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关注
随时信息获取
咨询热线:
133-4395-1568
上期完美收官
面授现场 期待精彩下期
当前位置: 首页 >> 参考文库 >> 时令养生 >> 冬季养生 >> 列表
搜索 收藏

我的收藏

请先登陆
冬季必备药物,冬季小孩护理,冬季小孩健康
2017-11-12阅读:9539 学员编辑 收藏

文章目录

一、冬天应该给小孩子备哪些药
1. 冬天应该给小孩子备哪些药
2. 家庭药物多要注意分类管理
3. 冬天小孩疾病该如何预防
二、儿童冬季吃什么食物
三、儿童冬季的食疗食谱

冬天应该给小孩子备哪些药

1、冬天应该给小孩子备哪些药

一般来说,根据宝宝常见病,可以备用退烧药、感冒药、去火药物、肠胃药物、外伤急救药物以及常用医疗器械。以下是比较安全的常用药物推荐:

1.1、退热药。发热是小儿常见症状,2个月以内的婴儿尽量不用口服退热药,以物理降温为主;6个月以上的小儿发热,可选用一些退热药。

冬天应该给小孩子备哪些药

1.2、止泻药。腹泻是小儿常见病。

1.3、感冒药,最常见疾病之一。

1.4、去火药物,宝宝奶粉上火、气候上火等等很多,大便干、小便黄、口舌生疮等很多。

1.5、止咳药,宝宝呼吸道疾病,是最为常见疾病。

2、家庭药物多要注意分类管理

最好能把外用药和内用药分开,把特殊用药与常规用药分开。只有把自备药保存得井井有条,在需要时才能“信手拈来”,避免急用时拿错、误服,发生危险。

不宜用以前装药品的空瓶子存放另一种药物,以免引起混淆而错服,即使使用原来的空瓶,也应严格按照药品的实际名称更改标签,以保证用药安全。

3、冬天小孩疾病该如何预防

首先,做好预防接种。儿童应按计划免疫程序全程预防接种,体弱儿童在冬季来临前,要注射当年生产的儿童流感疫苗。

其次,进行饮食预防。儿童需按时就餐,营养要丰富而均衡,多喝汤食。在呼吸道疾病流行的寒冬时节,每天最好吃几瓣大蒜或几段大葱,这对预防流感有效;大葱浸泡液对预防百日咳有一定作用,此外,秋梨汤对防治呼吸道疾病也有一定功效。

冬天应该给小孩子备哪些药

再次,要保持儿童居室适宜的温度和适度。儿童居室的空气要保持新鲜流通,室温在22℃左右,相对湿度在45%至55%为宜。儿童的睡眠应充足,饮食清淡,富有营养,易消化吸收,杜绝彻夜玩游戏。

儿童冬季吃什么食物

多吃富含维生素的食物。冬季,孩子容易得呼吸道疾病。如果能够摄入多种维生素,就能有效增强其免疫力。冬季常见的大白菜、圆白菜、萝卜、豆芽、油菜、菠菜、生菜、雪里蕻等,维生素含量都比较丰富。父母要合理搭配,经常变换花色、品种,均衡营养,增强孩子的抗寒能力。

如果没有丰富的绿叶菜供应,可以多吃些白薯、土豆等薯类食物。它们均富含维生素c、维生素b和维生素a,红心的白薯还含较多的胡萝卜素。另外,动物的肝脏富含维生素a,冬季里也要让孩子适当多吃一些。

增加膳食纤维。膳食纤维能调节食物的吸收和排泄,保持大便通畅,这对于身体健康非常重要。可以让孩子多吃一些玉米、高粱米等粗粮,黄豆、红小豆等豆类食品以及芹菜、苹果等,它们都富含膳食纤维。

冬天应该给小孩子备哪些药

多吃菌藻类食物。香菇、猴头菇、银耳等菌类食物及海带、紫菜等水产品中含有人体必需的常量和微量元素,如磷、碘等,有助于增强孩子的抵抗力。冬季,可以让孩子多吃一些这类食物,以达到饮食均衡、营养。

儿童冬季的食疗食谱

1、雪梨炖冰糖。作用:清心润肺、清热生津。适合于燥咳痰稠或小儿口干渴、面赤唇红者饮用。秋天气候干燥,儿童可作日常饮品。

用料:雪梨2个,冰糖适量。

做法:雪梨去心切片,与冰糖同放入瓦盅内,加少量开水,炖30分钟便可食用。

2、苹果蜜枣瘦肉汤。作用:养阴润肺、益胃生津、润筋脉。适用于秋季天气干燥、干咳无痰、皮肤干燥。一般小儿秋天常食用,可润燥生津。

用料:苹果1—2个,瘦肉100克,蜜枣4枚。

做法:苹果去皮、心,切片,与瘦肉、蜜枣同放入锅里,加适量清水,煲1小时便可食用。

版权声明:部分内容来自网络编辑,涉及的药方仅供参考学习,请勿盲目试用,平台不承担由此产生的任何责任!
如需了解专业中医常识、对症下药,请加客服,进入老师的视频直播间免费学习,免费咨询!
康源热线:400-609-6111(400免费电话)
客服咨询:15603951551(产品咨询)、13343951568(培训咨询)
微        信:kymyjqw(公众号)、13343951568(个人号)
线上课堂:下载“千聊”app,搜索“康源.爆品中医实战特训营
康源晶月&爆品中医实战特训营    版权所有    豫ICP备2022021975号豫公网安备 41110202000246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豫)-经营性-2022-0039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豫B2-20221313医疗器械经营备案编号:豫郑食药监械经营备2021218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