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心的家长不难发现,新生儿在睡眠时,常常出现惊跳,这是什么原因呢?由于新生儿神经系统发育不完善,受刺激引起的兴奋容易“泛化”。
凡是大声、强光、震动以及改变他的体位都会使小儿惊跳起来。新生儿受到强刺激而惊跳,表现为双手向上张开,又很快缩回,有时还会啼哭,手的动作与哭声又加重惊吓程度,而哭得更凶。有时声响和震动都不大,但距离较近时,也会如此。这种现象称为拥抱反射,到3-4个月时才慢慢消失,属正常现象。
但是,如果发现新生儿有两眼凝视、震颤,或不断眨眼、口部反复地做咀嚼、吸吮动作,呼吸不规则,并伴有皮肤青紫、面部肌肉抽动,这些是新生儿惊厥的表现。提示小儿患有某种疾病,要及时请医生诊断治疗。了解以上这些情况后,就知道新生儿惊跳和惊厥是两回事,惊跳不是病,是一种正常的生理现象。
新生儿惊跳时,只要成人用手轻轻按住他身体任何一个部位,可以使他安静。没有裹包被的新生儿,只要扶住他的双肩或将一双小手交叉按在胸前,也可使他安静下来。家长完全可以放心,新生儿惊跳对脑的发育没有影响。
因为刚出生的宝宝大脑皮质功能发育还不完善,神经纤维周围的绝缘组织即神经髓鞘还没有形成,外界响声从听神经传入大脑神经中枢时,神经冲动可同时波及大脑控制四肢肌肉的神经纤维上,引起四肢肌肉的抖动。这种现象随着宝宝长大会逐渐减少、消失。
如果妈妈做一下试验,轻轻碰碰宝宝任何一个部位,宝宝的反应几乎都是一样的:四肢伸开,并很快向躯体屈曲。还有些爸爸或妈妈认为出现“惊跳”现象是因为抽筋或缺钙,事实并非如此,因为当宝宝肢体抖动时,如果轻轻压住肢体,可以使肢体停止活动,而抽筋时轻轻按压并不能停止肢体抖动。
一些老人认为新生儿怕声响,易受惊,于是育儿经验不足的新爸爸妈妈们总是把坐月子里的妈妈和新生儿的房间搞得静悄悄地,连走路也要小心翼翼,生怕弄出声响惊吓了宝宝。这种唯恐声音吓着宝宝的做法是完全错误的,其实并不利于新生儿神经系统的发育。
新生儿惊厥病因很多,有时几种因素同时存在,明确病因是进行特殊治疗和估计预后的关键,常见的病因有:新生儿窒息引起的缺氧缺血性脑病,重者可以死亡;分娩时产伤引起颅内出血,多见于体重较大的足月儿;早产儿脑室周围和脑室内出血,早产儿脑内此区域有丰富的毛细血管,对缺氧、酸中毒极为敏感,易出血;感染,新生儿尤以化脓性脑膜炎最多见,也可有一些病毒感染引起;这些都可引起新生儿惊厥。
1、正确放置患儿。将抽风婴儿放床上,侧卧可防止呕吐物吸入气管,解开领口,松开裤带。一定不要叫家人乱搬动婴儿,保持安静,要有专人守护在床边以防摔伤。
2、防舌咬伤。抽风时牙关紧闭,为防止婴儿舌咬伤,可在上、下牙齿之间放一布垫,也可用压舌板外包纱布。牙紧闭时不要硬撬。
3、保持呼吸道通畅。患儿抽时不会咳嗽,不会吞咽,所以一定侧卧位使嘴里痰或分泌物自行流出。如分泌物太多则须用导管吸出,以免堵住气管引起窒息。
4、注意呼吸。一般不论面色是否有青紫皆应给氧气吸入,以保护脑组织,勿使发生缺氧脑病。
5、尽快送医,并找出引起惊厥的原因。
1、加强护理和小儿体格锻炼。室内要经常开窗通风,多让小儿到室外活动,使机体能适应环境,减少感染性疾病的发生。
2、要注意营养。小儿除了奶类饮食以外,还应当及时添加辅食,比如鱼肝油、钙片、维生素B1和维生素B6以及各种矿物质,不能让小儿饥饿,以免发生低钙和低血糖性惊厥。
3、要适当合理用药,防止小儿误服有毒的药品。
4、加强看护。防止小儿撞跌头部引起脑外伤,更不能随意用手打小儿头部。如果小儿发生了惊厥,要让小儿侧卧,解开衣领用手帕裹压舌板或者把筷子放在上下齿之间,防止其咬伤舌头;要让小儿保持安静,禁止一切不必要的刺激。如果惊厥的小儿发高烧,可以用凉水、井水或者30%-50%的酒精擦浴,或者用冷盐水灌肠,并且用安乃近滴鼻或者肌注退烧针剂。惊厥不止的,要立即送医院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