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关注
随时信息获取
咨询热线:
133-4395-1568
上期完美收官
面授现场 期待精彩下期
当前位置: 首页 >> 参考文库 >> 母婴养生 >> 怀孕 >> 列表
搜索 收藏

我的收藏

请先登陆
孕妇防暑降温方法
2016-03-11阅读:9623 学员编辑 收藏

小编导读:孕妇如何正确防暑降温?在妊娠期,孕妇由于新陈代谢旺盛,产热本就比常人多,因此,夏季孕妇比一般人更怕热。那么,孕妇如何正确防暑降温呢?小编这就来介绍!

孕妇如何正确防暑降温?

1、心态要平和。孕妇在精神、心理等方面,不要轻易发怒,保持心态平静,精神安宁,使神经系统处于宁静状态。在日常生活中要心平气和,切不可烦躁激动,一烦躁人容易生热。

孕妇如何正确防暑降温

2、生活有规律。孕妇的生活要有一定的规律,做到“夜卧早起,无厌于日”。晨起后,适当参加一些力所能及的体育活动,有利于提高体温调节功能,增强对热的耐受力;午饭后,适当午睡;晚上,不可贪凉而卧,更不可迎风而卧,风扇和空调直吹的位置都对孕妇不利。

3、防暑要避湿。暑热湿盛,孕妇外出时,要戴草帽或打晴雨伞,以遮挡阳光的直接照射。孕妇的衣着宜宽大凉爽,出汗多时,湿衣汗衫要勤换勤洗,以防暑湿并袭。

4、饮食要调摄。盛夏孕妇的消化功能差,饮食应有规律,定时定量。饮食调摄应以温软易于消化、清淡富有营养为宜,适当多吃些新鲜蔬菜、瓜果及鱼、虾、鸡、瘦肉、豆制品等。还可经常吃些藕粉、莲子粥、苡仁粥、薄荷粥等,少吃油条、烤饼、肥肉等厚味之物,以防生湿、生热。

孕妇如何正确吃冷饮?

适时:不宜在饭前、饭后、运动后吃冷饮。长期待在空调房间的人,则应该少喝冰镇饮料。

适量:冷饮的摄入量,一次以不超过150ml为宜。换句话说,一次吃一支棒冰或者一盒冰淇淋就足够了,喝饮料一次尽量不要超过半瓶。

慢速:一口气喝冷饮的感觉虽好,但危害很大,正确吃冷饮的方法是慢而又慢。

夏天孕妇容易产生哪些不适?

1、容易引起中暑

孕妇中暑并不少见,夏季一定要做好防暑工作,以免影响胎儿发育。

2、影响睡眠质量

夏天温度高,睡觉的时候不仅要受到高温影响,而且蚊子多也是个问题,所以,夏天睡眠质量都会普遍降低。

3、易烦躁不安

温度太高了,容易让人脾气变得不好,难以心平气和,孕妇出现烦躁不安的现象也是可以理解的,这都是很正常的反应。

4、食欲不振

夏天好多人都会出现此情况,若准妈妈处于孕吐时期或是临产阶段,再加上天气影响,胃口便更加不好,这会影响孕妇和胎儿的健康。

5、胎儿频频,易疲倦

天气太热,胎动也有可能随之加剧,孕妇容易感觉到劳累,这会对孕妇的生活和工作造成影响。

6、出汗多浑身不舒爽

天气热,加上孕妇体温比正常人高,更是易出汗,黏糊糊的使孕妇感觉全身不舒服。

孕妇夏天要注意什么?

1、注意防暑

准妈妈身体的新陈代谢非常旺盛,比正常人更容易出汗,容易引起汗疹等皮肤病,同时由于大量出汗,身体的水分和盐分丢失过多,中枢神经系统的调节功能易发生障碍,会使大脑对体温的调节能力下降,所以孕晚期的准妈妈较易中暑,尤其不耐高温。当室外温度过高、空气湿度较大、无风时,准妈妈要小心呵护自己,尽可能不外出,室内温度过高时,可采用空调或电扇吹风,或用置冰的方法降温;出门时应打遮阳伞或戴太阳帽,并携带充足的饮用水,不要在阳光下暴露太长时间。

2、避免忽冷忽热

要防止有空调、电扇的房间室温过低,不要让电扇对着箱动马妈直吹,防止准妈妈因过冷、受风或忽冷忽热而引发感冒。

3、注意饮食卫生

饮食上除了营养充分、搭配合理外。还要多饮水、多进食清淡的食物,多吃新鲜水果蔬菜,从而增加维生紊,以增加机体的抗病能力。可采用少食多餐的方式,但注意不要暴饮暴食和贪凉饮冷,不要进食隔夜的、不新鲜的、或变味的、变质的食物,以防肠道传染病的发生。

4、不要过量吃冷饮

准妈妈在怀孕期间胃肠对冷热的刺激非常敏感,多吃冷饮会使胃肠血管突然收缩,胃液分泌减少,消化功能降低,从而引起食欲不振、消化不良、腹泻,甚至引起胃部痉挛,出现剧烈腹痛现象。

夏季孕妇要多加注意,尽量避免可能引起身体不适的行为。腹中胎儿对冷的刺激也很敏感,因此,准妈妈在夏季吃冷饮一定要有节制,以免影响自身健康和引起胎儿的不安。

版权声明:部分内容来自网络编辑,涉及的药方仅供参考学习,请勿盲目试用,平台不承担由此产生的任何责任!
如需了解专业中医常识、对症下药,请加客服,进入老师的视频直播间免费学习,免费咨询!
康源热线:400-609-6111(400免费电话)
客服咨询:15603951551(产品咨询)、13343951568(培训咨询)
微        信:kymyjqw(公众号)、13343951568(个人号)
线上课堂:下载“千聊”app,搜索“康源.爆品中医实战特训营
康源晶月&爆品中医实战特训营    版权所有    豫ICP备2022021975号豫公网安备 41110202000246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豫)-经营性-2022-0039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豫B2-20221313医疗器械经营备案编号:豫郑食药监械经营备2021218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