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关注
随时信息获取
咨询热线:
133-4395-1568
上期完美收官
面授现场 期待精彩下期
当前位置: 首页 >> 参考文库 >> 医学健康 >> 紧急护理 >> 列表
搜索 收藏

我的收藏

请先登陆
传染性疾病,疾病急救常识
2018-02-02阅读:10281 学员编辑 收藏
一、传染性疾病急救常识
二、春季有什么传染病呢
三、传染病的流行病学特征

传染性疾病急救常识

1、传染性疾病急救常识

急性期患者,必须住院隔离治疗,卧床休息。

病情稳定时,及时进行针灸推拿治疗。

隔离病员,自发病日起隔离期间食具及排泄物进行消毒。夏天有脊髓灰质炎发病时,有发热、上感症状的患者不宜去游泳池。接触者,接触后3天内可注射胎盘球蛋白或丙种球蛋白。

2、传染性疾病的症状

潜伏期约为5/FONT>14天,症状轻重不一。多数小儿不发生症状,或仅有1/FONT>2天的发热、头痛、咽痛、呕吐、腹泻等,而不发生瘫痪。一部分病儿于热退后1/FONT>6天,再次发热,称“双峰热”,病儿多汗、全身不适、呕吐、周身肌肉疼痛。患儿不愿抬头,不愿让人抱,或坐不稳,患儿神志大多不清醒。在发热第3/FONT>4天,病儿手足软绵无力,不会动弹,称为“驰缓性瘫痪”。下肢软瘫较多见,可为单侧或双侧,不对称。传染性疾病急救常识

3、常见的传染性疾病有哪些

传染病分为甲类、乙类和丙类。

甲类传染病是指:鼠疫、霍乱。

乙类传染病是指: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艾滋病、病毒性肝炎、脊髓灰质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麻疹、流行性出血热、狂犬病、流行性乙型脑炎、登革热、炭疽、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肺结核、伤寒和副伤寒、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百日咳、白喉、新生儿破伤风、猩红热、布鲁氏菌病、淋病、梅毒、钩端螺旋体病、血吸虫病、疟疾。

丙类传染病是指: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腮腺炎、风疹、急性出血性结膜炎、麻风病、流行性和地方性斑疹伤寒、黑热病、包虫病、丝虫病,除霍乱、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伤寒和副伤寒以外的感染性腹泻病。

春季有什么传染病呢

1、流感(流行性感冒)

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具有很强的传染性,其流行传播的机率很高。

症状:发热、头痛、流涕、咽痛、干咳,全身肌肉、关节酸痛不适等,发热一般持续3—4天,也有表现为较重的肺炎或胃肠型流感。

传染源:流感病人和隐性感染者。传染性疾病急救常识

传播途径:空气飞沫直接传播,被病毒污染的物品间接传播。

2、流脑(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简称流脑,它是由脑膜炎双球菌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

症状:鼻涕、咳嗽、头痛、发热等,严重时嗜睡、颈部强直、喷射样呕吐、昏迷、休克。

传染源:流脑病人或带菌者。

传播途径:空气飞沫直接传播。

传染病的流行病学特征

强病原体度和广度分为。

散发:是指传染病在人群中散在发生;流行:是指某一地区或某一单位,在某一时期。

重复感染,某种疾病在发病中,被同一种病原体再度侵袭而受染。血吸病、丝虫病、疟疾最为常见。

复发,发病过程已转入恢复期或接近痊愈,而该病原体再度出现并繁殖,而原症状再度出现。伤寒最为常见。传染性疾病急救常识

再燃,临床症状已缓解,但体温尚未正常而又复上升、症状略见加重者。见于伤寒。

传染性是传染病与其他类别疾病的主要区别,传染病意味着病原体能够通过各种途径传染给他人。传染病病人有传染性的时期称为传染期。病原体从宿主排出体外,通过一定方式,到达新的易感染者体内,呈现出一定传染性,其传染强度与病原体种类、数量、毒力、易感者的免疫状态等有关。

版权声明:部分内容来自网络编辑,涉及的药方仅供参考学习,请勿盲目试用,平台不承担由此产生的任何责任!
如需了解专业中医常识、对症下药,请加客服,进入老师的视频直播间免费学习,免费咨询!
康源热线:400-609-6111(400免费电话)
客服咨询:15603951551(产品咨询)、13343951568(培训咨询)
微        信:kymyjqw(公众号)、13343951568(个人号)
线上课堂:下载“千聊”app,搜索“康源.爆品中医实战特训营
康源晶月&爆品中医实战特训营    版权所有    豫ICP备2022021975号豫公网安备 41110202000246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豫)-经营性-2022-0039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豫B2-20221313医疗器械经营备案编号:豫郑食药监械经营备2021218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