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医一般主张用口泰、复方硼砂溶液等漱口液,含服华素片、安吉含片等。对于肥厚增生性咽炎,可采用激光、微波、冷冻等方法治疗。
中医疗法:
1、胃实热型干呕
[病因]由于外邪侵袭,化热人里,客于阳明,与谷气相搏,逆而上冲所致。
[症状]以干呕频频不止,其声洪亮,腹满作痛为证候特征。伴有大便秘结,口渴引饮,舌质红、苔黄燥,脉实大。
[治法]清热通腑,和胃降逆。
2、胃虚热型干呕
[病因]由于病后余热未尽,或误用燥药,胃阴受伤,胃气上逆所致。
[症状]以干呕频作,心下痞塞,口苦心烦为证候特点。伴有腹满作痛,舌红少苔,脉细数。
[治法]养胃生津,和降冲气。
3、胃寒实型干呕
[病因]由于外感寒邪,直中胃腑,或过食生冷,寒凝气滞,胃气上逆所致。
[症状]干呕声音低弱,脘腹冷痛为证候特点。伴有呕出少量涎沫,苔白,脉沉弦。
[治法]温中散寒,和胃降逆。
4、胃虚寒型干呕
[病因]由于外感寒邪或脾胃素虚,或过用寒药克伐胃气,胃气上逆所致。
[症状]干呕声低弱,心下痞满,大便溏泻为证候特征。伴有饮食不香,少气懒言,口淡不渴,舌质淡,苔薄白,脉细弱。
[治法]补脾益胃,降逆安中。
5、肝郁型干呕
[病因]多由忧思郁怒,致肝气郁结,横逆犯胃,胃气上逆所致。
[症状]以干呕声不扬,时作时止,每随情志波动而发为证候特征。伴有胸胁烦闷,饮食不香,舌淡红,苔薄白,脉弦细。
[治法]舒肝理气,和胃降逆。
食疗方:
1、用芫花( 熬过)、甘遂、大戟,等分为末。以大枣十枚、水一升半,煮成八合后,去渣纳药。体壮者服一钱,弱者半钱,清晨服下。能下泻则病除,否则次晨再服药。此方名“十枣汤”。
2、用莲子六枚,炒成赤黄色,研为末,熟水半碗冲服。
3、有蔗汁温服半升,每日三次。加姜汁更好。
4、用橘皮四两、生姜一两,加水二升,煎取一升,徐徐饮服。此方名“橘皮汤。”
1、消除和减少或避免发病因素,改善工作和生活环境,避免粉尘及有害气体的刺激,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防止感染,注意饮食卫生合理膳食调配,避免烟酒及辛辣油炸食品刺激,多食富含维生素食品。避免寒冷潮湿。
2、注意锻炼身体,增加机体抗病能力,不要过度疲劳、过度消耗。保持平衡心理,克服焦虑紧张情绪。
3、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坚持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