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导读:俗话说:“睡前泡脚,胜过补药。”但泡脚也有诸多禁忌,连泡脚的最佳时间也有讲究。你知道什么时候泡脚最好?晚上九点泡脚最护肾,特别提醒,饭后最好歇30分钟再泡脚!若是上班族,早上泡脚可以精力充沛!
什么时候泡脚最好?
1、晚上九点泡脚最护肾
我们通常将脚部当做是人体的“第二心脏”,正所谓“养树需护根,养人需护脚”,在中医上认为人的脚上分布着很多经络穴位,有60多个穴位是和人体内脏器官有着连接反射区。进行泡脚的时候可刺激这些穴位,帮助促进血液循环和新陈代谢,有益健康。泡脚有好处,如果可以抓住泡脚的最佳时间,那么效果会更佳,晚上九点是泡脚的最佳时间段,在此时进行泡脚有助护肾。
在晚上九点的时候,人体的肾经在此时气血是衰弱的,所以在此时进行泡脚,帮助增加身体的热量,血管扩张,可帮助活血,促进循环,滋养肝肾的同时有助提高睡眠质量。人在经过一天的紧张生活之后,肾脏也劳累一整天,在此时泡脚有助放松恢复。在泡脚的时候或者是在泡完脚的时候不妨按摩一下脚底,增加功效,泡完脚之后不宜再进行其他活动,最好是隔一会就入睡。
泡脚的时候后背、额头微微有汗即可,千万不能泡得浑身大汗。因为中医认为“汗为心之液”,出汗太多不利于心血管系统的健康。心脏病、心功能不全者、低血压、经常头晕的人,都不宜用太热的水泡脚。糖尿病老年患者更要留意水温,因为这类患者末梢神经常不能正常感知外界温度,即使水温很高,他们也感觉不到,容易被烫伤,从而引发严重的后果。泡脚的水以40℃左右为宜。
2、饭后最好歇30分钟再泡脚
饭后不能立即运动,至少要间隔30分钟,大家都知道这个道理。同样,泡脚时间也最好安排在晚饭后半小时左右。
最主要的原因,是保护胃。泡脚时,血液会比较集中到下肢循环,如果饭后立即泡脚,容易导致胃供血不足,影响食物的消化吸收和胃的正常功能。专家强调,这样反而不利于健康。最好的做法是,饭后30分钟内先休息,等食物消化得差不多了再泡脚。这就跟吃完饭后不能马上用脑的道理是一样的。
3、上班族早上泡脚精力充沛
之所以选择早上泡脚,是因为夜间睡眠长时间保持同一姿势,血液循环不畅,早上泡泡,正好可以促进血液循环,调节植物神经和内分泌系统。脚掌上的神经末梢与大脑相连,洗脚时用双手在温水中按摩脚心、脚趾间隙,能使大脑感到轻松、舒畅,使神清气爽,精力充沛,给一天的工作“加满油”。
早上洗脚方法很简单,水温控制在40℃左右,以舒适不烫为宜,浸泡5分钟左右。双手食指、中指、无名指三指按摩双脚涌泉穴各1分钟左右,再按摩两脚脚趾间隙半分钟左右。为保持水温,可分次加入适量热水,重复3-5次。如果时间不充裕,仅进行1次即可,或者仅做按摩,不用热水浸泡。
泡脚加点“料”效果更好
专家提醒,冬季泡脚时,如果适当加些辅料,还具有其他一些功效。
1、加些姜。在泡脚时加入几块拍扁的生姜,有散寒、活血的作用,对预防感冒也有效果。不过要切记,加生姜泡脚对血压高的病人、脾气急躁的人群就不适宜。
2、加点盐。在泡脚时加一些盐,还可以清洁脚部,杀菌消毒,防止脚气病,还可以去除脚部角质,使足部皮肤保持光滑清洁。
3、加点醋。经常用醋泡脚,可调节和松弛原本紧张的神经,对身体起到减压的作用,有利于睡眠。
4、加艾叶。对于冬季怕冷且痛经的女性,可在泡脚时加入适量艾草叶,有祛寒、通经络的效果,对缓解怕冷、痛经等都有不错的功效。
除了以上这些,专家还补充说,选择木桶或木盘泡脚保温效果更好。如果泡脚时有加入药材,就不要用铝合金的器皿,可能会产生化学反应。还有,为防止皮肤病传染,最好使用自己固定的泡脚盆。
泡脚需注意
专家提醒,夏天泡脚水温不宜过高,以免烫伤,大约在40℃-45℃左右即可。而每次泡脚时间不宜过长,20-30分钟左右为宜。不同的人群泡脚也有不同的讲究,如阳气不足者最好在中午泡脚,而失眠者最好在晚间睡前泡脚。
值得一提的是,饭后不能立即进行足浴,以免影响消化。而泡脚最好避免用凉水泡,中医有“洗脸宜冷水,刷牙需温水,洗脚要热水”一说,凉水泡不利于下肢血液循环,长期如此对健康有害。
泡脚后不能马上睡觉。趁着双脚发热的时候揉揉脚底,及时穿好袜子保暖,待全身热度缓缓降低后再入睡效果最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