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关注
随时信息获取
咨询热线:
133-4395-1568
上期完美收官
面授现场 期待精彩下期
当前位置: 首页 >> 参考文库 >> 养生人群 >> 白领养生 >> 列表
搜索 收藏

我的收藏

请先登陆
白领警惕 趴桌午睡易得6种病
2014-04-24阅读:10967 学员编辑 收藏
养生导读:现在都市生活节奏快,人们晚上休息的时间越来越少,很多上班族几乎时间都在办公室,到午休时间我们会看到很多人都趴在办公桌上休息,其实这对我们的身体伤害很大,趴桌睡觉易患上6种疾病,上班族可要警惕了!

一、趴桌午睡易得哪些病?

1、眼睛疾病

趴睡时压迫的眼球,使眼球涨大、眼轴增长,很容易损伤眼角膜和视网膜,引起角膜变形、弧度改变,还可能导致眼压升高,诱发青光眼。除了会影响视力,形成高度近视,增加青光眼发病率,很可能加速散光。这可能是很多学生近视原因之一。

白领要警惕趴桌午睡的危害
趴桌午睡
2、心脑血管慢性疾病

中午是人体全身血液循环最快时刻,趴桌午睡因严重弯曲头颈部及胸部,会压迫颈动脉、心、肺、胃肠等器官,增加心、肺负担,加上午餐后,体内需较多血液流向胃肠来帮忙消化吸收,导致头部血液供应不足,氧气供应不足,引起呼吸不顺,醒后会出现头昏、眼花、耳鸣等大脑缺血缺氧症状;加上午睡时心率逐渐减慢,流入脑部的血液减少,又加重脑部缺血,会造成植物神经系统功能出现暂时性紊乱,导致头晕、耳呜、腿软、脚麻;故对心、脑血管系统系一长期伤害,将来亦可能诱发这些心、脑血管慢性疾病的形成。

3、消化道疾病

午餐后体内需较多血液流向胃肠道,来帮忙消化吸收,也因此大脑会产生缺氧状态,然而因为人体至少需一小时才能把胃部食物排空,饭后一小时都是不适合睡觉,尤其是趴着。若餐后随即桌上趴睡,因身体弯曲度增加,胃肠会受到压迫,增加蠕动负担,又体内需较多血液流向胃肠道来帮忙消化吸收,易因心脏供血不足,不利于肠胃正常蠕动,降低消化能力,易造成胃肠气胀,引发慢性胃炎,这可能就是东方人消化道疾病较多主因。

4、手肘尺神经疾病

趴桌睡或手托下巴睡时,手肘需向外侧弯,角度较大或倚靠桌面,而尺神经在肘部内侧神经处非常表浅,仅介于皮肤与硬骨间,最容易因长时间压迫而受伤,形成尺神经病变,或神经粘连,致使无名指与小指酸痛麻,即所谓“肘隧道症候群”,严重时会出现“爪状手”。

白领要警惕趴桌午睡的危害
趴桌午睡
5、呼吸道疾病

趴桌午睡使身体弯曲度增加,会压迫肺部,增加肺部负担,又因血液、氧气供应不足,肺部不能好好舒展,导致呼吸不顺,会影响呼吸功能,会诱发将来胸闷、心脏不适等疾病。

6、椎肌肉神经疾病

长时间歪扭颈部及压迫上半身,会使颈部、肩、腰部肌肉处于紧张状态,形成肩颈部肌肉酸痛,造成颈椎及胸椎轻微变形。一个人长期保持低头状态,颈部的生理弯曲呈开口向后的“C”形状,趴桌睡时,脖子前弯,违反了颈部生理,所以睡后常感脖子酸痛,手脚麻痹。又趴桌睡时,头部扭向一边,造成两边肌肉不平衡,一边收缩,一边拉伸,颈部的韧带和肌肉加倍紧张,令颈部后面肌肉疲劳过度,将重力全部集中在颈椎的骨头上,时间一久将造成颈椎骨椎盘突出,引发颈椎病。又因长时间压迫上半身,会引发脊柱弯曲,出现腰肌劳损等症状。

二、午休怎样睡才健康?

趴桌睡觉对身体有害,那办公室白领应该怎样午休才健康?谨记办公室五条午睡要点:。

1、午餐后不宜立即躺下午睡

午餐后大量的血液流向胃,血压下降,大脑供氧及营养明显下降,易引起大脑供血不足。一般应食后休息十几分钟再午睡。

白领要警惕趴桌午睡的危害
午餐后不宜午睡
2、创造条件躺下睡

午休时把办公室的椅子拼起来当床,虽然不美观,但有益健康。如果办公室空间够大,还可以买一张折叠床回来睡,下午上班叠起来收好,又不占地方。

3、睡前不吃油腻食物,不吃得太饱

油腻食物会增加血黏稠度,加重冠状动脉病变,加重胃消化负担。

白领要警惕趴桌午睡的危害
睡前不吃油腻食物
4、醒后轻度活动

午睡后要慢慢站起,再喝一杯水,以补充血容量,稀释血液黏稠度。不要马上从事复杂和危险的工作,因初醒时常使人产生恍惚感。

5、午睡时应避免受较强的外界刺激

因入睡后肌肉松弛、毛细血管扩张、汗孔张大,易患感冒或生其他疾病,也应注意免受风寒。
版权声明:部分内容来自网络编辑,涉及的药方仅供参考学习,请勿盲目试用,平台不承担由此产生的任何责任!
如需了解专业中医常识、对症下药,请加客服,进入老师的视频直播间免费学习,免费咨询!
康源热线:400-609-6111(400免费电话)
客服咨询:15603951551(产品咨询)、13343951568(培训咨询)
微        信:kymyjqw(公众号)、13343951568(个人号)
线上课堂:下载“千聊”app,搜索“康源.爆品中医实战特训营
康源晶月&爆品中医实战特训营    版权所有    豫ICP备2022021975号豫公网安备 41110202000246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豫)-经营性-2022-0039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豫B2-20221313医疗器械经营备案编号:豫郑食药监械经营备2021218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