后不容易脱,也不利于对孩子进行护理,也不利于散热,有可能的话,要穿大一号的。而且在衣服方面,前胸系扣款式的衣服是最合适的,尽量不要穿套头的,小孩生病期间,会有一个自责心理,在你穿套头衣服时,他看不到外面就会有害怕的情绪,如果穿开身的衣服,能看见你给操作,他会认为是安全的。
7、在设置室内温度时,比如夏天的时候,家长想着给孩子营造好一点的环境,是不是可以将温度调得稍微低一些,让他舒适一些?
答:对于没患病的孩子,不主张室内的温度过低,一般与外面的温度相差5度左右就足够了。小孩在发热期间,还是主张温度要降得低一点,在26到28度或者24到26度,这样会使他感到舒适。外界的温度对体温的降温起到一定的作用,用医学的话叫辐射作用,周围的温差可以影响到体温的变化,尤其对新生儿而言。
8、用空调来调温时,是不是要注意空调的方向不要对着孩子?
答:对,无论病人在患病期间还是在日常通风过程中,一定要记住都不要对流,不能直吹,这是一个原则,对流和直吹对身体都是不好的。
孩子发烧感冒时夜间的护理
9、一般来说感冒和发烧的孩子,在夜间的时候,症状是不是会相对更重一些,家长要更注意护理?
答:孩子在上午体温偏低,下午以后体温开始偏高,患病的时候也是这种变化,我们也认为是下午体温比上午更高一些。主张家长每四次小时测一次体温,小孩不会说话,真得靠我们心去体验他的温度和感觉,很多家长都是以摸小孩的头热不热这样一种方法,但是我们还是主张测腋窝下的温度更好一些,每四小时监测一下。小儿神经发育不健全,在体温上升期间会出现高热惊厥,我们发现的话,更利于控制住。
孩子发烧感冒时的饮食要点
10、孩子在感冒发烧期间,在饮食方面家长应该怎么来注意一下?
答:临床认为在发热期间,消化酶减少,用我们护理的说法叫退一步或者叫还原饮食,比如小孩开始加辅食了,我们一般建议停辅食,还原成奶;如果吃普通饭,那就要给流食和半流食,让胃肠道得到休息。我们提醒家长要少量多餐,不要强迫孩子进食,胃肠道和人一样的,要休息。这里跟家长说一声,一定要保证孩子休息,保证孩子充足休息,休息对疾病是非常重要的,孩子不知道休息的重要性,一旦稍微舒服一点,可能就会出现活泼,好动的倾向,家长要想办法,比如说可以找书让孩子在床铺上读一读,给孩子讲故事,让孩子安静地在床上达到休息的目的,对他疾病恢复会非常有好处,对症状的减轻也是有好处的,希望家长在休息方面,一定要配合我们,要让孩子听从家长的吩咐。经常听家长说,孩子不听我的话,所以我们经常说谁领导谁,现在的问题是应该家长领导孩子,一定要想办法让他安静在床上,进行充足的休息,对疾病的恢复非常有好处。
11、可能有的小孩觉得自己病了,他很难受,因而变得更加任性,会比平时更黏人一些,是不是家长多呆在小孩旁边更好一些?
答:其实是一种互动,尤其是五岁以下的小孩,他认为疾病是自身犯了错误引起的,希望这种错误能得到家长的原谅,这种情况下,他会非常希望家长帮助他,把他这种不适带走,表现就是搂着家长,抱着家长,不离开,特别黏人。这个时候需要家长跟孩子做一下工作,告诉孩子,得病是正常现象,不仅你孩子得病,我们成人也会得,我们也相信孩子听到以后,就会知道了只要坚强和勇敢病就会好。如果疾病过程中,他的撒娇的出处是为了疾病的恢复,我们可以给他做一些指导,有的时候撒娇是用反叛的心理来完成,那么家长可以放松一下对孩子的要求,可以用冷处理的方式暂时不理,他知道你对他的态度以后,他也会修正自己,使我们双方在另一个点上达到和谐,而且也都不有着急,不用发生冲突。有时候发生冲突的时候,孩子和家长心理都很难受,希望在这块,家长能够给孩子多一份理解和安慰,当然了,不要过分。
给儿童喂药的办法
12、有时医生会给开一些糖浆或药片之类的药,家长给孩子喂药的时候,有没有什么好的方法?
答:如果是糖浆,家长可拿小勺倒上药,顺着孩子的嘴角往下流,千万不要从正中间舌头上面喂服,特别容易呛,一定要顺着嘴角,有一个吞咽动作,把药带进去。如果是药片,主张碾碎了,一次吞服。不要放在小碗里,放在小碗里,在碗壁挂着,药量会减少而达不到效果。家长要注意。对大孩子来说,如果是一些刺激性的药物,最后在饭后吃,或者稍微进一点食再吃。
小儿咳不出痰,家长怎么办?
13、说到感冒发烧,最常见的还有咳嗽的症状,小孩子经常可能会咳嗽或者有的时候有痰的时候不出痰,这个时候家长应该怎么做?
答:小孩的咳嗽症状是多种多样的,可能有小孩是干咳没痰,有的一岁以下的小孩不知道怎么咳出来,而且没有那么大的力量,希望家长给予辅助,希望在饭前进行或者是两餐之间,千万不能是饭后,因为饭后容易引起呕吐。
家长可把五指并拢,从肺的外侧向里侧扣,从下往上扣,这样使痰液排出气管和支气管。这里提醒一下,大部分小孩不会吐,把痰咽下去也是正确的选择。如果要说痰量非常大,可能呕吐,小孩如果坐的话往前趴就可以,如果躺着,就侧卧,以免痰液吸到气管里,此时我们认为痰出来更合适。如果是大孩子,可以让孩子双手按压腹部,以增强胸腔的力量,使痰液容易咳出。其实我们大人也可以这样做,要这样的话,会感觉出来痰液咳出比较容易的。小孩希望家长能够诱导一下,咳痰更顺畅一些。
在孩子患病期间出现咳嗽,而且鼻塞的情况下,这个时候吃饭饮食也是一个问题,小孩咳嗽和鼻塞的情况下,鼻塞,首先给孩子滴置换液,即滴鼻液,可以使血管收缩,暂时通气,保证孩子在饮食方面的正常,能够使呼吸通畅,不容易呛咳,如果咳嗽特别重的情况下,可以把奶液变稠,加一些米粉,下咽过程中不容易达到气管中,可以达到这个目的。如果效果都不是特别好,可去医院跟医生说一下,开一些雾化液,做一些雾化,也达到稀释痰液的目的,一定把痰液从气管挪出来,咳嗽是正常的反射,而且对疾病康复非常有利,家长一定要协助孩子进行咳嗽的排痰的效果。
14、家长希望吃点止咳药,把咳嗽止住,这个时候应该给家长什么样的指导?
答:止咳药可以吃,大部分儿科的止咳药是化痰的,不像成人有些是干咳,需要给一些镇静药,让咳嗽变弱或者变少。而儿科一般不用这样,只要他能够咳出来,还是对疾病康复是有利的。
儿童咽部发炎可用盐水漱口
15、感冒除了引起咳嗽之外,还很容易引起咽喉的发炎,对于这种小孩,家长在生活中有哪些需要注意的方面?
答:对于上呼吸感染或者咽部发炎,我认为是照顾出了问题。在我们生活当中,不知道家长在饮食上给孩子是怎么吃的,但是从我的感觉上来说,我认为给孩子在饮食上调节不够,供给热量热能的时候需要碳水化合物、脂肪和蛋白质,如果蛋白质含量过高,会使产热增强,就是体内的内火增加,而且蛋白质可以使人出现便秘,都不容易使内火排出体外。哪有细菌,哪块就易出现问题,咽喉部是体内第一道防线,可能会有一些细菌和病毒在上面附着,当机体出现不适的情况下,反映出来就是咽喉部不适或者发热。希望像这类患儿,如果经常出现咽喉不适,一定要在护理上多一些照顾,这些照顾一定在饮食上进行调节,保证大便的通畅,同时也希望家长在小孩刷牙以后,每晚用盐水漱口。
之所以发病,跟细菌的数量有很大的关系,细菌在上面相存,但是数量不大或者独立不强,不会发病的。如果疾病出现了症状,出现发热,咽喉疼痛的时候,一定按照发热处理的方式进行。咽喉部不顺,小孩对吃饭有一种不良的反映,家长对上呼吸感染,咽喉不适的孩子,吃饭不要过热,这样不会刺激。不太主张用过凉的食物,尤其不主张从冰箱里凉的食物拿出来给孩子吃,因为血管收缩过多,血液循环不良,也不见得对炎症是好的作用。
16、像这种情况,家长是不是给孩子多饮水?
答:对,饮水的好处非常多,第一起到降温的作用,第二清除体内的毒素,缓解症状。第三,千万不要给过甜的水,如果患儿在大量饮水出现对水的不耐受的时候,才主张稍微加一点橙汁,橙汁VC比较多,也不要给矿泉水,矿泉水的矿物质比较多,会通过肾脏排出来,增加肾脏的负担,增加哪个脏器的负担,对孩子都是不利的。
宝宝发烧的7大盘点:
第1类“被多吃”的宝宝 家长都经常对孩子说“再吃点”“多吃点”,也有的家长追着宝宝喂饭,还有的家长即便孩子刚吃完饭,也会不停地往宝宝嘴里塞东西。长年累月这样“被多吃”。
专家的话:吃饭是人的自然生理现象,儿童也一样有这样的感知能力,家长不要强迫儿童多吃,更不能顿顿吃撑。明代医书《万密斋》中指出“要想小儿安,三分饥和寒”。儿童脾胃功能不足,虽然需要营养,却不能多吃,吃多后容易消化不良,蓄积过多内热诱发感冒。孩子的饮食要品种合理、荤素搭配,以达到孩子需要为度。比如喂奶时,孩子用嘴顶出来不吃,应立刻停止,不要强喂。
第2类不爱喝水的宝宝
果汁、牛奶、饮料替代白水,过多的甜食不仅伤害了很多孩子的牙齿,也影响了他们的消化功能。
专家的话:水参与了人体的所有代谢,喝水少自然爱生病,因此水也是预防和治疗孩子感冒发烧最重要的“药”。建议家长要从小让孩子养成爱喝白开水、主动喝水的习惯,切不要用饮料、果汁替代白开水。通常1至3岁的孩子每天需饮水大约1200至1600毫升,除去饮食摄入的水分外,还应该每天直接饮水至少600毫升,冬季室内空气干燥,应适当增加饮水量。感冒、发烧及呕吐或腹泻脱水时更应频繁饮水。
第3类穿得太多的宝宝
尤其老人带的孩子,有些老人自己怕冷就觉得宝宝也怕冷,干燥温暖的室内也让宝宝穿得里三层外三层,小脸经常捂得红扑扑的。
专家的话:宝宝们经常处于活动状态,穿得过多,容易出汗,并引起内热蓄积,稍有不甚就会引发感冒发烧。宝宝穿衣要根据气候、室内温度随时增减,以宝宝面色正常、四肢温暖和不明显出汗为宜。新生宝宝(出生28天内)在室内要比大人多穿一件。2至3个月大时,在室内可以和大人穿一样多的衣服,室外多穿一件。更大一些的孩子,在室内可以比大人少穿一件,室外穿得和大人一样即可。但家长要注意孩子脚的保暖,因为脚与上呼吸道黏膜有着密切的神经联系,一旦脚部受凉就易引发感冒。
第4类少运动的宝宝
“别跑,小心摔着”,这是很多家长经常对孩子说的话,怕受伤、怕危险,有些宝宝四五岁了还不敢独立行走,走到哪儿都要牵着大人的手,更不要说撒开腿跑。
专家的话:与活动量大的儿童相比,不爱运动的儿童,食量小,消化和吸收能力弱,免疫力较低,容易感冒发烧。同时由于不运动,身体的平衡性、协调性、柔韧性和耐力都得不到锻炼,整体素质也会下降。因此建议家长要保证儿童每天有1小时户外活动时间,大一些的儿童应每周进行3次体育锻炼。
第5类睡眠太少的宝宝
有些年轻的家长自己就有熬夜习惯,因此也忽视了孩子的睡眠,孩子经常在夜里11点以后入睡,第二天还要按时去幼儿园或者学校,造成睡眠长期不足,影响长个儿,也影响免疫力。
专家的话:睡眠充足是孩子发育的先决条件,经常睡眠不足免疫力必然下降,就容易感冒发烧。家长应培养孩子早睡早起的习惯,睡前要让孩子安静,以免影响睡眠时间和睡眠质量。
特别是看到孩子有生病迹象时,一定要确保他们有良好充足的睡眠。通常儿童睡眠时间要保证在10小时以上,晚上10点应进入深度睡眠。
第6类不爱洗手的宝宝
有些家长不注意儿童手的卫生,不勤剪指甲,在放学的路上就让孩子吃东西,还有的让边吃东西边学习画画,也有的家长虽然叮嘱孩子洗手,但没有教会他们正确的洗手方法。
专家的话:婴幼儿处于探索期,双手到处摸,将东西送进嘴里是司空见惯的事。大一些的儿童趁人不备,不洗手吃东西也是很常见的事情。然而凡是传染性的疾病,大都是接触口鼻入侵,在感冒发烧的高发季节,洗手是预防交叉感染的第一关。建议家长从网络下载正确洗手的操作图,教会孩子洗手。
第7类胆小的宝宝
有些宝宝性格内向,不爱表达,遇到了问题不能及时向父母诉说,经常有不开心的事情积累在心中,会降低他们的抵抗力,感冒也经常找到他们。
专家的话:研究表明,性格内向的孩子相对性格外向的孩子更容易受到病毒侵犯。对于性格内向的孩子,家长平常要多关注他们,多与他们交流,既不能太迁就,也不能太严厉。同时要注意他们的睡眠和饮食,这样的孩子睡眠和饮食一旦发生变化就可能感冒发烧。更重要的是家长要经常让孩子与外界接触,帮助他们找到排解压力的好方式,尽量让他们变得开朗大胆一些。
小编导读:怎样护理宝宝私处?宝宝私处护理非常重要,如果护理不当,很多细菌会趁机而入,让宝宝也可能患上泌尿系统感染。那么怎样护理宝宝私处呢?
别以为泌尿系统感染是成人才会遇上的问题,其实泌尿系统感染也是儿童常见病。而到了夏季,天热,细菌繁殖更迅速,宝宝私处的护理更要引起重视。
护理男宝宝私处:轻轻上推包皮,棉签蘸水沿环形清洗男宝宝的生殖器官,由阴茎、阴囊以及阴囊内之睾丸、副睾丸和输精管等几部分构成,由于阴囊、阴茎皮肤褶皱多、汗腺密,也容易藏污纳垢、滋生病菌。
每天睡前、每次便后都要给男宝宝清洗私密处,先洗净前面的阴茎、阴囊,再清洁后面的污染源——肛门。由于生殖器发育尚不完全,男宝宝的包皮比阴茎长。清洗时,先用手轻轻地将包皮往上推,露出龟头,然后用干净的湿毛巾或温水把它冲洗干净。
包皮褶皱的部位很容易存积污垢,要一边用手将其往上推,一边用棉签蘸水沿环形擦拭。由于男宝宝的“私密处”神经、血管丰富,清洗动作一定要轻柔,不然刺激过度,宝宝会感觉不舒服。给男宝宝做清洁时,也别忘了清洗大腿根部、睾丸和阴茎下面,这些地方可能经常遭受尿液和粪便的浸蚀。
一旦父母给孩子清洗包皮时发现藏污较多或阴茎红肿等问题,仅清水洗就不够了,可先用石蜡油沿环形擦洗包皮、阴茎,能缓解不适。给男宝宝清洗完私密处后,可用含护肤成分的湿巾擦拭一遍,保护皮肤。
女宝宝,因尿道短、直、宽等特点,加之尿道口距肛门比较近,更容易遭受细菌污染,引发尿路感染等泌尿系统疾病。
清洗的注意事项
1、水温要适当
宝宝洗澡时的水温要控制在38-40摄氏度,这不仅仅是要保护宝宝的皮肤不受热水烫伤,也能保护阴囊不受烫伤。在洗澡的时候,一定要控制好水温,同时,每次大便后也需要冲洗。
2、包皮和龟头清洗
宝宝周岁前都不必刻意清洗包皮,因为这时宝宝的包皮和龟头还长在一起,过早地翻动柔嫩的包皮会伤害宝宝的生殖器。一岁以后,隔几天应该清洗一次,但要在宝宝情绪稳定的时候。清洗时,妈妈用右手的拇指和食指轻轻捏着阴茎的中段,朝孩子腹壁方向轻柔地向后推包皮,让龟头和冠状沟完全露出来,再轻轻地用温水清洗。洗后要注意把包皮回复原位。
3、切莫挤压
宝宝的“小鸡鸡”(也就是阴茎),布满筋络和纤维组织,又暴露在体外,十分脆弱。在洗澡的时候,新手爸妈很容易因为紧张或者慌乱,手部无意中用力,挤压或者捏到宝宝的这些部位。因此需要特别注意。
4、重点清洗
清洗的重点应该是最容易藏污纳垢之处。所以,要把小鸡鸡轻轻地抬起来,轻柔地擦洗根部,再有就是阴囊下边,也是一个隐蔽“之所,包括腹股沟的附近,也都是尿液和汗液常会积留的地方。
护理的注意事项
1、穿戴纸尿裤的时候,注意把小鸡鸡向下压,使之伏贴在阴囊上。这样做,一是为了不让宝宝尿尿的时候冲上尿,弄湿衣服,另外,也可以帮助宝宝的阴茎保持自然下垂的状态,避免将来影响穿衣的美观。
2、除了花露水有一定的刺激性之外与爽身粉一样,这类东西容易使原本就潮热的纸尿裤里面更加潮湿,爽身粉也容易与汗液结块,堵塞毛孔。
3、如果宝宝已经不再戴尿布,排尿后最好用干净的手纸沾干尿液,保持干爽。
4、即便是男孩子,也要有自己独用的洗具,毛巾、盆等。
护理女宝宝的私处:掰开大阴唇,用温水冲洗会阴
专家建议,每天晚上睡觉前和便后,都用温水清洗女宝宝的会阴部。清洗时,须做到”从上到下“、”由内而外“,也就是先清洗尿道口附近,再擦洗肛门周遭,以免肛门内的病菌污垢污染尿道。
清洗尿道口时,一定要把大阴唇轻轻地掰开,从而暴露出整个小阴唇、尿道口及阴道口等,然后拿湿毛巾或棉签将小阴唇、尿道口周围的脏东西彻底清除。切记不要用水冲洗女宝宝的尿道和阴道里面,以防破坏尿道、阴道的自净功能,扰乱正常菌群,反倒容易致病。
宝宝大腿根部夹缝、皮肤褶皱处也容易藏污纳垢,却常被父母忽视,可以用温开水按”从上到下“、”由内而外“的顺序清洗。
每次清洗完毕,父母都要用软毛巾把宝宝的”私密处“彻底擦干,皮肤敏感的宝宝还可涂一层护臀霜,否则,太潮湿的皮肤也易滋生病菌。
也许有的父母不能天天如此认真地为女宝宝清洁会阴,使得她们的”私密处“藏污较多。这时,不妨用小棉签蘸着石蜡油(要选可用于黏膜消毒的)擦洗宝宝会阴,来一次集中、彻底的大清洁。
护理的注意事项
1、小内裤早早穿:内裤的选择,应该是吸收力强的、透气的、棉质的、宽松舒适的。妈妈们请早点给女婴穿满裆裤,尽量少让外面不干净的细菌轻易和阴部直接接触。
2、小尿片及时换:干净、清爽、透气的环境是阴部最理想的环境。女宝宝还没有离开尿布,无论是使用尿布还是;纸尿裤,都应当选择透气性好的,安全卫生的。便后妈妈们一定要记得及时更换尿不湿。尿道的开口处直接与内部器官相通,尿液的残留成分会刺激宝宝皮肤,容易患尿布疹,干扰严重了,会过敏发炎。如遇红臀现象,可擦柔和的婴儿护臀霜。
女宝宝外阴常见症状
1、外阴部阴道炎:这种病是由于大便等沾到外阴部的皮肤或阴道的粘膜上,葡萄球菌或大肠杆菌大量繁殖而引起的炎症。症状是外生殖器会出现红肿疼痛,此时孩子经常有些异常的举动,比如好像外阴部很痒的样子,或者小便时会哭等等。随着炎症的恶化,孩子的外阴部还会流出黄色的脓液,发出异味。
治疗方法:如果外阴部只是有一点红肿的,在换尿布或洗澡时给她洗干净,通常会自愈。如果出现了分泌物或很不舒服,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一些带有抗生素的软膏或内服药。
2、皮肤念珠菌病:念珠菌属于霉菌的一种。皮肤念珠菌病就是感染了念珠菌,一直扩散到皮肤的夹缝或缝隙中导致皮肤出现炎症。感染念珠菌后皮肤会变红,起很多小疙瘩,并且还会脱皮,甚至红肿腐烂伴有小的水泡或脓包。如果误以为是尿布疹,涂抹了类固醇药物,症状还会进一步恶化。所以不要随意给宝宝用药,而是要先让医生确诊。
治疗方法:如果只是变红,没有肿胀,则只要保持发红处皮肤的清洁,自然就会治愈了。但如果红肿得厉害就要在医生的指导下涂抹抗真菌的软膏,通常1-2周差不多就好了。
护理小窍门
勤换尿片,最长不要超过4小时。尤其外出时,父母千万别耽误给宝宝换尿裤的时间,以免尿、粪长时间刺激皮肤。至于夜里,给宝宝换尿裤请避开后半夜,以免打扰宝宝的睡眠,换尿裤时间可适当延长。
选纯棉吸水性好的尿布,尽量少用透气性差的尿不湿。洗尿布时,用中性皂液洗涤,不要直接用肥皂,以免尿布残留的碱性洗涤剂对孩子娇嫩的皮肤造成刺激、损伤。洗涤过的尿布,彻底冲洗干净后,暴晒或热水沸煮消毒。
早穿宽松小内裤或封裆裤。小宝宝穿着开裆裤乱跑乱坐,病菌轻而易举就能染及他(她)的”私密“,穿封裆裤无疑是一种很好的保护。但是,小内裤或封裆裤一定要宽松、纯棉,确保孩子下身的通风、干燥。如果孩子太小必须穿开裆裤,不管抱孩子坐腿上或其他地方,请垫上一块洁净、干爽、透气的棉布。
给宝宝准备自己的专用洗屁屁毛巾和盆,并经常用热水沸煮或太阳下晾晒等方式消毒。
不论是抱宝宝或给宝宝清洗前,大人先要给自己的手消消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