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临床类型
1.1、依据症状体征演进过程分为:
1.1.1、完全性卒中(complete stroke):发生缺血性卒中后神经功能缺失症状体征较严重、较完全,进展较迅速,常于数小时内(<6h)达到高峰。
1.1.2、进展性卒中(progressive stroke):缺血性卒中发病后神经功能缺失症状较轻微,但呈渐进性加重,在48h内仍不断进展,直至出现较严重的神经功能缺损。
1.1.3、可逆性缺血性神经功能缺失(reversible ischemic neurological defect,RIND):缺血性卒中发病后神经功能缺失症状较轻,但持续存在,可在3周内恢复。
1.2、依据临床表现,特别是神经影像学检查证据分为:
1.2.1、大面积脑梗死:通常是颈内动脉主干、大脑中动脉主干或皮质支完全性卒中,表现病灶对侧完全性偏瘫、偏身感觉障碍及向病灶对侧凝视麻痹。椎-基底动脉主干梗死可见意识障碍、四肢瘫和多数脑神经麻痹等,呈进行性加重,出现明显的脑水肿和颅内压增高征象,甚至发生脑疝。
1.2.2、分水岭脑梗死(cerebral watershed infarction,CWSI):是相邻血管供血区分界处或分水岭区局部缺血,也称边缘带(border zone)脑梗死。多因血流动力学障碍所致,典型发生于颈内动脉严重狭窄或闭塞伴全身血压降低时,亦可源于心源性或动脉源性栓塞。常呈卒中样发病,症状较轻、恢复较快。
1.2.3、出血性脑梗死(hemorrhagic infarct):是脑梗死灶的动脉坏死使血液漏出或继发出血,常见于大面积脑梗死后。
1.2.4、多发性脑梗死(multiple infarct):是两个或两个以上不同供血系统脑血管闭塞引起的梗死,是反复发生脑梗死所致。
2、主要临床表现
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多见于中老年,动脉炎所致者以中青年多见。常在安静或睡眠中发病,部分病例有TIA前驱症状如肢体麻木、无力等,局灶性体征多在发病后10余小时或1~2天达到高峰,病人意识清楚或有轻度意识障碍。常见的脑梗死临床综合征包括:
2.1、颈内动脉闭塞综合征
2.2、大脑中动脉闭塞综合征
2.3、大脑前动脉闭塞综合征
2.4、大脑后动脉闭塞综合征
2.5、椎-基底动脉闭塞综合征
2.6、小脑后下动脉或椎动脉闭塞综合征
1、肺部感染
肺部感染是主要并发症之一。重症卧床患者常合并肺部感染。
2、上消化道出血
是脑血管病的严重并发症之一,即应激性溃疡。发生机制为下视丘和脑干病变所致,现在认为与视丘下前部、后部、灰白结节及延髓内迷走神经核有关。自主神经中枢在视丘下部,但其高级中枢在额叶眶面、海马回及边缘系统,消化道出血的机制与上述部位原发或继发的病灶有关。
3、褥疮
主要是躯体长期不变动体位,而致局部皮肤及组织受到压迫时间过长而发生缺血、坏死的一系列表现。脑血管病患者,由于高龄患者较多,肢体瘫痪,长期卧床,活动不便,容易对于骨隆起等部位压迫,使局部组织缺血及缺氧。
4.脑血管病后抑郁症和焦虑反应
脑血管病后抑郁是脑血管病较为常见的情感障碍,临床应予以高度重视。
4.1、抑郁反应的特征性症状
4.2、焦虑反应的特征性症状
1.1、宜吃流食,可选米汤、菜泥、藕粉、去油肉汤等。
1.2、宜吃含镁丰富的食物。
1.3、宜吃保持水和电解质平衡的食物。
2.1、忌食用牛奶、豆浆、浓茶、咖啡、浓肉汤等有刺激性或胀气食物。
2.2、忌油腻、忌冷饮、忌吃糖、忌烟酒。
2.3、忌食用牛奶、豆浆、浓茶、咖啡、浓肉汤等有刺激性或胀气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