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从吃喝拉撒到选什么特长班、上什么幼儿园,父母们对孩子如此高关注以及由此带来的高压引发了一个越来越普遍的问题——“育儿焦虑症”。年轻的父母都有那些养育焦虑症?又该如何应对?
孩子哭了,我是该抱还是不该抱?抱了,会否形成条件反射,宝宝会以哭闹来赢得父母的关注?不抱,宝宝会不会变得没有安全感,日后缺乏自信心?
我该给孩子多少爱才合适呢 ?少了,孩子会不会变得孤僻、怯懦?多了,孩子是否就会变得任性、自私?
我该给宝宝选择哪个牌子的奶粉?国产系?日韩系?欧美系?哪种适合宝宝肠胃?哪种营养更均衡?一天该吃多少顿合适?
……
以上这些问题如今让不少家长经常纠结,以致吃不好,睡不稳,脾气也变得非常暴躁,都纷纷感慨现在养个孩子怎么那么难?——这是年轻父母非常常见的“养育焦虑症”。
网友的养育焦虑表现
摇篮论坛网友55102181:我想所有的父母多多少少都有不同程度的养育焦虑症。穿衣、吃饭、给予的爱的程度、早期教育方向、等等,各个方面都会出现拿捏不准,左右摇摆的现象。就现阶段而言,春天来了,但天气多变阴雨连绵,气温骤降。给宝宝穿衣服一家人各持己见,往往是抱着一堆衣服出来,挑了又挑选了又选,却不知道给宝宝穿什么衣服合适。就比如今天早上,我给女儿上身穿了一件秋衣,一件保暖内衣,一件羽绒服。孩子的奶奶说穿薄了,送去上学的路上奶奶还在说手一直冰凉。导致今天一整天上班都没心思,老是想着孩子在学校会不会冻着了。。产生了严重的焦虑症。。痛苦。
摇篮论坛网友我爱晴宝宝:孩子之间相处时害怕孩子受欺负,但是插手又害怕孩子失去社会性~~
摇篮论坛网友lmz1107:我的“焦虑症”还挺严重的,总是担心孩子受到什么伤害,总想给他我能力以内最好的。我的观点是能给的就给,然后孩子遇见挫折也是好事,如果凡事太顺利的人往往遇见事情时不堪一击~~
摇篮论坛网友糖朵儿:会啊,现在没孩子就已经开始焦虑了,想起自己的脾气性格或者一些缺点不足,仿佛以后都会不经意地影响孩子,一想起宝宝可能会效仿这些,或者是教育上存在认知上的不足,就会有一种后怕啊!
摇篮论坛网友聊天室主持人:从宝宝出生到半岁以内,各种担心焦虑怀疑猜忌~~~咳嗽一下都怕是哪里不正常~~天天盯着网上生长发育指标对比自己家的宝宝,看那些数据符合不符合。。。我觉得我都快成强迫了。。。
小编说:受教育程度越是高的父母,子女数量越是少的家庭,焦虑程度越高。因为父母越容易把自己的期待投射到孩子的身上,却因为养育经验不足而缺乏自信。他们唯恐孩子得不到最好的教育,把全部精力都投射到孩子身上,这样做其实不能给孩子更多的爱和安全感,却容易让养育焦虑绑架孩子。
育儿专家给家长的建议
新手家长有养育焦虑是正常的,只是表现轻重而已。怎样评估家长的焦虑水平在一个可接受的范围呢?主要是看家长的焦虑是否影响到了亲子关系,影响到与孩子的沟通。
不同阶段孩子的家长应对养育焦虑,应当采取不同的措施。家长一定要相信自己能养好孩子,也要给孩子足够的信任,给孩子犯错误的空间,而不要过早地给孩子指导。事实上,绝大多数孩子正常引导的话,成长过程都不会出现大问题。帮助孩子体验到成长的成就感时,家长也可以帮助自己减轻养育焦虑。千万不能将孩子与别的孩子比,如“你看别人家的孩子怎么样”,这样的话给孩子压力的同时,也给自己压力。
1、新生儿阶段:这时的父母最最头疼的是宝宝哭闹问题,新生儿白天如常,每到夜晚则啼哭不眠,或午夜时啼哭,甚至通宵达旦。喂也不行,哄也没用,年轻父母想尽办法都无济于事。请问面对宝宝哭闹,尤其是夜哭问题,该如何解决?
专家分析:培养孩子的睡眠习惯是因人而异的,一般情况下,首先做好睡前准备(睡前仪式)比如睡前要洗澡、按摩、喂奶等等,使孩子知道在固定的时间内一旦进入此程序就要开始准备睡眠了,养成良好的睡眠生物钟习惯;养成不拍、不抱、不摇的自然入睡的习惯,控制夜间喂奶次数,1-3个月2次,4-6个月1次,如果孩子体重增长理想,此后夜间可不必再喂奶了;有规律的作息和喂养是建立良好睡眠习惯的前提;控制白天睡眠次数和时间。
2、婴儿阶段:这时年轻父母最焦虑的应该是宝宝喂养问题,年轻妈妈发现宝宝老不爱吃奶,或者吃了老经常吐,宝宝是不是进入了厌奶期?父母应该怎么办?何时添加辅食最合适?
专家分析:新生儿或小婴儿容易吐奶同以下几种因素有关.第一:因为新生儿的胃是水平的,并且通俗的讲胃的入口处比较松弛,并且胃容量小,所以容易溢乳。第二:孩子吃奶的时候有时能够吞进部分空气。第三:消化不良也能导致溢奶。建议:1、注意喂奶方式,吃奶不要太急,不要吃的太饱,孩子吃饱后要轻轻抱起,头侧稍高,轻拍宝宝后背5-10分钟。2、可以适当的给予口服助消化药物或肠道益生菌,如婴儿健脾散,妈咪爱等。
按一般的规律,是在宝宝四个月时给宝宝添加辅食,首先加的应该是蛋黄,先从每天四分之一个蛋黄加起,根据孩子的消化情况,逐渐加量。五个月左右应该添加粥,吃些碎的绿叶菜。六到七个月开始加些肉泥、肝泥、烂面条等。
3、幼儿阶段:3岁定终身,作为新时代的父母,都不想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此时年轻父母就纠结我该不该给孩子上兴趣班?不上吧,周围的娃娃都去上,我们不能落后;上吧,是否会剥夺了孩子的快乐童年?上的话,该让孩子上什么样的早教兴趣班合适?
专家分析:很多家长希望自己的孩子通过早期教育变成超常儿童,这种思想是错误的。早期教育首要的是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引导孩子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不应过度强调技能。因此值得提醒的是,不少家长把早教机构当成了幼儿园、游乐场,带着这种思想让宝宝上课,不会起到什么作用。此外,孩子父母是早教成功与否的关键。父母是孩子的启蒙老师,父母要把在早教课堂上学习到的知识应用于日常生活中,才能对孩子进行真正的早期教育。
4、学龄前阶段:这个时候宝宝已经入园了,可是宝宝不愿意去幼儿园怎么办?宝宝早晨赖床又如何是好?父母有必要送孩子去上双语幼儿园吗?
专家分析:上幼儿园是幼儿从家庭生活走向社会生活的第一步。到幼儿园后,一切都陌生得难以接受了,由于环境的生疏,常会在生理和心理上产生一些不适应,如饮食减少、睡眠不安、情绪不稳定、不说话,甚至拒绝进食。孩子们会产生不安感,由于这个时期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比较差,他们稍不合意就会发脾气、大声喊叫、哇哇哭闹。我们称之为“情感断奶”。几乎所有家长最初送孩子进入幼儿园都要面对两大难题:哭闹和生病,被称之为“入园综合症”。对孩子来讲,入园综合症会在孩子对幼儿园的不安全感逐渐消除,对幼儿园的作息规则逐渐适应后自然好转,而家长们对孩子入园综合症的心理承受力和态度,则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入园综合症的持续时间。因此,家长在幼儿园前不仅要调整好孩子的心理和生理状态,同时也要调整好自己的心理状态。
选择一个好的幼儿园是很有必要的,毕竟孩子第一次离开家长,要融入一个新的环境,只有这个环境安全、充满爱,才能有利于孩子后来的发展。不过,对孩子来说,一个好的幼儿园应该是重视孩子、重视孩子习惯培养、认真负责对待孩子的幼儿园,而不是以是否双语教学来判断。一般来说,考察幼儿园,先看幼儿园的配备,是否有足够的玩具、光线是不是好;再看教师是否负责、关爱孩子。
希望这篇文章能给你带来帮助。俗话说“三岁定终身”,每个孩子都有几个成长关键期,错过了,他要一生来弥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