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膜炎吃点消炎药治疗的效果会比较好,一般的消炎药都会有很好的作用,比如:头孢、阿莫西林等,对患者的病情都会有一些控制的作用,患者可以选择适合自己的药物进行治疗,必要的时候可以咨询一下医生,用药用量也需要按照说明服用,不可以过量的食用,患者平时还需要注意克制住自己不良的饮食习惯,吃东西一定要选择一些比较容易消化的,无刺激的比较好。
患者可以选择氯霉素、氯林可霉素、甲硝唑等消炎药进行治疗,同样也会有很好的消炎抗感染的作用,可以到医院选择输液治疗,输液治疗见效快,疗效好,患者的病情会早点得到缓解,平时还可以多喝点温开水,腹痛严重的时候,可以吃点止痛药物缓解,采用局部热敷的办法缓解也会有一定的作用,尽量避免着凉受冷,尤其是腹部保暖一定要做好,不然会加重患者腹痛的症状。
还可以采用庆大霉素、氨基苄青霉素等治疗,患者要是腹部疼痛特别严重的话,还可以配合用杜冷丁或吗啡来制止剧痛,患者要是肾功能不好的话,一定要避免采用喹诺酮类药物治疗,不然会有一些不好的作用,患者尽可能的不要吃一些辛辣的东西,还有一些油腻的东西患者也不可以吃,保证饮食清淡一些,尽量做饭的时候选择蒸煮炖的方式比较好。
1、肝虚湿郁证
患者腹部胀满,腹诊有水,食欲差,神疲乏力,便溏尿少,舌苔白腻,脉濡。
治法:健肝利湿。
处方:猪苓、泽泻、大腹皮、百部各 10克,白术、苍术、川厚朴、黄芩各9克,陈皮、甘草各6克。
用法:水煎分3次服,每日1剂。
2、气血瘀滞证
患者腹部痛,脐周可触及块状物,按之疼痛,夜间发热,舌质有瘀斑、苔薄白,脉涩。
治法:行气活血化瘀。
处方:桃仁、五灵脂、当归、丹皮、赤芍、元胡各10克,红花6克,丹参12 克,百部15克。
用法:水煎分3次服,每日1剂。
3、热毒内盛证
患者壮热汗出,腹部剧痛、压之痛甚,大便多气味臭,或便秘,口苦咽干,口渴引饮,舌质红苔黄燥,脉弦数。
治法:泄热化瘀解毒。
处方:金银花、百部各12克,元参 15克,当归、黄芩各9克,大黄、甘草各 6克,黄连3克,丹皮10克。
用法:水煎分3次服,每日1剂。
1、安定急腹症患者情绪
急腹症发病突然,腹痛剧烈,且病情发展快,患者往往缺乏心理准备,担心治疗效果与预后,因此,常表现为急躁、恐慌和焦虑。护士在接诊此类思者时,应主动给予关怀,同情及语言安慰,并安扫r3宅尽快就诊。对病情危重者,应有专人守护。
2、密切观察病情
观察生命体征、一般状况及腹部体征的变化、定时测量体温、脉搏、呼吸、血压。结合患者的神志、面色、末梢循环、皮肤弹性、尿量等变化,判断有无休克或脱水征象。对急腔症患者,榔lJ要注意腹痛情况的观察。患者的姿态、体位等常可反映腹痛的性质和程度。如溃疡病穿孔者常弯腰屈膝、面色苍白、大汗淋漓、不敢作呼吸运动或拒绝按腹等;梗阻性绞痛发生时,患者坐卧不安、满床打滚等。但有时病变程度也可与体征不符,如老年人、经产妇、肥胖者、严重毒血症病变者等,应加强动态观察。注意腹部体征、压痛、反跳痛、肌紧张的范围和程度变化,以及肠鸣音的改变等;对有呕吐、腹泻者,耍注意观察其量、颜色艘质、气味等。
3、遵循“五禁”、“四抗”原则
即对急腔症患者禁食水、禁热敷、禁溜肠或禁泻药、禁用止痛药、禁止活动;抗感染、抗休克、抗水电解质紊乱和酸碱失衡、抗胶胀。在未明确诊断前。尤应遵循此原则。
4、补液
无论选择何种治疗方案,输液及治疗都是急腹症的重要措施。尤其是对伴有严重并发症者,必须果断迅速地为其建立多条静脉通路,酌情补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