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关注
随时信息获取
咨询热线:
133-4395-1568
上期完美收官
面授现场 期待精彩下期
当前位置: 首页 >> 参考文库 >> 养生人群 >> 白领养生 >> 列表
搜索 收藏

我的收藏

请先登陆
你的工作午餐吃得好吗?
2011-04-26阅读:10127 学员编辑 收藏

现代营养学研究表明:三餐饮食分配比例一般以早餐摄入量占全天摄入食物总量的30%、午餐40%、晚餐30%为宜。

专家认为,我们一天的饮食量均衡分配在一日三餐里,午餐在这三餐里是什么地位呢?现代营养学研究表明:三餐饮食分配比例一般以早餐摄入量占全天摄入食物总量的30%、午餐40%、晚餐30%为宜。其次,还要养成按时就餐和不偏食的良好习惯。如果工作午餐长时期不合理地摄取食物,身体无法获得必需的营养素,抵抗力自然会减弱,就容易患病。虽然现代医学已经很发达,但药物减轻的只是症状,并不能治本。

在工作日,多数上班族都以外食解决午餐,特别是市区里大街小巷,各式各样的餐馆林立,每天中午人群摩肩接踵、游走觅食。你是否留意过,这样吃对身体会不会造成不良影响?会不会影响到繁忙的工作进程?让我们听听国家公众营养与发展中心胡承康教授是怎么说的。

一、吃工作餐奉行“五不主义”

辣椒过量不利健康:

现在最火的菜系要属川菜和湘菜了,麻辣鲜香,怎么吃怎么对味,即使被辣得涕泗横流,也有那么一群人是舍命为美食的!麻辣自然脱不了辣椒,对于辣椒,胡承康教授说,辣椒有其双面性,有好也有坏,好的一面就是辣椒中含有充足的维生素C,丰富的纤维,热量较低,而且辣椒中还含有人体容易吸收的胡萝卜素,对经常面对电脑屏幕的职员的视力有好处。适量辣椒能开胃,有利于消化吸收,但不能吃过量。太辣的食品对于经常胃溃疡的人就不合适,对口腔和食管也会造成刺激。吃得太多,容易令食道发热,破坏味蕾细胞,导致味觉丧失。

面食不是工作“动力之源”:

对于偏爱吃面食的一族,专家说,对于上班族来说,在中午如果仅仅吃一碗牛肉面,其中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等三大宏量营养素的摄入量是不够的,尤其是一些矿物质、维生素等营养素更是缺乏。而面食会很快被身体吸收利用,饱得快也饿得快,很容易产生饥饿感,对于下午下班晚,或者下午工作强度大的人来说,它们所能提供的热量是绝对不够的。

不可用水果代替正餐:

对于这种情况,胡教授表示,水果与蔬菜各有营养特点,两者不能相互代替。各种蔬菜都含有丰富的膳食纤维,促进肠蠕动,让肠胃新陈代谢保持正常,同时,使得一些有害物质(包括致癌物质)没有机会在肠道里滞留和被吸收,同时从体内排出。这是预防上班族便秘的最为简便有效的方法。

不要喝酒影响工作质量:

对于“酒仙”一族,专家尤其强调,中午千万不要喝酒,否则肯定会影响下午的工作效率,而且还将严重影响工作质量。

吃饭过快不利下午工作:

吃工作餐求速度也不是一件好事,因为吃饭求速度不利于机体对食物营养的消化吸收,又影响到胃肠道的“加工”负担。如果吃饭求速度,还将减缓胃肠道对食物营养的消化吸收过程,从而影响到下午脑力或体力工作能力的正常发挥。

二、工作餐定时定量最重要

一顿工作餐的好坏,可直接牵涉到一个人的身体健康和工作效率,千万马虎不得。对于怎样吃好工作餐,专家提出以下建议:

少吃洋快餐

因为洋快餐主要以油炸食品为主,它明显存在着“三高三低”,即高能量、高蛋白、高脂肪、低矿物质、低维生素、低纤维。

定时吃工作餐:

在适当时间里就餐最重要。一般每天中午的11:00~13:00之间属正常就餐时间。但是,必须是每天中午的同一时间吃午餐,以适应胃肠道正常功能的发挥与调节。

工作餐只吃八分饱:

工作餐大都以午餐为主,建议只吃八分饱。因为用餐后,身体中的血液要集中到胃来帮助进行消化吸收,在此期间大脑处于缺血缺氧状态。如果吃得过饱,就会延长大脑处于缺血缺氧状态的时间,从而影响下午的工作效率。

营养搭配要科学:

工作餐要注意营养搭配,可以多吃蛋白质和胆碱含量高的肉类、鱼类、禽蛋和大豆制品等食物。因为这类食物能使头脑保持敏锐,对理解和记忆功能有重要作用。另外还可以多吃些瘦肉、鲜果或果汁等脂肪含量低的食物,要保证有一定量的牛奶、豆浆或鸡蛋等优质蛋白质的摄入,可使人反应灵活,思维敏捷。

版权声明:部分内容来自网络编辑,涉及的药方仅供参考学习,请勿盲目试用,平台不承担由此产生的任何责任!
如需了解专业中医常识、对症下药,请加客服,进入老师的视频直播间免费学习,免费咨询!
康源热线:400-609-6111(400免费电话)
客服咨询:15603951551(产品咨询)、13343951568(培训咨询)
微        信:kymyjqw(公众号)、13343951568(个人号)
线上课堂:下载“千聊”app,搜索“康源.爆品中医实战特训营
康源晶月&爆品中医实战特训营    版权所有    豫ICP备2022021975号豫公网安备 41110202000246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豫)-经营性-2022-0039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豫B2-20221313医疗器械经营备案编号:豫郑食药监械经营备2021218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