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关注
随时信息获取
咨询热线:
133-4395-1568
上期完美收官
面授现场 期待精彩下期
当前位置: 首页 >> 参考文库 >> 疾病库 >> 症状诊断 >> 列表
搜索 收藏

我的收藏

请先登陆
急性化脓性腱鞘炎
2015-10-19阅读:9525 学员编辑 收藏

小编导读:手的常面腱鞘炎多因深部刺伤感染后引起,亦可由附近组织感染蔓延而发生。致病菌多为金黄色葡萄球菌。手背伸指肌腱鞘的感染少见。……

【疾病概述】 手的常面腱鞘炎多因深部刺伤感染后引起,亦可由附近组织感染蔓延而发生。致病菌多为金黄色葡萄球菌。手背伸指肌腱鞘的感染少见。

诊断:1.患部明显肿胀,剧烈疼痛,沿腱鞘明显压痛。2.患指呈半屈曲状,伸指活动疼痛加剧。3.常可合并滑囊及间隙的感染。4.可伴发热、头痛等全身症状。

治疗措施:早期治疗与脓性指头炎相同轺经积极治疗仍无好转,应早期切开减压,以防止肌腱腾空而起面而坏死。

在手指侧面作长切口,与手指长轴平行。不能在掌面正中作切口,否则易使肌腱脱出,发生粘连和皮肤瘢痕挛缩,影响患指伸直。手术时要小心认清腱鞘,不能伤及血管和神经,尺侧滑液囊和桡侧滑液囊感染时,切口分别作在小鱼际及大鱼际处。切口近端至少距离腕1.5cm,以免切断正中神经的分支。另一种方法是在腱鞘上和滑囊上作两个小切口,排出脓液,然后分别插入细塑料管进行冲洗。术后从一根细塑料管持续滴注抗生素溶液,另一根作为排出液体的通道,疗效较好,病人的痛苦也较小。

【疾病分类】

普通外科

【疾病描述】

手的常面腱鞘炎多因深部刺伤感染后引起,亦可由附近组织感染蔓延而发生。致病菌多为金黄色葡萄球菌。手背伸指肌腱鞘的感染少见。

【临床表现】

病情发展迅速,24小时后,疼痛及局部炎症反应即较明显。典型的腱鞘炎体征为:

一患指除末节外,呈明显的均匀性肿胀,皮肤极度紧张。

二患指所有的关节轻度弯曲,常处于腱鞘的松弛位置,以减轻疼痛。

三任何微小的被支的伸指运动,均能引起剧烈疼痛。

四检查时,沿整个腱鞘均有压痛。化脓性炎症局限在坚韧的鞘套内,故不出出波动。

由于感染发生在腱鞘内,与脓性指头炎一样,疼痛非常剧烈,病人整夜不能入睡,多同时有全身症状。化脓性腱鞘炎如不及时切开引流或减压,鞘内脓液积聚,压力将迅速增高,以致肌腱发生坏煞费苦心,患指功能丧失。炎症亦可蔓延到手常深部间隙或经滑液囊扩散到腕部和前臂。尺侧滑液囊和桡侧滑液囊的感染,多分别由小指和拇指腱鞘炎引起。①尺侧滑液囊感染;小鱼际处和小指腱鞘区压痛,尤以小鱼际隆起与掌侧横纹交界处最为明显。小指及无名指呈半屈位,如试行将其伸直,则引起剧烈疼痛。②桡侧滑液囊感染:拇指肿胀、微屈、不能外展和伸直,压痛区在拇指及大鱼际处。

【症状体征】

手指呈纺锤形肿胀,半屈姿势,伸直患指时可引起剧烈疼痛。

【治疗方案】

应早期切开引流,切开时上臂用气囊止血带。切开引流前1h,给予大剂量抗生素。在手指侧面作纵形切口,在直视下切开整个腱鞘,清除脓液。任何情况下,均不应在掌面正中作切口。尺侧滑囊炎可沿小鱼际桡侧切开,桡侧滑囊炎沿大鱼际尺侧缘切开,腱鞘和滑囊内不放引流,乳胶片可置于皮下组织层。

术后处理:

1.将患者手固定在功能位置,以悬带吊起。睡卧时手部垫高。

2.每次换药前用温热无菌液体浸泡。

3.给予适当的抗生素。

4.感染控制后,立即开始练习自动或被动活动,以防指关节强直。腱鞘炎切开引流后,早期活动可减少肌腱粘连,理疗可促进功能恢复。

5.如引流畅通,但伤口久不愈合,应检查有无骨或关节感染,或肌腱坏死。必要时作X线摄片检查。

【治疗措施】

早期治疗与脓性指头炎相同轺经积极治疗仍无好转,应早期切开减压,以防止肌腱腾空而起面而坏死。

在手指侧面作长切口,与手指长轴平行。不能在掌面正中作切口,否则易使肌腱脱出,发生粘连和皮肤瘢痕挛缩,影响患指伸直。手术时要小心认清腱鞘,不能伤及血管和神经,尺侧滑液囊和桡侧滑液囊感染时,切口分别作在小鱼际及大鱼际处。切口近端至少距离腕1.5cm,以免切断正中神经的分支。另一种方法是在腱鞘上和滑囊上作两个小切口,排出脓液,然后分别插入细塑料管进行冲洗。术后从一根细塑料管持续滴注抗生素溶液,另一根作为排出液体的通道,疗效较好,病人的痛苦也较小。

版权声明:部分内容来自网络编辑,涉及的药方仅供参考学习,请勿盲目试用,平台不承担由此产生的任何责任!
如需了解专业中医常识、对症下药,请加客服,进入老师的视频直播间免费学习,免费咨询!
康源热线:400-609-6111(400免费电话)
客服咨询:15603951551(产品咨询)、13343951568(培训咨询)
微        信:kymyjqw(公众号)、13343951568(个人号)
线上课堂:下载“千聊”app,搜索“康源.爆品中医实战特训营
康源晶月&爆品中医实战特训营    版权所有    豫ICP备2022021975号豫公网安备 41110202000246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豫)-经营性-2022-0039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豫B2-20221313医疗器械经营备案编号:豫郑食药监械经营备2021218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