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类保湿产品俨然是护肤的风云角色,我们毫不犹豫地买下之后,却惨遭“滑铁卢”的厄运。究竟是什么导致了保湿的失败?如何让保湿产品物尽其用?让我们一起来找出使用保湿产品不当的“四宗罪”。
1、选错了洁面产品
原因:理想的清洁在于“去污、去油又不失水”。清洁力过高的碱性洁面产品会导致干性、敏感性肌肤更加缺水。
应对方法:很多人不太习惯使用无泡沫乳液状的洁面品,总觉得洗不干净,但是经过实践发现,这种洁面产品通常呈弱酸性,能帮助肌肤保留皮脂膜。
2、没有清除角质
原因:老废的角质渐渐堆积,像一道墙似地阻挡了保养品的渗透,可想而知涂抹再多的保湿产品也是徒劳。
应对方法:保湿化妆水一般PH值偏弱碱性,通过添加微量有机碱来软化角质层,可帮助皮肤加速清除老死细胞,同时也有轻度的收敛作用和保湿功效。所以在清洁完面部之后、涂抹保湿霜之前,用被化妆水浸润的化妆棉轻轻拍打脸部,直到完全吸收。
3、忘记补油
原因:在保湿的同时,往往容易忽略补油这一环节。因为油脂犹如锁住水分的一道屏障,如果这层保护膜消失不见,那么,水分很快会被外界环境风干。
应对方法:其实很简单,用滋润型的保湿“霜”替代保湿乳液即可。可是怎么才能知道自己属于需要补油的皮肤呢?在洗完脸后5分钟内不擦任何保养品,然后用吸油面纸轻轻按压T字部位,如果上面不见油,那就表示你的肌肤正处于缺油的状态。
4、气温度太低
原因:温度太低,女生面部的血液循环会变差,这也是导致肌肤吸收能力下降的原因之一。想要重新激起肌肤的“胃口”,必须增加保湿霜的温度并加以面部按摩。
应对方法:将适量面霜放于指尖,利用手上的温度轻轻搓揉,之后会明显感觉面霜。
你知道身体的哪一部分是最灵敏的湿度计吗?答案可能出乎你意料:不是你天天呵护的脸蛋,而是你的双手和双脚。空气湿度稍一下降,它们就显示出各种干燥迹象。从今天起,加倍疼爱它们吧!
1、洗手
洗手一定要用温水和弱酸性的洗手液。
2、擦手霜
洗手后3分钟内擦上护手霜,含有乳木果油、蜂蜡、乳酸成分的护手霜,能锁住滋润,保持手部的柔软,预防脱皮。
3、去角质
每周为手部去一次角质,使双手更细嫩。挤出1元硬币大小的手部磨砂膏,双手对揉2-3分钟,再细致揉搓手指关节和指甲周围皮肤,最后温水冲净。如果脚跟有硬皮,戴着沐浴手套搓洗,或用浮石打磨。
4、防倒刺
如果你的指甲容易生倒刺,就养成随时用润肤油按摩指甲的习惯。如果已经出现了倒刺,别用手撕,要剪掉死皮,泡在热水里软化角质,最后擦上护手霜。
5、老茧
洗澡的时候,用浮石打磨脚部的老茧。不过要确保打磨工具不锋利,否则会引发皮肤炎。打磨前先打湿脚后跟,不要泡太久;打磨时,始终保持一个方向;打磨结束,涂上厚厚的护足霜,让其充分吸收几分钟,再走动。你不必特意穿袜子过夜,因为会阻碍血液循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