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编导读:俗话说得好:“饭后百步走,活到九十九”,“没事常走路,不用进药铺&r……
俗话说得好:“饭后百步走,活到九十九”,“没事常走路,不用进药铺”。散步是我国的传统健身方法之一,历代养生家们多认为“百练不如一走”。早在《黄帝内经》小就指山:“夜卧早起,广步于庭”。
这里的“广步”就是散步的意思,提倡人们早晨起床后应到庭院里走一走。散步健身的方法在我国已有悠久的历史,是一种人们所喜爱而又简便易行的健身方法。通过闲散和缓的行走,四肢白然而协调的动作,可使全身关节筋骨得到适度的运动,再加上轻松畅达的情绪,能使人气血流通,经络畅达,利关节而养筋骨,畅神志而益五脏。持之以恒则能身体强健,延年益寿。
散步健身,对各种年龄的人皆适用,特别是对于年龄较大的脑力劳动者来说帮助更大。因为他们的身体条件较差,肌肉软弱无力。关节迟钝不灵活,采用这种简单、轻快、柔和、有效的方式进行锻炼,就更相宜。轻快的散步比慢跑有益处,而且是不论哪一阶层都能做得到的。散步时平稳丽有节律地加快、加深呼吸,既满足了肌肉运动时刘氧供给的需要,又使呼吸系统功能得以锻炼和提高u尤其是脂肌活动的幅度增加,有类似气功的妙用,可增强消化腺的功能;腹壁肌肉的运动,对胃肠起按摩作用,有助于食物消化和吸收,也可防治便秘。
散步对脑力劳动者尤其有益,因为轻快的步行可以缓和神经肌肉的紧张而收到镇静的效果。此外,走路还是打开智囊的钥匙。走路能使身体逐渐发热,加速血液循环,使大脑的供氧量得以增加,成为脑力劳动良好的催化别。血液循环加快产生的热量,可以提高思维能力。正如法国思想家卢梭所说:“散步能促进我的思想,我的身体必须不断运动,脑力才会开动起来”.德国大诗人歌德曾说: “我最宝贵的思维及其最好的表达方式,都是肖我在散步时出现的。”
整天伏案工作的脑力劳动者,到户外散步呼吸新鲜空气,可伎原来十分紧张的大脑皮层细胞不再紧张,得到积极休息,从而提高工作效率。
散步的好处这么多,可大家知道怎样来散步吗其实散步也是很有要领的,散步时全身应自然放松,调匀呼吸,步履宜轻松,状如闲庭信步,从容和缓,不要匆忙,百事不思。每分钟约行120步是快步,能兴奋大脑,振奋精神,使下肢矫健有力;每分钟约行70步为缓步,可使人稳定情绪,消除疲劳,还有健脾胃、助消化之作用;走走停停、快慢相间的散步为追遥步,对于病后需要康复者非常有益。
散步的时间也很有讲究:
食后散步
《老老恒言》里说:“饭后食物停胃,必缓行数百步,散其气以输于脾,则磨胃而易腐化。”这说明饭后散步能健脾消食,延年益寿。
清晨散步
早晨起床后,或在庭院之中,或在林荫人道等字气清新、四周宁静之地散步。但要注意气候变化,适当增减衣服。
春日散步
春季的清晨进行散步是适应时令的最好养生法,因为春天是万物争荣的季节,人亦应随春生之势而动。
睡前散步
《柴岩隐书》曰:“每夜欲睡时,绕室行千步,始就枕。”这是因为“善行则身劳,劳则思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