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检查是可以查出肾脏病变的一些指标的。
在肾内科,尿常规更被倚重,因其检查到尿红细胞、尿蛋白变化,那才是肾脏有没有受到损伤的最早标志。如今查尿,由自动生化仪提供几十项数据,有无尿蛋白、红细胞计数、白细胞计数、尿比重值、尿酸碱度、有无潜血等是肾内科关注的指标。
早期并没有临床症状,身体感受如常,但即使是肾小球未肿胀,肾脏再小的受损,也会呈现在尿液里,即出现红细胞、白细胞增多;尿比重增减,则反映肾的浓缩功能变化,过小时还可能要做尿渗透检查;尿液一般呈酸性,如果出现增减,则可能酸中毒,导致肾脏反而不排酸液。
2.1、尿常规
尿常规是对泌尿系统有无病变、病变性质及程度的最简便的检查。
2.2、肾功能检查
可测定尿素氮(BUN)、血肌酐(SCr),由此可计算内生肌酐清除率(CCr),CCr能较早地反映肾小球滤过功能损害程度。在多数成人中,当CCr下降50%左右时,血清肌酐才会开始升高。
2.3、B超检查
可以了解肾脏大小、形态、有无结石、肿瘤、囊肿、肾盂积水、尿路梗阻、先天畸形等病变。
2.4、尿红细胞形态检查
如果发现尿异形红细胞>80%,应考虑血尿来自于肾小球。
2.5、24小时尿蛋白定量
正常值 <0.15克/24小时。如24小时尿蛋白定量增多,可反映肾小球或肾小管病变程度。
3.1、水肿
晨起时眼睑或颜面水肿,午后多消退,劳累后加重,休息时减轻。严重时水肿可出现在低垂部位,如双踝部、双下肢、骶尾部等。
3.2、排尿泡沫增多
尿液静置一段时间后若仍有较多泡沫,则提示尿中蛋白排泄过多。
3.3、尿色异常
如果尿色呈浓茶色、洗肉水色、酱油色或浑浊如淘米水样时,应立即就诊以明确病因。
3.4、尿量过多或过少
正常人每日尿量在1500毫升左右,如果没有喝水过少、出汗、发热、腹泻等因素尿量突然减少应属异常。尿量每日超过2500毫升以上,应检查以明确是否患有肾脏等疾病。
3.5、夜尿增多
正常人年龄小于60岁一般不应有夜尿。如果夜尿增多,则可能为肾脏功能不全的早期表现。
3.6、面色苍白
很多原因可以导致贫血,主要表现为面色苍白,而肾脏疾病是导致贫血的较常见原因。
3.7、腰痛
出现腰痛应及时就医,并详细描述腰痛具体部位、发生时间、疼痛性质等,以便医生准确诊断。
1、先天因素
有的患者在出生之后就处于身体营养缺乏、营养不良的状态,这样长期下去会导致机体的各项功能出现异常,肾脏也会受到牵连,导致肾炎的发病。
2、饮食不合理
肾炎的发病还有一个原因就是饮食的不合理,包括挑食、暴饮暴食等。如果每天的营养不足就会导致身体的正常代谢供应不上,长期下去导致身体处于虚弱劳累状态,最终引发肾炎。
3、病毒的感染
是最主要的导致肾炎的病因之一,肾炎的病毒是可以直接的侵犯肾的组织的,也是可以以病毒为抗原所引起的免疫的复合物的肾炎,流感的病毒、腮腺炎的病毒、肝炎的病毒、麻疹的病毒、水痘的病毒它等是都可以引起肾脏的病变的。
4、受性生活的影响
女性在进行性生活时,由于尿道口受到压迫,出现内陷的情况,使前尿道的细菌很容易进入膀胱,导致感染,进而增加了患肾炎的危险。
5、过度疲劳
很多肾炎患者才发病之前长期处于疲劳状态,使身体的各个器官不能够得到充足的休息,这样下去会逐渐的加重肾脏的排毒负担,形成恶性循环,最终就会使肾脏出现病变,引起肾炎的发病。
控制饮食结构,避免酸性物质摄入过量,加剧酸性体质。饮食的酸碱平衡对于糖尿病的治疗及并发症的防治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饮食方面要多吃富含植物有机活性碱的食品,少吃肉类,多吃蔬菜。
参加有氧运动,适当锻炼身体,在阳光下多做运动多出汗,可帮助排除体内多余的酸性物质,从而预防肾病的发生。
保持良好的心情,不要有过大的心理压力,压力过重会导致酸性物质的沉积,影响代谢的正常进行。适当的调节心情和自身压力可以保持弱碱性体质,从而预防肾病的发生。
生活要规律,生活习惯不规律的人,如彻夜唱卡拉OK、打麻将、夜不归宿等生活无规律,都会加重体质酸化。
不要食用被污染的食物,如被污染的水,农作物,家禽鱼蛋等,要吃一些绿色有机食品,要防止病从口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