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编导读:现在很多年轻人工作压力大,饮食大鱼大肉、烟酒都来,容易导致胃溃疡发作,如果出现反酸、打嗝、烧心、上腹胀等症状,一定要去医院诊断。胃溃疡患者一般都脸色不好,有的面色发黄、消瘦,有的吃不下东西,脸色苍白。通过电子胃镜检查,发现胃黏膜充血、水肿、出血等症状。严重的会出现黑大便,检查时大便隐血呈阳性,有的患者长期出血,导致贫血,有的患者会出现心慌、血压下降。……
现在很多年轻人工作压力大,饮食大鱼大肉、烟酒都来,容易导致胃溃疡发作,如果出现反酸、打嗝、烧心、上腹胀等症状,一定要去医院诊断。
充血、水肿、糜烂、出血
胃黏膜被破坏 导致胃溃疡
胃溃疡患者一般都脸色不好,有的面色发黄、消瘦,有的吃不下东西,脸色苍白。通过电子胃镜检查,发现胃黏膜充血、水肿、出血等症状。严重的会出现黑大便,检查时大便隐血呈阳性,有的患者长期出血,导致贫血,有的患者会出现心慌、血压下降。
正常人的胃内有大量的强酸性胃液,pH值在0.9~1.5之间,胃液不仅酸性强,还含有大量的消化酶,用以分解食物中的蛋白质。正常人的胃和十二指肠之所以不会被胃液所腐蚀,是因为胃壁表面有一层稠厚的黏液屏障,可以中和胃酸,胃酸就无法直接接触到胃壁了。当胃和十二指肠的这种自我保护机制受到破坏时,就会使脆弱的黏膜直接暴露在强酸的腐蚀下,从而形成溃疡。
需要注意的是,有15-30%的胃溃疡患者不出现疼痛症状,容易被患者忽视。对于“不痛”的胃病,患者尤其要警惕。当自己感觉胃不舒服,或则出现反酸、打嗝、烧心、上腹胀等症状,一定要到医院诊断。
几大凶手 引发胃溃疡
1、幽门螺杆菌是引发胃溃疡的最大凶手一般细菌都难以忍受胃内的强酸环境,但是幽门螺杆菌却完全可以,它们大肆破坏胃黏膜的屏障,使得胃酸直接与胃黏膜接触,腐蚀黏膜引起溃疡。有资料表明,中国约92.6%的溃疡病患者罹患幽门螺杆菌感染。
2、药物破坏胃黏膜,引发胃溃疡。研究者发现,非甾体类抗炎药(如阿司匹林)、肾上腺皮质激素类药物(如强的松),可以使胃壁内的微小血管收缩,使胃黏膜的血液供应不足,从而诱发溃疡。
3、精神压力引发胃溃疡 人的情绪、性格和精神压力等因素都与溃疡病有关。 一些研究表明30%~65%的溃疡病是由精神压力引起的。
4、饮食不规律引发胃溃疡 一些研究者认为,在长期慢性精神压力的情况下,长期饮食不规律会减弱流经十二指肠的食物对胃酸的缓冲作用,从而增加罹患十二指肠溃疡的风险。睡眠过少,则会通过扰乱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的功能而使机体内分泌功能紊乱。这些因素与幽门螺杆菌感染或精神压力等因素交互作用而更增加了溃疡病的风险。
治疗需要4-6周 巩固治疗l-3个月
症状消失不能立即停胃药
胃溃疡病人服药一段时间后,症状逐渐减轻或完全缓解,有的病人就误以为病已经好了,自行停药,这是错误的。为什么?
胃溃疡的症状一般在服药1-2周内缓解,这只是提示溃疡面开始愈合,要完全愈合需要继续治疗。因为胃体修复有一个过程,当药物使用正确时,溃疡愈合首先发生在黏膜上皮,然后才是黏膜下组织的修复,最后才能达到胃体功能恢复。黏膜上皮修复后,由于胃酸和胃蛋白酶对胃壁神经的刺激减轻,疼痛和烧灼感等症状可以消失,但溃疡的愈合还有待时日。为防止复发,医生主张在胃病症状消失后,还需要维持治疗一段时间。胃溃疡治疗需要4-6周,巩固治疗l-3个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