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关注
随时信息获取
咨询热线:
133-4395-1568
上期完美收官
面授现场 期待精彩下期
当前位置: 首页 >> 参考文库 >> 母婴养生 >> 婴儿护理 >> 列表
搜索 收藏

我的收藏

请先登陆
宝宝吃奶,吃奶上火
2017-07-27阅读:11233 学员编辑 收藏
一、宝宝吃奶上火怎么办
二、 宝宝上火吃什么
三、宝宝上火后易引发的疾病

宝宝吃奶上火怎么办

1、宝宝吃奶上火怎么办

1.1、给孩子喝些绿豆汤或绿豆稀饭,绿豆性寒味甘,能清凉解毒,清热解烦,对脾气暴躁、心烦意乱的宝宝最为适宜。

1.2、多给婴儿喂些水果汁,给半岁以上的婴儿经常煮一些胡萝卜汁、蔬菜水喝,不仅增加大便中的纤维素,还可刺激肠道蠕动,促发排便。还应该给婴儿多吃一些富含纤维素的新鲜蔬菜,如白萝卜、胡萝卜、白薯等,并在吃时加些香油润便。

1.3、多吃些清火蔬菜,如白菜、芹菜、莴笋、茭白、莲藕、百合、苦瓜等。

1.4、宝宝上火时要避免给宝宝吃零食,特别是一些油炸的上火或者是辛辣的食物。可以改变零食的种类,准备一些不上火的食物。

1.5、可以在奶中加上清火宝。

1.6、奶粉宝宝要选择不上火的奶粉。如果一种奶粉吃了以后宝宝有上火的迹象就要观察并且想办法慢慢更换。

2、宝宝吃奶上火原因

2.1、转奶粉时出现的应激现象,即存在短暂的不适应。

2.2、跟婴幼儿的体质和当地的气候有关,北方的小孩上火这一疾病的发生率会低一些,而南方会比北方高一些。

宝宝吃奶上火怎么办

2.3、可能是喂养不当所致。便秘很大的程度是消化与吸收不良问题所引发的,这当中主要是与婴幼儿的肠道健康状态有较大的关系。

2.4、也许是与奶粉的干、湿法不同加工工艺所产的不同产品有点关联。鲜奶湿法工艺是指奶粉在生产过程中,直接采用鲜奶为主要原料(而非大包粉或者还原奶),并将所有的原辅料、营养素等还原成液体后,在不同阶段再与鲜奶相溶,充分混合,最后经过浓缩、干燥成粉。与还原奶湿法工艺相比,鲜奶湿法工艺可以保证奶质更新鲜,营养更全面。

3、宝宝上火的症状

3.1、吃不进——宝宝不肯吃饭,烦燥不安,甚至不愿进水,诉说口腔疼痛,口唇、舌及颊黏膜均可见到大小不等的疱疹和糜烂或溃疡。

3.2、受不了——宝宝胃肠功能紊乱,诉说腹部饱胀不适,或腹痛、呕吐、腹泻等症状。

3.3、拉不出——宝宝大便秘结,每隔3~7天排便一次。大便硬结而量少,呈粟粒状,排便过程延长或排便困难;有些宝宝的消化系统比较娇弱,一旦上火就容易发生肚子胀满不适、腹痛、腹泻、大便酸臭、肛门发红等症状。

3.4、状况多——宝宝眼屎多,头面部长红色疹子;又或是皮肤干燥,甚至鼻子出血。

宝宝上火吃什么

1、豆芽菜

豆芽具有清热的功效,有利于肝气疏通、健脾和胃。绿豆芽具有清热解毒、利尿除湿的作用,适合口干口渴、小便赤热、便秘、目赤肿痛等人群食用。黄豆芽健脾养肝,有助于预防口角发炎。宝宝推荐吃法:豆芽肉片汤。

宝宝吃奶上火怎么办

2、韭菜

韭菜是养阳的蔬菜,春天气候冷暖不一,可以多吃一些,而且多吃韭菜还可增强人体的脾胃,对肝功能也有益处。宝宝推荐吃法:韭菜煮猪血。

3、菠菜

菠菜具有滋阴润燥、舒肝养血等作用,是春天里最适合养肝的蔬菜,而且菠菜利于肠胃,有助于人体排毒,对口臭、大便干硬的上火症状会较好的缓解效果。宝宝推荐吃法:菠菜泥或菠菜汁。

宝宝上火后易引发的疾病

1、上呼吸道感染——宝宝上火咽喉干燥,抵抗力下降,病毒容易入侵。

【防治办法】根据天气变化及时增减衣服,多到户外活动。不要滥用抗生素,让宝宝休息好,多喝白开水,饮食以素淡流质为宜。

宝宝吃奶上火怎么办

2、鼻出血——气候干燥、寒冷时,宝宝上火后引起鼻黏膜干燥,会导致黏膜下小血管破裂而流鼻血。

【防治办法】经常给宝宝剪指甲,及时给宝宝纠正抠鼻孔的坏习惯。室内可放一盆水或使用加湿器,防止室内空气过于干燥。每天用芝麻油涂抹宝宝鼻腔前庭部位,可防止鼻腔黏膜干燥。

3、口角炎——俗称“烂嘴角”,多因维生素B2和锌缺乏引起,如果伴有细菌或真菌感染时更易出现嘴角干裂、糜烂,疼痛。

【防治办法】给宝宝涂婴儿唇膏保持湿润,告诉宝宝尽量不要用舌头去舔口唇,更不能用脏手搔抓。让宝宝多吃些富含B族维生素和锌的食物。

上一篇:婴儿,背带,腰凳 下一篇:婴儿,婴儿低烧
版权声明:部分内容来自网络编辑,涉及的药方仅供参考学习,请勿盲目试用,平台不承担由此产生的任何责任!
如需了解专业中医常识、对症下药,请加客服,进入老师的视频直播间免费学习,免费咨询!
康源热线:400-609-6111(400免费电话)
客服咨询:15603951551(产品咨询)、13343951568(培训咨询)
微        信:kymyjqw(公众号)、13343951568(个人号)
线上课堂:下载“千聊”app,搜索“康源.爆品中医实战特训营
康源晶月&爆品中医实战特训营    版权所有    豫ICP备2022021975号豫公网安备 41110202000246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豫)-经营性-2022-0039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豫B2-20221313医疗器械经营备案编号:豫郑食药监械经营备2021218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