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编导读:心血管疾病是基因与环境因素互动的疾病,环境因素起着重要作用。……
一提起心肌梗死或脑卒中这些具有致残致命后果的心血管疾病,人们就认为这是中老年人的“专利”,似乎与青少年毫无相关。然而,这一认识却是十分错误的,这个认识可谓是心血管疾病预防中最大的一个误区。
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发展犹如一条漫长的河流,在中老年发生的致残致命的心肌梗死、脑卒中,其起源于“上游”,祸根是在青少年时期种下的。
心血管疾病不同于第一次卫生革命的对象——传染性疾病。传染性疾病是明确的、单一的、具有因果关系的致病因子,如:冠状病毒引起非典型性肺炎,结核杆菌引起结核病,肺炎双球菌可致大叶性肺炎。而动脉粥样硬化为基础的心血管疾病属于第二次卫生革命的对象——生活方式疾病,这一类疾病与多重危险因素相关,有一些危险因素是不能改变的,如年龄、性别、家族史与遗传因素,而大多数危险因素是后天获得的,是与不健康的生活方式息息相关的,是可以改变的。这些可变的危险因素包括:吸烟、高血压、血脂异常、糖尿病、肥胖、代谢综合征等。
研究证实,心血管疾病是基因与环境因素互动的疾病,环境因素起着重要作用。后天获得的、与环境因素相关的危险因素通常与不健康的不良生活方式相关。随着经济发展和社会转型,人们的生活水平逐步提高,人们的生活方式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过度的不合理的饮食、缺乏体力活动的静坐式生活方式、生活节奏的加快、心理高度紧张……这些因素都会导致血压升高、血糖血脂代谢紊乱、身体肥胖,以及多重危险因素在同一个体内聚集为特征的代谢综合征。
在我国,受生活方式改变最明显的是青少年。西方不健康的“垃圾食品”在我国登陆的首要目标人群就是青少年;看电视、上网和以车代步的静息生活方式影响最大的也是青少年。我国18岁以下青少年的血压、体重指数和血糖水平在急剧上升,过去的“黄豆芽”变成了今日的“小胖墩”。
20世纪50年代,医学专家解剖了中、朝、美三国在朝鲜战争中阵亡的年轻士兵的尸体,结果显示,由于当时的生活方式与生活水平的差异,美国士兵的冠状动脉内膜常见有脂纹和突向管腔的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而中、朝两国士兵的冠状动脉内膜非常光滑,“一尘不染”,“一清二白”。
近年来,美国因车祸死亡的18岁以下的青少年,根据其生前愿望,将其心脏作为供体器官成功移植后检查发现,这些被传统视为“年轻、健康和充满活力”的心脏,68%的冠状动脉内膜已经有了脂纹和斑块。这些都充分说明了动脉粥样硬化是一种与生活方式密切相关的疾病,后天的可改变的环境因素对疾病的发生起有决定性作用,因此,该类疾病是完全可以预防的。
日本近来公布的一份流行病学资料表明,18岁青少年的糖尿病不但发病率明显增高,而且糖 尿病类型的组分明显重构,Ⅱ型糖尿病占80%,这一多见于成年人的糖尿病类型也在“与时俱进”,已经前移至青少年。
心肌梗死也在日益年轻化,在我工作的几家首都和上海的大医院中,45岁以下的急性心肌梗死已占到全部心肌梗死患者的五分之一至四分之一。
显然,动脉粥样硬化为基础的心血管疾病,在不良生活方式及与其相关的危险因素的长期作用下,经历了数十年漫长的无症状期,突然发生斑块破裂,继发血栓形成,以突发的致残致死的心血管事件(脑卒中或心肌梗死)结束整个病程。半数以上的急性心肌梗死发病前毫无先兆,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早期死亡中半数发生于医院外,根本没有机会送到医院抢救。
心血管疾病的发病规律决定了我们必须强调以预防为主。既然心血管疾病是多重危险相关性疾病,预防的第一道防线显然应针对危险因素的预防,即危险因素的一级预防——心血管疾病的初级预防,这势必要从青少年抓起,从小培养科学、健康、文明的生活习惯,不沾染烟草,不吃或告别“垃圾食品”,坚持体育活动,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
目前,我国在这一方面的工作力度还不够,中小学生的生理卫生教育大多还停留在饭前便后洗手等预防寄生虫或传染性疾病的教育,对动脉粥样硬化为基础的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的预防教育十分苍白。只有教育部门、卫生保健部门、相关的学术团体家长等社会各方面的高度重视,齐抓共管,把动脉粥样硬化的防治落到实处,从源头抓好,才能改变这种现状。
重视青少年心血管疾病的防治,除了防止动脉粥样硬化外,也要抓好青少年中常见的先天性心脏病、预激综合征、长QT综合征等疾病的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很多先天性的心血管疾病在几岁时是可以根治的,但发展到十几岁时,就可能变得较为难治,到了几十岁时就成了不治之症。一些没有明确器质性心脏病的室性或房性早搏,在青少年中很常见,常年被扣上“心肌炎”和没有明确定义与诊断标准的“心肌炎后遗症”,使众多青少年常年休学在家,不能正常地学习和生活,使家长蒙受了巨大的心理创伤。我希望全社会都关注青少年的心血管健康,使广大青少年有一个健康的心脏和幸福快乐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