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关注
随时信息获取
咨询热线:
133-4395-1568
上期完美收官
面授现场 期待精彩下期
当前位置: 首页 >> 参考文库 >> 母婴养生 >> 怀孕 >> 列表
搜索 收藏

我的收藏

请先登陆
孕妇如何控制体重
2016-04-18阅读:9581 学员编辑 收藏

小编导读:孕妇怎样控制体重?很多人都以为女性在怀孕期间怎么吃都没事,最好越胖越好,其实不然,孕期肥胖会对孕妇以及宝宝的身体健康造成影响。那么孕妇怎样控制体重?下面请看相关介绍。

孕妇怎样控制体重

1、在家里准备一个体重测量计,定期在相同条件下测定自己的体重,随时掌握体重变化情况。

2、一日三餐一定要有规律。吃饭的时候要细嚼慢咽,切忌狼吞虎咽。吃得过快、食物嚼得不精细,不但给胃增加了负担而且不利于消化。

孕妇怎样控制体重

3、尽量少吃零食和夜宵。吃零食是导致肥胖的重要因素之一。夜宵也是保持体重的大敌,特别是就寝前两个小时左右吃夜宵,缺乏消耗,脂肪很容易在体内囤积。

4、避免用大盘子盛装食物,面对一大盘子美味的诱惑可能会失去控制力,可以用小盘子盛装或者实行分餐制。

5、有的女性很节约,家人吃不了的食物也要坚持吃掉,尽管自己已经吃得很饱了。怀孕期间尽量不要这样,不要因为食物上节约了,体重上增加了。

6、多吃一些绿色蔬菜。蔬菜本身不但含有丰富的维生素而且还有助于体内钙、铁、纤维素的吸收,以防止便秘。

7、少吃油腻食物,多吃富含蛋白、维生素的食物。避免吃砂糖、甜食及饮用富含糖类的饮料等。不喝酒精类饮品。

适当的工作、活动和运动也有利于控制体重

怀孕是一种正常的生活现象,怀孕不是病,妇女不要因怀孕而中断所从事的工作和正常活动,只要不是不利于胎儿和孕妇健康的都可以照常。运动尤其是有氧运动,只要在医生的指导下,既可预防肥胖又有利于母子健康。

每一个计划生“壮壮”宝宝的妈咪,如果能在怀孕之前就将身体调整到最佳状态,并且在怀孕期间注重均衡营养与体能保健,从而提供胎儿一个理想的生长环境,这样就能为自己日后的生产、哺乳做万全的准备。

每天傍晚坚持散步既安全又实用

因为晚餐一般都安排得很丰盛,营养容易过剩,形成堆积而导致肥胖,而且傍晚空气质量比较好,氧分含量高,散步本身就是一项有氧运动,母体血液中的氧分含量高,直接会传到胎儿体内,促进各种器官健康发育。另外,散步能增加孕妇盆腔的收缩功能,防止胎儿胎位不正,同时散步还可以增加孕妈咪腹肌的弹性,让孕妇分娩时更顺利。

孕期过胖可致孕妈妈和宝宝双重伤害

孕期控制体重非常重要,严重超重不仅会影响孕妇健康,也会导致胎儿产生一系列危险。过度肥胖的孕妇罹患妊娠高血压以及妊娠期糖尿病等并发症的几率会高很多。严重者可能会如新闻中的孕妇一样,诱发心力衰竭等多器官衰竭。除了常规的遗传因素外,准妈妈孕期过度进补,偏重高脂高糖的饮食方式,以及孕期缺少适宜的运动量,极易造成妊娠期代谢紊乱,诱发相关并发症。以妊娠高血压来说,研究显示,我国孕产妇死亡率为0.488‰,其主要原因是妊娠高血压引起的;已经成为我国孕妇死亡的第二大原因。

孕妇进补过度,或者过于肥胖还可能诱发胎儿“肥胖”,巨大儿的诞生即增加了孕妇分娩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难产等危险因素,还可能影响孩子未来的发展,研究显示,肥胖妈妈生的小孩,其未来罹患肥胖症及糖尿病的几率比较大。

女性孕期肥胖该怎么办

为了给腹中宝宝提供足够的营养,很多女性在孕期都会可着劲的吃,就怕吃少了影响了孩子的发育,结果孩子还没出生,孕妈咪自己却胖得不行。

到了怀孕晚期,孕妇体重增加的速度应该较中期稍慢,一般每月约增加1千克。如果孕妇体重猛增,每周体重增加超过500克,出现肥胖的现象,通常是由于脂肪摄取过多造成的。过多摄取脂肪、蛋白质,会使维生素和矿物质相对不足,出现牙龈出血、骨质软化、贫血等症状。此外,孕妇肥胖还会合并妊娠高血压综合症、巨大儿、难产等。

所以,孕妇日常应注意合理饮食,膳食内容均衡多样,不可过量。如果已经明显发胖,孕妇一日三餐即可,不必额外加餐,避免吃甜食。但切勿节食,否则会影响胎儿的生长发育。

孕妇可参照以上建议来控制自己的体重,孕期肥胖不但对身体健康造成影响,也影响了产后的恢复。因此孕妇在孕期一定要控制好自己的体重!

版权声明:部分内容来自网络编辑,涉及的药方仅供参考学习,请勿盲目试用,平台不承担由此产生的任何责任!
如需了解专业中医常识、对症下药,请加客服,进入老师的视频直播间免费学习,免费咨询!
康源热线:400-609-6111(400免费电话)
客服咨询:15603951551(产品咨询)、13343951568(培训咨询)
微        信:kymyjqw(公众号)、13343951568(个人号)
线上课堂:下载“千聊”app,搜索“康源.爆品中医实战特训营
康源晶月&爆品中医实战特训营    版权所有    豫ICP备2022021975号豫公网安备 41110202000246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豫)-经营性-2022-0039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豫B2-20221313医疗器械经营备案编号:豫郑食药监械经营备2021218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