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编导读:新生儿硬肿的症状有哪些?新生儿硬肿症是一综合征,由于寒冷损伤、感染或早产引起,其中以寒冷损伤为最多见。那么,新生儿硬肿的症状有哪些呢?下面小编就为大家详细的介绍一下。
新生儿硬肿症的病因
新生儿硬肿症是一种寒冷综合征,发生于新生儿出生7-10天内,主要是新生儿由于寒冷损伤、感染或早产引起,以寒冷损伤为最多见,故称寒冷损伤综合征,以皮下脂肪硬化和水肿为特征。多发生在寒冷季节,多见于重症感染、窒息、早产及低出生体重儿。严重低体温、硬肿症者可继发肺出血、休克及多脏器功能衰竭而致死。
新生儿硬肿症的病因为新生儿体表面积相对较大,皮肤薄嫩,血管丰富,容易散热,综色脂肪是新生儿体内特有的组织,它的代谢是新生儿在寒冷环境中急需产热时的主要能量来源,而饥饿时的能量来源是白色脂肪,如小儿周围环境温度过低,散热过多,棕色脂肪容易耗尽,体温即会下降,新生儿严重感染时体温也会不升,这些情况下皮下脂肪都容易凝固而变硬,同时低温时周围毛细血管扩张,渗透性增加,易发生水肿,结果产生硬肿。
新生儿硬肿的症状
新生儿硬肿症主要由寒冷、早产、感染、窒息缺氧等多种因素引起的,常发生在冬季。但如果是由于早产或感染等因素引起的硬肿,也有可能发生在夏季。新生儿硬肿的主要症状体温低至31℃—35℃,甚至26℃左右。哭声低或不哭。不能吸吮,动作少,四肢发凉。皮肤暗红色或伴黄疸,严重者皮肤苍白或青紫,皮肤及皮下组织变硬如硬橡皮样。轻症病儿可在家中治疗护理,重症者需要住院治疗。
新生儿硬肿症的治疗
1.复温
复温是治疗的首要措施。①轻症患儿在温水浴后用预暖的棉被包裹,置24~26℃的暖室中,外加热水袋,水温从40℃渐增至60℃,体温可较快上升至正常。②中度和重度患儿可先安放在远红外线开放型保暖床上,将温度调节到高于小儿体温1.5~2℃处,约每30分钟能使体温升高1℃,随患儿体温的上升继续提高保暖床的温度,当体温达34℃时可移至封闭式保暖箱中,保持箱温在35℃左右。为减少幅射失热,在稍离小儿身体的周围罩一透明塑料布。将头面部露出塑料布外,头上戴一小帽保暖。③复温除上述方法外还可采用温水浴、温盐水灌肠各种方法。④如正在用静脉补充液体或高营养液时可在瓶的周围用热毛巾包裹,使进入体内的液体有一定温度。⑤供给的氧也要预热。
2.营养和液体
要保证供应足够的热卡和液体,开始时热卡至少应达到基础代谢的需要,以后渐加至正常需要量。液体量一般控制在60~80ml/kg·d,缓慢滴入,速度约4ml/kg·h,因低温时心肾功能减低,输液量不宜过多。对低血糖小儿适当提高葡萄糖进入量。
3.药物
(1)对心肾功能较差者可给多巴胺和多巴酚胺等心血管活性药物,多巴胺宜用小剂量2~5μg/kg·min静脉滴入,因小剂量有扩张肾、脑血管的作用,可以增加尿量。多巴酚胺有增加心肌收缩的作用,但不增快心率,剂量2.5~5μg/kg·min静脉滴入,可和多巴胺合用。也可用其他药物如654-2,静注每次0.1~0.2mg/kg,15分钟1次,约3~4次,若面色、心率好转即可以1~2mg/d静滴维持,继续治疗一周。
(2)抗生素的应用对感染性疾病引起的硬肿症尤为重要,对肾脏毒性较大的药物尽可能少用。寒冷损伤综合征虽可能发生呼吸道感染,但不宜用广谱抗生素预防。
(3)肝素治疗,第一次剂量1.5mg/kg静注,以后每6小时静滴0.5~1.0mg/kg,至凝血酶原时间和凝血时间正常后渐减少给药次数,7天为一疗程。
(4)中药:以温阳祛寒,活血化瘀为主,可静滴丹参、红花、附子注射液,或用川芎、红花注射液,或复方桃红注射液,缓慢静滴,每日2次。
新生儿硬肿的护理要点
新妈妈可采用以下方法护理患儿:恢复宝宝体温:采取逐渐复温方式。对于症状较轻的宝宝,可把他抱到室温在24℃—26℃的屋子里,用温暖棉襁褓包裹,并加置热水袋。每小时给宝宝测一次体温。一般情况下,宝宝会在12—24小时内体温逐渐恢复正常,保持在36℃—37℃之间。如果宝宝体温还是持续降低或没有明显升高,就需要及时到医院就诊。喂养,给宝宝补充能量:复温至34℃时,为了供给宝宝足够的热量,应开始喂奶。如果宝宝虚弱、吸吮力差,则可用滴管喂奶或鼻饲喂奶,待吞咽功能恢复后可用小勺试喂母乳,或让宝宝自己吸吮母乳。如果宝宝状况好转,则可逐渐增加喂奶量。宝宝硬肿的肢体活动常常受限,所以要勤给宝宝翻身,以防局部压伤或局部缺血而导致组织坏死。注意环境的卫生和用品的消毒,预防继发感染及并发症的发生,促使病儿早日恢复健康。
以上就是新生儿硬肿的症状的介绍了,您都了解了吗?如果您还有其他内容想要知道的,可以浏览相关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