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关注
随时信息获取
咨询热线:
133-4395-1568
上期完美收官
面授现场 期待精彩下期
当前位置: 首页 >> 参考文库 >> 养生人群 >> 女性保健 >> 列表
搜索 收藏

我的收藏

请先登陆
去黄褐斑面膜,去黄褐斑
2017-12-14阅读:9595 学员编辑 收藏
一、去黄褐斑面膜
二、去黄褐斑面膜的使用方法
三、产生黄褐斑的原因

去黄褐斑面膜

1、麻叶莲去黄褐斑面膜

准备材料:麻叶莲

用法:将麻叶莲打粉,加适量清水、鸡蛋或牛奶调糊,敷于面部,15-25分钟后清水洗净。

功效:抗皱、美白、祛斑、祛黑头、保湿、抗氧化、延缓皮肤衰老、修复皮肤细胞、促进皮肤细胞再生、化解,逼排皮肤异物、提高皮肤弹性、增强及改善皮肤对营养的吸收能力。去黄褐斑面膜

2、白僵蚕白牵牛去黄褐斑面膜

准备材料:白僵蚕、白牵牛

用法:白僵蚕,白牵牛等分为细末,蜜调搽。

功效:祛斑,美白

3、桃子蛋白去黄褐斑面膜

准备材料:桃子、蛋清

用法:将桃子和蛋白一起放入搅拌器中搅匀,直至看不到颗粒,用手掌将这个混合物轻拍于整个面部,休息放松,大约30分钟后,用冷水冲洗干净。

功效:祛斑

4、芦荟去黄褐斑面膜

材料:芦荟、面粉、蜂蜜

制法:取厚肉片的芦荟叶捣成芦荟汁,放入面粉和蜂蜜,搅拌均匀。敷在洁净的脸部。等待15分钟用清水清洁。

功效:芦荟汁面膜能淡化脸上的黑点,而且芦荟保湿效果也很好,使肌肤美白水嫩。

5、甘草去黄褐斑面膜

材料:甘草、白芨,白芷,白术

制法:取甘草粉白芨粉,白芷粉,白术粉各适量,调成糊状做成面膜,涂在脸上,等20~30分钟后洗去。

功效:美白祛斑的效果可以媲美高档化妆品哦!

6、玫瑰去黄褐斑面膜

材料:当归、绿豆、白茯苓、桃仁、白芷、白及各等量,玫瑰精油4滴,玫瑰花水适量

做法:将以上6种中药粉各60克,混合后装瓶备用。然后取瓶中混合好的中药粉1小匙,放到碗中。加玫瑰花水适量调匀。再加玫瑰精油3滴混匀。

用法:用小刷子将自制面膜均匀地涂于脸上,半小时后洗净,每周3次。

7、当归去黄褐斑面膜

原料:川芎、白芷、当归、白附子、桃仁、白及粉各等量,蜂蜜、鲜乳适量。

做法:将川芎、白附子、白芷、当归、桃仁、白及粉各准备65克,将其混合,装入瓶里备用。然后取出1小匙混合好的中药粉末,放到碗里,加入蜂蜜、鲜乳等调和成糊状。

用法:将面膜均匀地涂于脸上,20分钟后洗净,每周2次。去黄褐斑面膜

去黄褐斑面膜的使用方法

1、试敏

在使用一款新的去黄褐斑面膜之前可以先做一次试过敏反应的试验,这一步其实非常重要,但却最容易被mm们忽略。把少量面膜敷料涂在手背上,等半个小时后清洗干净,如果手背上没有出现红痒反应,即可放心敷在脸上。

2、清洁面部

在敷去黄褐斑面膜之前一定要先卸掉脸上的妆容,彻底清洁肌肤,如有必要还要先去除角质,洁净的肌肤更有利于吸收面膜中的养分,并且也能避免污垢和灰尘进入毛孔中。

3、热敷

为了起到更好的美容护肤作用,为了使去黄褐斑面膜的功效发挥得更好,就要在清洁面部之后,敷面膜之前,用热毛巾敷脸3分钟,并且在面部的各种部位进行按摩3~5分钟,此举可以充分打开毛孔,益于面膜中养分的吸收。

4、取下

敷去黄褐斑面膜15分钟后,用手指轻轻按下,感觉不黏手了,就可从面膜的边缘开始,从下向上慢慢地取下面膜。通常面膜干燥后会使肌肤紧缩,容易出现皱纹,所以要在面膜没有变干燥前就取下,敷面膜时间不宜过长,更不能敷着面膜过夜。

产生黄褐斑的原因

1、人体内阴阳失衡。一因肝气郁结,致使血瘀颜面;二因脾胃虚弱,气血不能润泽颜面,湿热上升至颜面形成斑点;三因肾阳不足,阳气弥散,血瘀颜面形成黄褐斑。去黄褐斑面膜

2、化妆品使用不当也会引起黄褐斑的。很多劣质化妆品中都含有过量的重金属等成分,皮肤吸收后,会加速黑色素的生成,经紫外线照射会诱发为黄褐斑。以上是我对黄褐斑形成原因相关问题的解答。

3、内分泌失调,雄性激素增高,也会引起黄褐斑。

4、药物作用。经常服用治高血压、糖尿病的药容易引起黄褐斑,另外,感光性较强的食物如芹菜、胡萝卜等也会引起黄褐斑。

5、孕妇也经常出现黄褐斑。怀孕后胎盘分泌雄孕激素增多引起黄褐斑,产后体内雄孕激素分泌正常后,大部分人的黄褐斑会慢慢减轻或消失。

版权声明:部分内容来自网络编辑,涉及的药方仅供参考学习,请勿盲目试用,平台不承担由此产生的任何责任!
如需了解专业中医常识、对症下药,请加客服,进入老师的视频直播间免费学习,免费咨询!
康源热线:400-609-6111(400免费电话)
客服咨询:15603951551(产品咨询)、13343951568(培训咨询)
微        信:kymyjqw(公众号)、13343951568(个人号)
线上课堂:下载“千聊”app,搜索“康源.爆品中医实战特训营
康源晶月&爆品中医实战特训营    版权所有    豫ICP备2022021975号豫公网安备 41110202000246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豫)-经营性-2022-0039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豫B2-20221313医疗器械经营备案编号:豫郑食药监械经营备2021218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