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关注
随时信息获取
咨询热线:
133-4395-1568
上期完美收官
面授现场 期待精彩下期
当前位置: 首页 >> 参考文库 >> 母婴养生 >> 疾病防护 >> 列表
搜索 收藏

我的收藏

请先登陆
体外膜肺禁忌证
2015-07-23阅读:9882 学员编辑 收藏

小编导读:了解体外膜肺禁忌证对宝宝健康极为重要,那么如何了解体外膜肺禁忌证呢?了解体外膜肺禁忌证并不困难。

【体外膜肺禁忌证】体外膜肺概述

体外膜肺

体外膜氧合(extracorporeal membrane oxygenation,ECMO),简称膜肺,是抢救垂危患者生命的新技术。ECMO技术源于心外科的体外循环,1975年成功用于治疗新生儿严重呼吸衰竭。1980年,美国密执根医学中心Bartlett医师领导并建立了第一个ECMO中心,随后世界各地相继建立了145个ECMO中心。近10年来,随着新的医疗方法的出现,ECMO技术有了很大的改进,应用范围较以前扩大。

基本原理

ECMO的本质是一种改良的人工心肺机,最核心的部分是膜肺和血泵,分别起人工肺和人工心的作用。ECMO运转时,血液从静脉引出,通过膜肺吸收氧,排出二氧化碳。经过气体交换的血,在泵的推动下可回到静脉(VV通路),也可回到动脉(VA通路)。前者主要用于体外呼吸支持,后者因血泵可以代替心脏的泵血功能,既可用于体外呼吸支持,又可用于心脏支持。当患者的肺功能严重受损,对常规治疗无效时,ECMO可以承担气体交换任务,使肺处于休息状态,为患者的康复获得宝贵时间。同样患者的心功能严重受损时,血泵可以代替心脏泵血功能,维持血液循环。

体外膜肺禁忌证

未成熟儿:<第34孕周、<2 000g。用传统通气超过10~14日。

Ⅱ度或以上的颅内出血。凝血系统原发性疾病。继发性(如DIC)只是选择性的。提示有严重脑损害的最严重的围生期窒息。染色体畸变和严重畸形。

体外膜肺方法

各中心大体上有统一的规定,以便在设备上、人员上、方上和在训练方面有可比性。新生儿,优先考虑采用静-动脉ECMO。如若心脏尚稳定,则采用静一静脉ECMO,血管并发症较少。把导管插入右侧颈内静脉和右侧颈动脉。

开始

血液流量先调节为100~120ml/kg.min。降低通气参数:从PIP= 2kPa, Fi02 -0.4,PEEP=0.3-1.okPa;频率=20/min调节到PIP=1.5kPa, Fi02=0.21, PEEP=0.2-1. OkPa;频率=15/min。时间:正常一般用3~14 (~21)日ECMO。

体外膜肺并发症

脑出血(7%~42%),肺、鼻、胃肠道出血,高血压、急性肾衰竭、心律失常、溶血、电解质平衡失调、血小板减少、惊厥发作、胆汁淤滞。技术原因:管道问题。膜氧化仪、泵、热交换器等有缺陷或导管有裂缝、气泡栓塞。

自1 975年全世界12 000名新生儿用ECMO治疗者,目前总计存活率为81%。其中胎粪吸入综合征94%、PPHN 82%、RDS 84%、败血症/肺炎76%、BPD59%。长期预后:20%存活者有严重伤残。

ECMO同传统的体外循环的区别

ECMO区别于传统的体外循环有以下几点:ECMO是密闭性管路无体外循环过程中的储血瓶装置,体外循环则有储血瓶作为排气装置,是开放式管路;ECMO由于是由肝素涂层材质,并且是密闭系统管路无相对静止的血液。激活全血凝固时间(ACT)120—180s,体外循环则要求ACT》480s;ECMO维持时间1-2周,有超过100天的报导,体外循环一般不超过8小时;体外循环需要开胸手术,需要时间长,要求条件高,很难实施。ECMO多数无需开胸手术,相对操作简便快速。?以上特点使ECMO可以走出心脏手术室成为生命支持技术。低的ACT水平(120—180s)大大地减少了出血的并发症,尤其对有出血倾向的病人有重要意义。例如肺挫伤导致的呼吸功能衰竭,高的ACT水平可加重原发症甚至导致严重的肺出血。较低的ACT水平可在不加重原发病的基础上支持肺功能,等待肺功能恢复的时机。长时间的生命支持向受损器官提供了足够的恢复时间,提高治愈率。简便快速的操作方法可在简陋的条件下以极快的速度建立循环,熟练的团队可将时间缩短到10分钟以内,这使ECMO可广泛应用于临床急救。

细心呵护健康成长。

版权声明:部分内容来自网络编辑,涉及的药方仅供参考学习,请勿盲目试用,平台不承担由此产生的任何责任!
如需了解专业中医常识、对症下药,请加客服,进入老师的视频直播间免费学习,免费咨询!
康源热线:400-609-6111(400免费电话)
客服咨询:15603951551(产品咨询)、13343951568(培训咨询)
微        信:kymyjqw(公众号)、13343951568(个人号)
线上课堂:下载“千聊”app,搜索“康源.爆品中医实战特训营
康源晶月&爆品中医实战特训营    版权所有    豫ICP备2022021975号豫公网安备 41110202000246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豫)-经营性-2022-0039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豫B2-20221313医疗器械经营备案编号:豫郑食药监械经营备2021218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