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编导读: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人们生活方式也在改变,相应的饮食习惯也在发生变化,精神压力在不断增加,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出现这样一组症状:肠易激综合征。……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人们生活方式也在改变,相应的饮食习惯也在发生变化,精神压力在不断增加,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出现这样一组症状:肠易激综合征。
间歇性腹痛或腹部不适,腹胀(排便后有所缓解),便秘或腹泻,排便次数和大便外观改变(干硬,块状或有粘液,稀便),排便后有不尽感等。
常规检查往往没有问题,按传统的肠炎治疗,应用一些抗生素(ppa)、黄连素等药物治疗,开始时有效,但效果越来越差。
凉菜、水果都不敢吃,虽然不影响体重和体力,但影响生活质量。
经过长时间反复检查,大部分人最终被确诊为“肠易激综合征(ibs)”。
那么,肠易激综合征究竟是什么样的疾病?它与胃肠道疾病又有什么样的联系?又该如何治疗这种疾病……
胃肠功能紊乱易致病
医师介绍,肠易激综合征(ibs)是一种胃肠功能紊乱性疾病,指的是一组包括腹痛、腹胀、排便习惯和大便性状异常、粘液便,持续存在或间歇发作,而又缺乏形态学和生化异常改变可以解释的症候群。其特征是肠道功能的易激性。
过去该病曾被称为粘液性肠炎、结肠痉挛、结肠过敏、过敏性肠炎、易激肠炎等,现在这些叫法均已被废弃。
据汪主任介绍,其实肠易激综合征(ibs)是一种最常见的功能性肠道疾病,其发病率相当高,问卷调查显示,在西方国家约10~20%的人群有此病的症状,但就诊者仅为其中的1/4,男女之比约1:2,患者以20~40岁(平均33岁)的青壮年居多,50岁后首次发病者少见,国内北京和广州的报道分别是7.3%和5.6%。
发病频频诱因多
医师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谈到,肠易激综合征的病因尚不明确,找不到任何解剖学的原因。目前认为可能与下列因素相关:
1.精神因素
国内外研究认为,本病症状发作或加重均与情绪紧张有关,焦虑、抑郁、激动、恐惧等情绪不安因素刺激机体,影响了植物神经功能,从而引起结肠和小肠的运动功能改变及分泌功能的失调。
2.遗传因素
而且,肠易激综合征有明显的家族集聚倾向。国外33%的患者有家族史,国内与此接近,而且同一家族中肠易激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表现雷同。
3.感染因素
约1/4肠易激综合征患者的症状起自胃肠炎、痢疾或其它直接影响胃肠功能的疾病。汪主任认为各种细菌、病毒感染因素可引起肠粘膜下巨细胞或者其它炎性细胞所释放的细胞因子,可能引起肠道功能紊乱而发生肠易激综合征。
4.饮食因素
食物本身并不引起肠易激综合征。肠易激综合征患者可因乳糖酶缺乏发生乳糖类消化不良,很多病人可因进食或刺激性食物发作,可能对某种或多种食物不耐受,致使肠腔扩张和肠蠕动正常功能发生紊乱而发病。
5.神经和内分泌因素
研究表明,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与胆碱能神经异常有关,而腹泻型则与肾上腺功能神经异常有关。
除上述因素之外,人体内微量元素的改变,气候变化均可诱发和加重病情。
总之,各种因素最终导致结肠分泌和吸收功能紊乱,以及肠道动力学改变而发生本病。
便秘腹泻腹痛是主症
在谈到肠易激综合征的主要症状时,汪素文主任医师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作了介绍。
便秘,属于较多见的症状。
具体来讲,粪便量少,排便困难,每周1~2次,偶有十余天一次者,因而常使用泻药。有时因肛门括约肌收缩,大便呈铅笔样细条状。
腹泻,每日1次或多次。有的只在早饭后暴发多次排便,其余时间可无腹泻,偶有1日腹泻二十余次者。
腹泻不发生在夜间,不会因排便感而觉醒,所以不干扰睡眠,也不发生排便失禁,有些患者的粪便中带有大量的白色或透明的粘液,甚至全是粘液。
在腹泻病程中,常可出现一个时期的排便正常或便秘,出现腹泻与正常便或便秘相互交替的现象。
腹痛,腹痛为本病最常见的症状,多数伴有大便习惯的改变。疼痛部位多见左下腹或右上腹部。
疼痛性质主诉不一:绞痛、胀痛、剧痛、刺痛、紧缩性痛等皆可有之。可持续数分钟至数小时,在排气、排便或灌肠之后缓解。
某些具有高位而且过长的结肠脾曲患者,其疼痛主要位于右肋缘下腋前线附近,并放射至胸骨下、左上臂等部位。
有些食物如浓烈的调味品、酒、粗纤维蔬菜、粗质水果等,可诱发腹痛。
其他表现。常伴随消化系统其他症状,如食后上腹部胀满、厌食、嗳气、恶心等。
另外还有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的一些症状如心悸、乏力、嗜睡、多汗、潮热、头痛等需要改善。
再者,还需要注意一些精神症状,如失眠、焦虑、忧郁等。
辨证分型选治疗
根据临床症状,该病又分为腹泻型、便秘型、交替型(即腹泻、便秘交替出现)及腹痛型四种类型。
“必须强调的是,”汪素文主任医师谈到,“诊断肠易激综合征要十分慎重,在作出诊断之前,必须排除器质性疾病,尤其是胃肠道的恶性病变。”
正常情况下,多数患者患病后情绪紧张,就医时诉说繁多,滔滔不绝,有的将症状写在纸上,唯恐遗漏。
主任认为,在这种情况下,医生首先应耐心地听取和分析患者的陈诉,仔细地进行体格检查,若经各项化验和功能检查正常,才可初步诊断为肠易激综合征。
她列举了如下几项检查正常时才可初步确定该病:1.血、尿常规正常,血沉正常;
多次粪常规、粪便培养(至少3次)均阴性,粪便隐血(潜血)试验阴性;
线钡剂灌肠检查无阳性发现或结肠有激惹现象;
纤维结肠镜示部分病人结肠运动亢进,无明显粘膜异常,组织学检查基本正常。
而对于过去健康、新近发病的老年患者,尤应进行周到细致的检查,以防漏诊其他严重的器质性疾病。
初步诊断为胃肠道功能紊乱之后,还须密切随访一段时间,才能确保诊断无误。
治疗提倡个体化
任医师认为,肠易激综合征治疗要因人而异,治疗方案提倡个体化。
避免诱发症状的各种刺激
除前面所说的情绪紧张外,操心、焦虑、寒冷、某些特殊的食物或进食环境、特别的烹调方法等,均可能成为刺激因素。这些刺激因素,每个病人都不相同、应当自己仔细寻找而加以避免。
腹泻要治疗
以腹泻突出症状的病人,有时可因便意急骤甚至大便失禁。严重者可口服洛派丁胺(商品名易蒙停),成人首服两粒,以后再服1粒,每天不超过6粒。
如有便秘、腹胀,请立即停药。腹泻较轻伴有痉挛性腹痛者,硝苯地平(商品名为心痛定)10毫克,每天3次,疗效较好。
也可服思密达,以吸收过多水分而减轻腹泻。并能调整肠道运动功能。补充一些肠道中的有益菌。如双歧杆菌、乳酸杆茵,也有明显疗效。常用的有丽珠肠乐,每天2次,每次2粒(1粒中含有5000万个活菌),不要用开水或温开水送服,不要同时服用抗生素。其他新制剂有金双歧、美常安等。
便秘应当心
以便秘为突出症状的病人,如有长期服用泻药的历史,应停药。
因为长期服用此类药物,会减弱肠道的自主运动,严重者可导致结肠黑变病。
必要时可用润滑性泻剂(如液体石蜡、蓖麻油)或粪容积扩张剂(如通泰口服液)。胃肠舒是取自动物胃肠粘膜加工后的生物制剂,疗效不错,无明显副作用。
西沙必利(商品名为普瑞博思)可提高肠蠕动,但心脏病人应慎用。
新药泽马可(替加色罗)通过激活5羟色胺4受体,去刺激蠕动发射并恢复受损的胃肠动力,临床疗效明显。
此外病人还应多吃含高纤维素的食物,如燕麦片、黑面包(含麦麸)或饼干、杂粮面包或发糕,蔬菜有芹菜、韭菜,水果中的香蕉,无花果、猕猴桃均是佳品,但要吃够量才能起效。
腹痛服药要选择
以腹痛为突出症状的病人,可于发作前或当时含服心痛定(剂量如前述),也可选用颠茄片或颠茄酊、阿托品或654-2。
后3种药物对于患有青光眼、重度前列腺增生的病人禁用。
抑郁焦虑应改善
有较重抑郁、焦虑、精神紧张、失眠者,可服用阿米替林25毫克,睡前1次、隔4~5天增加剂量至出现疗效,一般不超过100毫克。
严重心脏病、高血压、前列腺增生、青光眼患者不宜使用。或用小剂量多虑平(12.5~25毫克,每天2~3次,或睡前服一次)、能加强上述药物的疗效。
有严重失眠伴重度食欲不振者,睡前可服赛庚啶1片(4毫克)、会使两种症状都得到改善。
汪主任特别强调,上述治疗一定要在确诊后按医嘱进行,不要自己对症服药,不要乱服抗生素,以免耽误病情。
“防”字当头要做好
在谈到肠易激综合征的预防时建议要做好四点:1.精神放松。在紧张的工作、生活中要注意劳逸结合,保证充足的睡眠。2.规律饮食。定时进餐,不挑食、不乱吃零食,不吃“新、特、奇”食物,多食富含纤维素食物,注意营养搭配。3.养成定时大便的良好习惯。4.适当参加文体活动,积极锻炼身体,增强体质,预防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