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关注
随时信息获取
咨询热线:
133-4395-1568
上期完美收官
面授现场 期待精彩下期
当前位置: 首页 >> 参考文库 >> 心理健康 >> 儿童心理 >> 列表
搜索 收藏

我的收藏

请先登陆
自控力差的孩子怪招百出,教你如何见招拆招?
2015-04-09阅读:9770 学员编辑 收藏

经常听到家长抱怨孩子自控能力差,其实家长越是试图事无巨细地控制孩子,孩子越难形成自律,孩子小的时候因为害怕父母会屈从,但他们会慢慢地会 找出各种对付家长的招数,在青春期家长班里经常听到孩子们高超的对付家长的各种方法,家长基本不是孩子的对手。而实际上他律越多,自律越少。面对这样的孩 子,来看看这位妈妈是如何降服的?

想起我家的几个小例子:

1. 看电视

最近天天突然说:“我打算周二周五不看电视。”我就“哦”了一声,到了周五他又说想改一四不看电视,呵呵,我没说什么,今天是周一,他果真没有看电视,我和他商量了一下:“周三有游泳课,回家晚,能否周四改为周三?”,天天欣然应允。

天天这一年看电视的规则是平时每天半小时,周末每天1小时,他自己上定时器,定时器响如果还有一点没看完就看完,如果是非常长的电影就暂停留至明天。一 年三百六十五天,也许只有一两次他试图违反约定。到了后来开始学琴,我心里算着时间,变成我经常催他:“天天,该看电视了吧!”,哈哈!

从自己管理看电视的时间到现在思考也许某些天可以不看电视,我想这是自律的萌芽在生长。

********提示**********

什么是他律?

家长不允许看电视。

家长决定什么时间看电视、看多长时间、看什么内容。

当孩子没有遵守约定(其实是家长单方面的条约)时提醒、唠叨、责骂、威胁乃至惩罚。

自律来自于:

家长和孩子一起制定规则,规则要合理。

比如一个电视节目34分钟,每日规定看电视时间虽然是30分钟,但可以允许孩子看完节目。

看什么内容要在不违反大原则的前提下允许孩子做选择,比如天天曾经痴迷奥特曼,很多家长都反对,认为很暴力,我看了看,其实就是一个好人打败怪兽的故事,里面的奥特队员都是特别有爱心的人,所以他真是看了一年的奥特曼,过够了瘾,现在基本不看了。

2. 吃零食

再说说零食,我们是很注意饮食健康的人,在可能的条件范围内尽量保证入口的食品是健康的,但是外面的各种甜点、零食,里面的成分说白了都不敢深究,但我 不想把零食放在对立面,对于孩子来说也许越是得不到的东西越渴望,虽然我们家里几乎不买零食,但是遇到天天上游泳课、钢琴课、功夫课的时候我都会买一些零 食,记得天天第一次学琴我买了三个蛋挞,让他休息的时候吃,因为我想让学琴和开心的事情挂钩。

我和老公最近开始调整饮食结构减肥,有时会讨论饮食健康,天天有一天问我什么是垃圾食品,我说一共有三点:1.加了很多糖的。2.油炸的。 3.加了很多添加剂的。他问我他吃的零食算不算垃圾食品,我说:“算,但是偶尔吃一点也还OK”。

上个星期天天突然说:“妈妈,以后你接我下学不要买吃的了。”,我又一次看到自律的萌芽在生长。

********提示**********

什么是他律:

家长决定孩子吃什么。

比如家长认为孩子应该吃青菜,哪怕是家长自己都无法下咽的青菜,绞尽脑汁也要让孩子按照元素把各种食物吃全。

为了吃东西东奔西走,各种偏方都上,只要孩子能按照家长的意愿吃饭。

把一切“不健康”食品杜绝在外。

把吃饭好坏上升到道德高度。

自律来自于:

站在孩子角度看问题,像对待成年人一样对待孩子,允许孩子有自己不喜欢吃的东西,同时也允许孩子有自己喜欢吃的东西。

例如天天曾经有半年的时间只吃西红柿鸡蛋米饭,还好他在学校里也会吃别的东西,而且他也一样长得很健康。

允许孩子一定量的“不健康食品”,一块蛋糕,一块糖,都是人生的小乐趣,无伤大雅。

父母以身作则,父母的价值观对孩子有无形中的影响,父母如果有健康的饮食习惯,在健康的家庭饮食结构中成长的孩子,也会耳濡目染受到影响的。

3. 练琴

再举一个天天弹琴的例子,我们一起制定好日常惯例表之后,天天基本都能做到按照惯例执行,有时候他因为上过功夫课,弹琴的时候明显累了,他会要求妈妈陪坐在琴凳上,但不会说“今天不弹了”,我想这也是自律的萌芽在生长。

********提示**********

什么是他律:

家长决定孩子什么时间弹琴。

家长决定孩子弹几遍、弹多长时间。

家长不停地纠错。

家长用威逼和利诱来逼迫孩子弹琴。

自律来自于:

家长和孩子一起制定弹琴惯例表。

时间到了如果天天没有过来弹琴,我一般就是简单而愉快的提醒:“弹琴啦!”,我会把琴谱摆好,然后开始做自己的事情,这些文章都是陪伴练琴的副产品!

尊重孩子的年龄、性别、个性特点。

天天是个好动的男孩子,每次上课都要先翻几个跟头,经常老师布置作业的时候他东张西望,上蹿下跳,在家弹琴的时候也是经常躺在琴凳上,有时还用脚丫子扒拉两下!

我觉得这些都很正常,不必大惊小怪,也不影响练琴!

【允许孩子犯错误】

学琴的过程对手眼协调要求很高,有时候旁观者清,但孩子就是做不到。

【让孩子制定弹琴计划】

天天有时问我弹什么,几遍,我的回答是:“你决定,弹到你自己满意就行”,他一般都不会随便对付一下就结束的。

啰嗦了这么多,知道家长做到放手也很难,也许可以试着一小步慢慢来,你会有一天看到孩子的自律的萌芽长出来的。

版权声明:部分内容来自网络编辑,涉及的药方仅供参考学习,请勿盲目试用,平台不承担由此产生的任何责任!
如需了解专业中医常识、对症下药,请加客服,进入老师的视频直播间免费学习,免费咨询!
康源热线:400-609-6111(400免费电话)
客服咨询:15603951551(产品咨询)、13343951568(培训咨询)
微        信:kymyjqw(公众号)、13343951568(个人号)
线上课堂:下载“千聊”app,搜索“康源.爆品中医实战特训营
康源晶月&爆品中医实战特训营    版权所有    豫ICP备2022021975号豫公网安备 41110202000246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豫)-经营性-2022-0039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豫B2-20221313医疗器械经营备案编号:豫郑食药监械经营备2021218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