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关注
随时信息获取
咨询热线:
133-4395-1568
上期完美收官
面授现场 期待精彩下期
当前位置: 首页 >> 参考文库 >> 中医养生 >> 中医常识 >> 列表
搜索 收藏

我的收藏

请先登陆
脑疝的症状,脑疝
2018-03-17阅读:12136 学员编辑 收藏
一、脑疝的症状
二、脑疝如何治疗
三、如何预防脑疝

脑疝的症状

1、脑疝的症状

1.1、小脑幕切迹疝 又称濒叶钩回疝,常为幕上病变引起。

1.1.1、颅内压增高的症状,表现为剧烈的头痛、频繁呕吐及烦躁不安。

1.1.2、意识障碍,随着脑疥进展,病人可出现浅昏迷至深昏迷。

1.2、瞳孔变化:早期患侧动眼神经受刺激随孔缩小,这一过程时间较短,以后患侧瞳孔逐渐开始散大、光反射减弱或消失,晚期可有双侧瞳孔散大。

1.3、锥体柬征:表现为对侧肢体肌力减弱或麻痹,病理征阳性,严重时可呈去脑强直状态。⑤生命体征变化:可出现cushing反应。

1.4、枕骨大孔疝 又称小脑扁桃体洒,多为幕下病变引起。常有剧烈头痛、反复呕吐、颈强直或强迫头位,意识障碍出现较晚,没有瞳孔改变而突发呼吸,心跳骤停。与小脑德切迹疵的不同点为:呼吸和循环障碍出现较早,而瞳孔变化与意识障碍在晚期才出现。

脑疝的症状

2、引起脑疝的病因

2.1、损伤引起的各种颅内血肿,如急性硬脑膜外血肿、硬脑膜下血肿、脑内血肿等。

2.2、各种颅内肿瘤特别是位于一侧大脑半球的肿瘤和颅后窝肿瘤。

2.3、颅内脓肿。

2.4、颅内寄生虫病及其他各种慢性肉芽肿。在上述病变的基础上如再附加一些人为的因素,例如作腰椎穿刺释放过多的脑脊液,使颅腔与椎管之间、幕上分腔与幕下分腔之间的压力差增大,可促使脑疝的形成。这种由于医源性因素造成的脑疝,临床医师应予避免。

脑疝的症状

3、脑疝的诊断

3.1、病人是否应用过散瞳或缩瞳剂,是否有白内障等疾病。

3.2、 脑疝病人如两侧瞳孔均已散大,不仅检查瞳孔,尚可检查两眼提睑肌肌张力是否有差异,肌张力降低的一侧,往往提示为动眼神经首先受累的一侧,常为病变侧。

3.3、脑疝病人两侧瞳孔散大,如经脱水剂治疗和改善脑缺氧后,瞳孔改变为一侧缩小,一侧仍散大,则散大侧常为动眼神经受损侧,可提示为病变侧。

脑疝的症状

3.4、脑疝病人,如瞳孔不等大,假使瞳孔较大侧光反应灵敏,眼外肌无麻痹现象,而瞳孔较小侧提睑肌张力低,这种情况往往提示瞳孔较小侧为病侧。这是由于病侧动眼神经的副交感神经纤维受刺激而引起的改变。

3.5、CT小脑幕切迹疝时可见基底池(鞍上池)、环池、四叠体池变形或消失。下疝时可见中线明显不对称和移位。

3.6、MRI:可观察脑疝时脑池的变形、消失情况,直接观察到脑内结构如钩回、海马旁回、间脑、脑干及小脑扁桃体。

脑疝如何治疗

1、指导患者在急性期卧床休息

取平卧位为好,以保证脑血流供给,减轻脑组织缺血状况。

2、保持瘫痪肢体功能位置

帮助患者做患肢及关节的被动运动。

3、病情稳定后

鼓励患者做主动锻炼。

尽早下床活动,从起床,患肢平衡,站立,行走进行训练指导,逐步增加活动范围和次数,最后帮助进行上下楼梯训练,让患肢得到运动,利于功能的恢复。

4、患了脑疝要注意调节血压

控制高血脂,高血糖,主要是为了控制发病的危险因素。

但是要注意降压时不能太快,同时若是出现血压过低,要适当的提高血压。

5、对于出现神志不清的患者

应卧床休息,并加强护理。

要注意改善患者的脑部血循环,增加脑血流量,以便促进侧支循环建立,使梗塞面积缩小。

如何预防脑疝

脑疝是脑血管病的最危险信号,约有一半以上的病人死于脑疝,因此,在急性期应密切注意病人的呼吸,脉搏,体温,血压和瞳孔变化,及早发现脑疝,并积极进行脱水治疗,控制颅内高压,减少病死率。

1、观察患者神志意识,生命体征。

2、保持呼吸道通畅,必要时吸氧或进行人工换气。

版权声明:部分内容来自网络编辑,涉及的药方仅供参考学习,请勿盲目试用,平台不承担由此产生的任何责任!
如需了解专业中医常识、对症下药,请加客服,进入老师的视频直播间免费学习,免费咨询!
康源热线:400-609-6111(400免费电话)
客服咨询:15603951551(产品咨询)、13343951568(培训咨询)
微        信:kymyjqw(公众号)、13343951568(个人号)
线上课堂:下载“千聊”app,搜索“康源.爆品中医实战特训营
康源晶月&爆品中医实战特训营    版权所有    豫ICP备2022021975号豫公网安备 41110202000246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豫)-经营性-2022-0039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豫B2-20221313医疗器械经营备案编号:豫郑食药监械经营备2021218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