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编导读:分娩时如何做辅助动作?分娩时产妇会产生强烈的疼痛,而一些有效的辅助动作不仅可以减轻疼痛,还可以帮助快速娩出胎儿。那么分娩时如何做辅助动作呢?
分娩时准妈妈的姿势及动作是非常重要的,科学的分娩辅助动作不仅有助于减轻准妈妈分娩时的痛苦,还能促使准妈妈身体放松,为漫长的分娩过程储存能量,医学上将产程开始时子宫有规律的收缩到宫口开全的这段时间称为第一产程,在宫口开全以前是阵痛虽烈的时期,因此准妈妈此时的辅助动作应以减轻阵痛为主,练习要领主要有以下几点:
顺产辅助动作
1、胸式呼吸,产程开始后,准妈妈仰卧在床上,并将双手放到胸前,然后闭嘴,用鼻子轻轻地吸入空气,再轻轻地呼出,同时将疼痛时做出的深呼吸调整为短促、激烈的呼吸,尽量保持呼气量与吸气量的相同。这种呼吸方法的好处是有助于稳定准妈妈的情绪和减轻痛苦,同时还能保证准妈妈吸入充分的氧气,促进血液循环和产程的顺利进展。
2、腹式呼吸,练习腹式呼吸时,准妈妈应先仰卧、双膝直立,将双手放在下腹部,慢慢地做深吸气动作,每分钟进行15次左右为宜,也可以坐姿进行练习,方法与此相同。
3、松弛运动,松弛运动法可以使准妈妈在阵痛和阵痛间隙内松弛全身的肌肉,消除肌肉的僵硬状态,使情绪稳定下来,防止热量的消耗。
松弛运动方法较多,准妈妈可以在进行腹式吸气时,将放在腹部上的双手向外轻轻抚摸,呼气时将双手由上往下轻推,反复进行;也可以将下腹部的手指并拢,边吸气边从下腹部向侧腹部做环形抚摸,呼气时再将双手并拢,轻轻按摩下腹部。
4、压迫法压迫法适用于准妈妈小腿抽筋或是大腿根发硬、疼痛时,用力按压患处来缓解不适的动作。其方法是将手掌放在髓骨处,注意拇指向里,其余手指向外,呼气时用拇指强力按压髋骨的内侧,并且随着吸气渐渐放松压迫。感到腰痛时,准妈妈可以将手握成拳头垫在疼痛的部位,同时呼气加强增压迫,随着吸气慢慢放松即可。
顺产辅助动作二
第二产程是从宫口完全扩张(开全)到胎儿娩出结束是胎儿娩出的全过程。此时宫缩更为强烈,准妈妈也会出现较强的用力现象,有些准妈妈往往努力了半天,却没有较好的成效,这是因为此阶段不仅需要准妈妈具有良好的体力,还应遵循科学的辅助姿势和方法,才能使分娩过程更为顺利。
从孕期第34周起,准妈妈就应当进行分娩辅助动作的练习,一般的练习方法为:首先,准妈妈应仰卧在床上,膝盖弯曲,双腿尽量分开,大腿根部尽量靠近臀区;其次,准妈妈要将膝盖以下部位放松,同时一边想像着分娩时的感觉,一边大口吸气致胸部鼓起,再轻轻地呼出气体。
重复此动作后,再憋气并向肛门运气、用力,这时准妈妈的下领应抵在胸口上,并将后背紧紧地贴在床上。需要注意的是,准妈妈在用力期间不可漏气或弓起后背,应在充分用力后再慢慢的呼出气体,每次吸气、用力、呼气的时间至少保持15秒以上。
分娩第二阶段是子宫颈口开全至胎儿娩出。进行辅助动作的目的是:
配合子宫收缩,正确使用腹压,避免第二产程延长而造成胎儿在子宫内缺氧。于胎头即将娩出时,控制用力强度,以免胎头骤然冲出,造成盆底及会阴组织部的严重裂伤。
二期辅助动作包括以下两方面的练习
正确使用腹压
半坐位,双腿屈膝,两腿尽量分开,双足跟靠近臀部。
胸式呼吸,深吸气(假定宫缩已开始),使胸腔充满气后屏住气,然后像排大便一样,向肛门方向用力,用力后慢慢呼气。用力时,下巴抵住胸口,后背紧贴床上,不要漏气。在分娩时,双手可拉紧产床两侧的铁环,这会更便于用力。
吸气,用力,直至呼气结束,练习约15分钟。
练习张口哈气,短促呼吸
保持呼气与吸气的时间相等,这样可以控制用力的强度。当胎头即将娩出时,接生者会提醒产妇不要再用力了,此时产妇应放松抓紧床边的手,双手放在胸前,张口哈气。
上述动作可在妊娠36周后开始练习,要坚持练习,主要是为了掌握要领,此时不必真正用力。每日练习1~2次,每次3~5分钟。注意有先兆早产或胎膜早破者不宜练习;确诊骨盆狭窄或胎位不正需行剖宫产者不必练习。
除了以上的辅助动作外,准妈妈们的体能也是十分重要的,因此准妈妈们在怀孕期间,要十分注重锻炼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