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关注
随时信息获取
咨询热线:
133-4395-1568
上期完美收官
面授现场 期待精彩下期
当前位置: 首页 >> 参考文库 >> 养生文化 >> 民间偏方 >> 列表
搜索 收藏

我的收藏

请先登陆
去秽浊除口臭 主治口内出气臭秽方
2016-05-31阅读:10148 学员编辑 收藏

小编导读:谢兆丰,男,1924年生,江苏泰州人,第四、五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江苏省名老中医。早年曾师承名老中医……

谢兆丰,男,1924年生,江苏泰州人,第四、五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江苏省名老中医。早年曾师承名老中医于溯辕,1958年毕业于江苏省中医学校医科班(南京中医学院前身),毕业后分配北京中医药大学任教15年,后因家住南方,于1973年要求调回原籍工作。

他从事医疗、教学、科研工作60余载,学验俱丰,先后发表医学论文100余篇。著有《时方新用》一书,参编《中医基础》《经络学说简编》等书。

组成:生石膏40克,藿香20克,佩兰20克,防风10克,山栀10克,黄连3克,荷叶10克,白蔻仁5克,生甘草10克。

功能:清胃热,泻脾火,去秽浊,除口臭。

主治:口内出气臭秽,晨起尤甚,不可近人,伴口干口苦,大便干燥,小便短赤,舌苔薄黄,脉数。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每剂煎2次,早晚分服;严重口臭者,每日煎服2剂。

方解:《素问·六节脏象论》云:“脾有伏热,故口疮口臭。”巢源方《诸病源候论》载:“口臭由五脏六腑不调,气上胸鬲……。蕴积胸鬲之间而生于热,冲发于口,故令臭也。”《医学入门》说:“脾热则口甘或臭,……口臭者,胃热也。”可见,口臭源于脾热和胃热。口为肺胃之门户,脾气通于口,心气通于舌,若脏腑功能失调,发生病变,常常会引发口中味觉异常。谢兆丰根据口臭的病理特点,以脾胃伏火为主,故从泻脾清胃立法,自拟泻脾除秽汤治疗此症,经多年临床应用,效果满意。

泻脾除秽汤方中用石膏、山栀泻脾胃之积热;《素问·六元正纪大论》说:“火郁发之”,脾胃既有郁热,则宜升发其火,故用防风疏散脾中伏火;藿香芳香悦脾,理气和中,振复脾胃之气机,并助防风疏散脾中伏火;佩兰、白蔻仁化湿浊,除秽臭;黄连苦寒,直折胃腑之火;荷叶清热化湿;甘草和中泻火,调和诸药,使泻脾而无伤脾之虑。诸药合用,具有清胃热、泻脾火、去秽浊、除口臭之效。

加减运用:若肺痈吐脓血而口臭者,加鱼腥草20克,银花、金荞麦各15克,以清肺热;食滞口臭,可用枳实导滞丸,保和丸之类消食导滞;食韭蒜后口臭者,用连翘、茶叶各15克泡茶饮之;口舌生疮引起口臭者,加生地20克,木通6克,竹叶10片,生甘草10克,以导心火下行;牙龈肿痛溃烂口臭者,加生地30克,丹皮10克,升麻5克,以清胃火除口臭;便秘者,加生大黄10克,以通腑泄热。

注意:本方药量儿童酌减;服药期间,忌烟、酒、辣椒、葱蒜等辛辣刺激性食物,以免动火助邪。(俞芹 陈日霞 江苏省泰州市姜堰中医院谢兆丰传承工作室)

版权声明:部分内容来自网络编辑,涉及的药方仅供参考学习,请勿盲目试用,平台不承担由此产生的任何责任!
如需了解专业中医常识、对症下药,请加客服,进入老师的视频直播间免费学习,免费咨询!
康源热线:400-609-6111(400免费电话)
客服咨询:15603951551(产品咨询)、13343951568(培训咨询)
微        信:kymyjqw(公众号)、13343951568(个人号)
线上课堂:下载“千聊”app,搜索“康源.爆品中医实战特训营
康源晶月&爆品中医实战特训营    版权所有    豫ICP备2022021975号豫公网安备 41110202000246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豫)-经营性-2022-0039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豫B2-20221313医疗器械经营备案编号:豫郑食药监械经营备2021218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