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关注
随时信息获取
咨询热线:
133-4395-1568
上期完美收官
面授现场 期待精彩下期
当前位置: 首页 >> 参考文库 >> 时令养生 >> 秋季养生 >> 列表
搜索 收藏

我的收藏

请先登陆
秋季养生茶,养生茶配方
2017-04-14阅读:10526 学员编辑 收藏

文章目录

一、秋季养生茶大全及配方
二、秋季中医养生的方法
三、秋季养生的注意事项

秋季养生茶大全及配方

1、秋季养生茶大全及配方

生津代茶饮原料:青果5个(捣碎)、石斛6克、甘菊6克、荸荠5个(去皮)、麦冬9克、鲜芦根2支(切碎)、桑叶9克、竹茹6克、鲜藕10片、黄梨2个(去皮)。

功效:生津育阴,清热润燥,治疗口干咽燥,烦渴干咳的秋燥症;亦治温病热盛,灼伤肺胃阴津,口中燥渴,咳唾白沫,黏滞不爽者。

用法:煎汤代茶服。桑杏茶原料:桑叶、杏仁、沙参、象贝母、豆豉各9克,山栀6克,梨皮30克。

功效:轻宣燥热,润肺止咳。治疗秋天干燥气候所引起的干咳无痰、头痛发热的秋燥症。

用法:煎水代茶饮。

萝卜茶原料:白萝卜100克、茶叶5克。加少量食盐,先将白萝卜切片煮烂,略加食盐调味(勿放味精),再将茶叶冲泡5分钟后倒入萝卜汁内服用,每天2次不拘时限。功效:有清热化痰、理气开胃之功,适用于咳嗽痰多、纳食不香等。

秋季养生茶大全及配方

2、养生茶的制作方法

薄荷甘草茶功效:解热消暑,有预防感冒奇效。成分:鲜薄荷叶10余片,甘草5克,绿茶5克,太子参10克。做法:用500毫升开水,冲泡10分钟后,滤去渣滓,加入适量白糖,调匀饮服,早晚各一次。菊花茶功效:清肝明目;有缓解眼睛劳损效用。成分:杭白菊5、6朵。做法:每日餐后,加少许蜂蜜冲泡饮服。金银花茶功效:疏利咽喉、消暑除烦;有治疗暑热流感作用。成分:金银花10克。做法:沸水冲泡频饮。

3、各类养生茶的功效

化橘红:散寒,燥湿,利气,消痰。用于风寒咳嗽,喉痒痰多,食积伤酒,呕恶痞闷。胖大海:清热,润肺,利咽,解毒说明:胖大海味甘、淡,性凉,含胖大海素,能改善黏膜炎症,可减轻痉挛性疼痛。济银花:清热解毒、凉散风热。金丝枣:可补五脏,止咳润肺,益气安神。对治疗体弱心衰、贫血,高血压等多种疾病。杭白菊:具有养肝明目、清心、补肾、健脾和胃、润喉、生津,以及调整血脂等功效。

秋季中医养生的方法

多饮少言防肺燥:每天的饮水量不要因为夏季已过就有所减少,一天的饮水量因人而异,一般为2000毫升左右。此外,中医认为:“形寒饮冷则伤肺”。因此,秋季饮水以温热为佳,大忌寒凉冷饮。“少言”是为了保护肺气,每天不停地说话会伤气,其中最易伤害的就是肺气。所以,要“少说多干”。少行房事保真阴:秋季要注意保护脏气阴精,其中也包括肾精。因此,秋季养生,尤其不可纵欲,生活要有规律,有节有度。

秋季养生茶大全及配方

皮肤护理重保湿:“秋燥”之时,风沙较多,保持皮肤湿润的好方法就是晨起或晚睡洁面后,不要急于擦干水迹,应轻拍面部以使余水渗入,再进行保湿护理。另,每周可自行做保湿面膜3~4次,以保持皮肤湿润。秋凉乍寒适当“冻”。我国自古就流传着“春捂秋冻”的养生保健谚语。“秋冻”的意思是说秋天到来之后,气温稍有下降,此时不要立刻增添衣棉,而要适当冻一冻,加强体育锻炼。

秋季养生的注意事项

秋季养神的要点秋季三个月,始于立秋止于立冬。秋天是万物成熟,果实累累的收获季节。时至秋令,天地间阳气日退,阴寒渐生,虽秋高气爽,但气候渐凉,秋风劲急,落叶纷纷,尤其是秋收过后,景物也逐渐处于萧条状态,易使人产生悲伤忧愁之感。秋应于肺,悲忧最易伤肺,因此养神要做到内心宁静,神志安宁,心情舒畅。切切不可悲伤忧思,正所谓"秋忌悲"。古人便登高赏菊,观看红叶等,以悦情志。秋季的起居调养秋季应"早卧早起,与鸡俱兴"。

秋季养生茶大全及配方

早睡以顺应阴精的收敛,早起以适应阳气的舒长。现代人普遍起居习惯不好,该睡的时候不睡,该起的时候不起。著名相声演员侯耀文不到六十猝死成了短命的人,以及众多年纪轻轻死于"过劳死" 的人,没有一个是起居习惯好的人。好的起居习惯的标准是什么?好的起居习惯的标准是:深夜11点钟以前一定上床睡觉,第二天凌晨6点一定起床。

版权声明:部分内容来自网络编辑,涉及的药方仅供参考学习,请勿盲目试用,平台不承担由此产生的任何责任!
如需了解专业中医常识、对症下药,请加客服,进入老师的视频直播间免费学习,免费咨询!
康源热线:400-609-6111(400免费电话)
客服咨询:15603951551(产品咨询)、13343951568(培训咨询)
微        信:kymyjqw(公众号)、13343951568(个人号)
线上课堂:下载“千聊”app,搜索“康源.爆品中医实战特训营
康源晶月&爆品中医实战特训营    版权所有    豫ICP备2022021975号豫公网安备 41110202000246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豫)-经营性-2022-0039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豫B2-20221313医疗器械经营备案编号:豫郑食药监械经营备2021218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