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关注
随时信息获取
咨询热线:
133-4395-1568
上期完美收官
面授现场 期待精彩下期
当前位置: 首页 >> 参考文库 >> 中医养生 >> 中医常识 >> 列表
搜索 收藏

我的收藏

请先登陆
不穿秋裤下肢受凉 易引发5大健康“悲剧
2013-08-21阅读:11506 学员编辑 收藏

1.坏脸色与大肚子

中医说作为一个女人,如果不是让自己身处一个温暖的环境里,就多少会影响血气运行,而血气是好面色之本。至于贪凉贪靓,都会让自己有一个大肚子:子宫是全然不能受凉的部位,无论你是喝冰咖啡,还是穿低腰裤,当腹部感觉寒冷的时候,脂肪就会囤积在子宫周围保暖,那么,别以为是自己每天坐着才出一个大肚子的,其实那是被冷出来的!

2.寒冷性脂膜炎

寒冷性脂膜炎是一种因寒冷引发的皮肤病,算是冻疮的表亲。在凉气刺激皮肤的情况下,容易导致表皮血流不畅,保暖不好但脂肪较厚的大腿等部位,就容易出现紫红色的、杏核大小的单个或多个硬块,它发起威来也是很可怕的,会痛会痒甚至还会溃破,红肿部位严重时会发生溃烂,甚至留下难看的疤痕。引起诸多不便。

3.妇科问题

现在去看中医妇科,医生们肯定会把很多问题归结为受凉。有很多很年轻的女性有便秘的毛病,继续询问,她们肯定还经常莫名其妙地腰疼、肚子疼,甚至头疼,烦躁易怒,会不自觉地发无名火,检查也没有什么子宫肌瘤、附件炎的问题,但是一摸肚子,马上就觉得左侧有明显的压痛。

按中医讲这就是“血瘀”,在西医里,有一个不太被重视的病名——“盆腔瘀血综合症”,是盆腔静脉系统有瘀血造成的,这和女性盆腔中静脉数量多、构造薄弱有直接关系。这种淤血的产生,要么是反复做“人工流产”的后果,要么就是经常受凉,天还很冷就穿裙子,或者迟迟不穿秋裤,导致下肢受凉,“血遇寒则凝”,这是常理。

4.肩颈痛

很多人到了天冷的季节,都会感觉到肩颈酸痛,其实这个位置的酸疼和受风、受寒有很大关系,因为那里是足太阳膀胱经循行的位置,中医经典《伤寒论》中描述的症状“项背强几几”就是形容风寒之邪侵袭了这条经脉之后的症状。通俗地说,如果我们在秋冬受了寒,感冒了,一般都会感到这个部位发紧、酸疼,有的人可能是先出现这个感觉,还没找出原因呢,就接着发烧了,这是寒冷季节感冒的一个特点。所以这个地方的酸疼,肯定和受风受寒有关,只是有的时候只是这个部位的酸疼,而没有发作成一场正经的感冒罢了。

5.腰椎间盘突出

秋天是最容易扭腰的季节,很多人是长时间坐比较低矮的椅子,或者桌子和椅子高度不匹配,猛一起身腰就不能动了,去医院查才发现,自己是腰椎间盘突出,这次扭腰是受寒引起的急性发作。因为这种坐姿下,腰椎的负荷都是超量的,猛的一起身就可能造成腰部肌肉收缩的不协调,引发腰椎间盘突出。或者弯腰捡东西,一下子就把腰扭了,不能动了,都可能是腰椎间盘突出导致的。最忌讳的是膝关节和髋关节都是直立,直着腿弯腰下去,特别是搬重东西的时候,这种姿势时,腰椎的负荷可以是平时的几十倍!如果之前又受寒受凉,比如穿得少,或者坐在寒冷的地方,受凉后毛细血管收缩,肌肉会加倍紧张,间盘的压力就增加,更有可能把髓核挤压出去,直接殃及后面的坐骨神经,腿疼、腿麻就会随之出现了。

不穿秋裤的N个误区 逐条击破

便秘一定是上火了

下身受凉了,血脉就不通畅了,腹压会增高,所以会出现腹痛、便秘等问题。这种人不仅不能用去火药,而且还要用温药,要保温,在这个基础上,可以吃点儿现在市面上的“桂枝茯苓胶囊”,或者“大黄蜇虫丸”,可以化解这种血瘀,更重要的是要保温。

既然“春捂秋冻”,秋天就可以冻着

中国民俗有句话叫“春捂秋冻”,其中的秋冻是说秋天不要过早穿太厚,因为秋冬之后,天气要变凉,人的毛孔要闭起来预防着凉,如果过早就把厚衣服穿上了,毛孔就会因为受热而开放,突然降温带来的寒气就容易透过毛孔伤人,所以秋天添衣要有个过程,给身体一个适应寒冷、抵御寒冷的机会,这也是对免疫系统的锻炼。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天气很冷了仍旧可以不穿秋裤或者一直穿裙子,因为下体属阴,与上身相比,本身就是阳气偏弱,火力不足,也是最容易受凉的,刻意地不穿厚裤子就不是锻炼免疫力,而是损伤阳气了,特别是女性,很多疾病都是由下肢受凉引起的。除了前面说的盆腔瘀血之外,越来越年轻化的腰椎间盘突出也和受凉有很大关系。

我们有强大的暖风

前面说了“春捂秋冻”,就是说人体要适应季节变化的温度,这就是中医养生里说的“天人相应”,人应该经受自然的寒热变化。如果在本该寒冷的季节总是躲在有暖风的房间里,就是对抵抗力的一种涣散。在秋冬,人的气血会收藏到里面,卫外的功能相对不足,所以到了冬天人容易感冒,但是胃口总比夏天时候好。但是在夏天,人的胃口会不好,而且容易有胃肠炎发生,但是感冒却减少了,因为在夏天气血是守护在外边的,里面,消化系统相对薄弱。自然界的万物都是这个规律,所以树木都是在“冬灌”,就是在冬天让树木“吃饱”。

版权声明:部分内容来自网络编辑,涉及的药方仅供参考学习,请勿盲目试用,平台不承担由此产生的任何责任!
如需了解专业中医常识、对症下药,请加客服,进入老师的视频直播间免费学习,免费咨询!
康源热线:400-609-6111(400免费电话)
客服咨询:15603951551(产品咨询)、13343951568(培训咨询)
微        信:kymyjqw(公众号)、13343951568(个人号)
线上课堂:下载“千聊”app,搜索“康源.爆品中医实战特训营
康源晶月&爆品中医实战特训营    版权所有    豫ICP备2022021975号豫公网安备 41110202000246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豫)-经营性-2022-0039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豫B2-20221313医疗器械经营备案编号:豫郑食药监械经营备2021218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