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关注
随时信息获取
咨询热线:
133-4395-1568
上期完美收官
面授现场 期待精彩下期
当前位置: 首页 >> 参考文库 >> 时令养生 >> 秋季养生 >> 列表
搜索 收藏

我的收藏

请先登陆
秋季盛产的它能治肝癌
2015-10-16阅读:10582 学员编辑 收藏

小编导读:秋季盛产的它能治肝癌,你知道这是什么东西吗?它就是中秋节要吃的菱角。菱角的养生功效很了得,甚至秋季盛产的它能治肝癌!下面小编为您介绍。

秋季盛产的它能治肝癌

菱角属水生植物,具有清热解毒的作用,食用菱角,有抗癌降火的功效,秋季排毒也是一把好手。菱角按颜色分,有绿菱、红菱、紫菱、黑菱,若按菱角上的“角”的数量来分,有两个、三个、四个的,我们常吃的则是两角的。

菱角富含淀粉、蛋白质、低脂肪及多种维生素、矿物质,营养价值可与坚果媲美。菱角算得上是主食蔬菜,淀粉含量丰富,煮熟食用能部分替代米面。秋季盛产的它能治肝癌,你知道吗?下面小编为您介绍它的功效:

1、菱角壳能治肝硬化、肝腹水

在《信息日报》中曾经报道过因一位读者利用菱角壳煎水代茶饮,可以治疗肝硬化、肝腹水。而现代研究发现菱角壳对癌症细胞的抑制率高达28.8%,在《中草药通讯》中记载菱角壳在体内外食用都具有抗癌作用。

而现代研究发现,菱角肉具有抗肝腹水、肝癌的作用。对癌细胞的生长和繁殖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并且能够吞噬细胞,达到防治癌症的目的。特别对于消化系统癌症效果明显。并且,在现代临床上菱角壳常用于治疗食道癌、子宫癌、乳腺癌等。

菱角比较坚硬,单独煮熟,剥开吃也可以。但是,想要想抗癌、防癌效果好,最好连壳一同烹调。

秋季盛产的它能治肝癌

2、菱角具有补脾胃、强健关节的作用

在《本草纲目》中记载菱角具有“安中补五脏之功”的作用,同时还记载其具有补脾胃,强股膝,健力益气的作用,而现代临床研究发现,其对于胃癌、乳腺癌等具有很好的抑制作用。

菱角粥可以健脾胃。利用剥壳的菱角和粳米一同煮粥,食用时计入适量的红糖。菱角本身就具有滋补脾胃的作用,而粳米煮粥本身就具有滋补脾胃的作用。同时红糖暖胃。菱角、薏米、紫藤、诃子等量煎水饮用,具有治疗食道癌和胃癌的作用。

3、菱角秋季食用助排毒

菱角性凉,味甘具有清热解毒的作用。可以缓解皮肤疾病,治疗皮肤脓疮。尤其在秋季皮肤会因为体内上火,天气干燥,导致身体水代谢缓慢,毒素堆积在皮肤上,出现脓疮、痘痘、皮肤干燥等现象。菱角在秋季盛产,价格便宜,并且属于水生植物,具有很好的清热降火解毒作用。

首先,新鲜的菱角的草茎煎水解酒效果好。其次,菱角外用也具有治疗脓疮赘疣的作用。利用新鲜的菱角蒂,擦拭患处,可以治疗皮肤疾病。而老菱角炭存性之后,研末和麻油调和,可以治疗儿童脓疮,已经面部的黄水疮。

菱角怎么去皮?

1、即剥即食法:将菱角放入锅中加水加盐,煮大约10——15分钟;然后将菱角中间的尖尖咬下,再咬去左右两边的角;这时大部分果肉已经露出来了,然后按住菱角的正反面;最后稍微用力,果肉就出来了。

2、剥开待用法:先用刀把两个尖尖的角切掉,然后从中心用刀一分为二;最后,用筷子从切角的一头顶出去,菱角肉就出来了。

菱角的吃法

下面来介绍几种菱角的吃法:

1、菱角与牛肉共煮,是时令补品,对解除神经痛、头痛、关节痛、腰腿痛等病症有很好的治疗作用。

2、菱角500克,黄芪15克,煮烂吃,有补肾作用。

3、用生菱角肉20个,加适量水用文火熬成浓褐色汤服用。一日三次,防治食道癌、胃癌、子宫癌、乳腺癌。

4、用菱角的壳1斤,熬成汤,用以代茶喝,对胃出血患者,亦有好处。

5、经常饮用水煮菱叶汁,能增强视力,对癌细胞也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6、用菱角肉和莲子、山药、芡实、藕、百合等煮食或磨粉蒸食,可治慢性肠炎等症。

7、菱角肉100克,加薏米30克,煮成粥后,可用之防治食道癌、胃癌、子宫癌等。

小编导读:秋食菱角要防止食入姜片虫!许多人吃生菱角用嘴啃皮,而不经消毒杀菌,很易感染上姜片虫病。患者表现有腹痛、腹泻、恶心、呕吐、大便稀薄和恶臭。儿童患者还有浮肿、贫血、腹胀等,久之影响生长发育。预防感染姜片虫的方法是,不要生吃,煮熟食用防止感染姜片虫。需要指出的是,菱角性寒滑,不宜多食;脾胃虚寒、便溏腹泻、肾阳不足者均不宜食用。

版权声明:部分内容来自网络编辑,涉及的药方仅供参考学习,请勿盲目试用,平台不承担由此产生的任何责任!
如需了解专业中医常识、对症下药,请加客服,进入老师的视频直播间免费学习,免费咨询!
康源热线:400-609-6111(400免费电话)
客服咨询:15603951551(产品咨询)、13343951568(培训咨询)
微        信:kymyjqw(公众号)、13343951568(个人号)
线上课堂:下载“千聊”app,搜索“康源.爆品中医实战特训营
康源晶月&爆品中医实战特训营    版权所有    豫ICP备2022021975号豫公网安备 41110202000246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豫)-经营性-2022-0039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豫B2-20221313医疗器械经营备案编号:豫郑食药监械经营备2021218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