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关注
随时信息获取
咨询热线:
133-4395-1568
上期完美收官
面授现场 期待精彩下期
当前位置: 首页 >> 参考文库 >> 母婴养生 >> 怀孕 >> 列表
搜索 收藏

我的收藏

请先登陆
怀孕,b超,B超检查
2016-06-02阅读:9532 学员编辑 收藏

一、怀孕多久可以做b超

有些孕妇过分关注腹中胎儿,隔三差五便到医院检查一次。也有些孕妇害怕b超检查会对胎儿产生不良影响而拒绝做b超。那么b超到底如何做才适宜呢?怀孕多久可以做b超?

怀孕多久可以做b超

1、在怀孕2月内过多做b超会使胚胎细胞分裂与人脑形成受到影响。怀孕4、5、6个月时由于胎儿脏器发育不完善,过多做b超会影响胎儿发育。当然有异常情况时例外。b超检查时间一般在怀孕5-6月后为佳,胎龄越大,超声波对胎儿影响越小。一般认为,怀孕18周以内的胎儿最好不要做b超,尤其在怀孕早期。当然特殊情况除外,比如有阴道出血者,需要做b超确定胎儿是否存活,能否继续妊娠,有无异常妊娠或葡萄胎等。

2、建议:第一次检查时间是在怀孕18-20周,此时可确定怀的是单胎还是多胎,并可测量胎儿头围等。因为这一阶段胎儿b超多项指标误差较小,便于核对孕龄。

3、第二次检查时间安排在怀孕28-30周。此时做b超目的是了解胎儿发育情况,是否有体表畸形,还能对胎儿的位置及羊水量有进一步的了解。

4、最后一次是在怀孕37-40周,此时做b超检查的目的是确定胎位、胎儿大小、胎盘成熟程度,有无脐带缠颈等,进行临产前的最后评估。如有其它特殊情况,需要在孕早期做b超,也要在怀孕6周之后再去,此时b超才可以显像,太早去b超照不到。

二、特殊情况的准妈妈,b超检查次数可能会增多

如果准妈妈在怀孕早期(前3个月)出现令人揪心的情况,如阴道出血、突然腹痛等情况,借助b超可以确定胎儿是否存活、有无异常妊娠(如葡萄胎、宫外孕等)。这时候,准妈妈要积极地配合医生的检查,而不要坚持于上面所提供的时间表。

其次,如果你患有糖尿病、高血压、遗传疾病,或者你在孕期中伴随着腹痛、严重的消化障碍,或者你有特殊的既往病史,如宫外孕、早期习惯性流产等,都需要享受特殊的关照。当然,b超检查的次数可能也要比一般的准妈妈多一些。

另外,一般来说,在孕期中所有的“特别”可能都要增加补充检查。

专家指出,孕期到底需要做多少次b超要依据具体情况而定,正常情况下,准妈妈在怀孕期间做b超在3次左右,不要超过5次。孕期什么时候照b超有时间限制,每个的检查重点也不一样。

三、怀孕做b超有什么作用

有一点要提醒的是,b超检查不是万能的。b超检查的准确性除了受到仪器本身及检查者的技术和经验影响外,还与检查时机有关。

在怀孕的早期阶段(怀孕12周末以前),b超最早在怀孕5周后可以帮助诊断是否怀孕,在怀孕8周后可分出胎头、胎体及四肢,至怀孕12周时,可以看到明显的畸形。如有异常情况像流产、死胎、宫外孕、葡萄胎等,b超也能做出诊断。

在怀孕中期(第13周至27周末),b超主要用于了解胎儿各部位、各器官的发育是否正常,特别是胎儿有无畸形。

在怀孕晚期(28周以后),除了与怀孕中期相同的检查目的外,侧重于检查胎儿的发育是否正常及有无各种病理情况如胎盘、羊水、脐带的异常等,还可以帮助医生确定胎位。一般认为,检查肢体最好的时机是在怀孕中期。

那么孕妇做b超有什么需要注意的?下面小编为你介绍怀孕做b超的注意事项,你要仔细看了。

四、怀孕做b超的注意事项

不要饿着肚子做b超。尤其孕中晚期,肚子饿的话宝宝不配合,b超检查的时候有些数据看不清楚,无法测量,或者测出来的数据不准确。

去医院检查最好穿宽大易穿脱的衣服和鞋子,这样能节省时间,也能让孕妈妈本来紧张的心情放松一点。检查时应尽量放松,配合医生检查。如果在检查的时候过于紧张,有可能会影响检查的效果。

怀孕多久可以做b超

提前憋尿。怀孕早期做b超的时候,需要在膀胱里积聚一定量的小便才能看得清楚,因此建议孕妈妈提前憋尿。如果在孕早期,因为特殊的情况,如肚子痛、阴道出血等,需要做b超检查,那么在家就提前喝4-6杯白开水,到医院检查就省时间了。怀孕中晚期则不需要。

做b超前不要吃容易产生气体的食物,如牛奶、红薯等,因为这样会阻碍超声波的穿透,造成所检脏器显像不清。

版权声明:部分内容来自网络编辑,涉及的药方仅供参考学习,请勿盲目试用,平台不承担由此产生的任何责任!
如需了解专业中医常识、对症下药,请加客服,进入老师的视频直播间免费学习,免费咨询!
康源热线:400-609-6111(400免费电话)
客服咨询:15603951551(产品咨询)、13343951568(培训咨询)
微        信:kymyjqw(公众号)、13343951568(个人号)
线上课堂:下载“千聊”app,搜索“康源.爆品中医实战特训营
康源晶月&爆品中医实战特训营    版权所有    豫ICP备2022021975号豫公网安备 41110202000246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豫)-经营性-2022-0039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豫B2-20221313医疗器械经营备案编号:豫郑食药监械经营备2021218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