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治疗原发病灶的同时,使用大剂量有效抗生素和全身支持疗法来控制炎症,促使脓肿吸收自愈。由于细菌性肝脓肿病人中毒症状严重,全身状况差,故在应用大剂量抗生素控制感染的同时,应积极补液,纠正水与电解质紊乱,给予维生素B、C、K,必要时可反复多次输入小剂量新鲜红细胞、血浆和免疫球蛋白,以纠正低蛋白血症,改善肝功能。主张有计划地联合应用抗生素,如先选用对需氧菌和厌氧菌均有效的药物,待细菌培养和药敏结果再选用敏感抗生素。多发性小脓肿经全身抗生素治疗不能控制时,可考虑在肝动脉或门静脉内置管滴注抗生素。
B超或CT引导下穿刺,B超或CT引导下经皮穿刺抽脓或置管引流术适用于单个较大的脓肿,在B超或CT引导下以粗针行脓腔穿刺冲洗或者置入引流导管,置入导管后可引流或定时冲洗,至脓腔小于1.5厘米时可拔除。
十味消毒饮
组成与用法:黄连6g、大黄3g、黄芩、龙胆草、栀子、柴胡、皂角刺各8g、鱼腥草、蒲公英、金银花各15g、每日1 剂,清水煎,分2~3 次服。
功用与药理:清热解毒、通瘀排脓。临床研究结果显示本方对细菌性肝脓肿疗效肯定。
金银消毒汤
组成与用法:金银花30g、生石膏、生地、赤芍、连翘紫、花地丁、蒲公英各15g。丹皮、柴胡、知母、黄芩、延胡索各10g。大黄5g、细辛2g、每日1 剂,清水煎,分3 次服。
功用与药理:清肝解毒、凉血、消痈。临床实践表明在重用清热解毒药物的基础上加用活血化瘀药,可促进炎症的局限和吸收,使初起的脓肿消散或转重为轻。
青紫脓疡散
组成与用法:青黛3g、紫草、寒水石各9g,乳香、牙皂各6g。每日1 剂,清水煎,取汁100ml~200ml分3 次服,功用与药理:清热解毒,活血化瘀,排脓消肿本。
肝脓肿会发展成为脓毒血症及急性化脓性胆管炎,严重者会出现中毒性的休克征象,危及患者的生命安全。患者在发生肝脓肿时需要立即进行抢救,并加强生命体征的观察。
营养支持,由于肝脓肿属于消耗性的疾病,因此应鼓励患者多进食高热量、高蛋白、高纤维及富含维生素的食物,以此来保证足够营养的摄入,在必要时可以经静脉输入血制品,以此来提供肠内、外的营养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