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关注
随时信息获取
咨询热线:
133-4395-1568
上期完美收官
面授现场 期待精彩下期
当前位置: 首页 >> 参考文库 >> 医学健康 >> 紧急护理 >> 列表
搜索 收藏

我的收藏

请先登陆
突发气胸,突发气胸急救,突发气胸急救方法
2018-06-17阅读:11492 学员编辑 收藏
一、突发气胸急救方法
二、治疗气胸的药物
三、预防气胸的方法

突发气胸急救方法

1、突发气胸急救方法

立即让病人取半坐半卧位,不要过多移动,有条件的吸氧。家属和周围人员保持镇静。立即进行胸腔排气,这是抢救成败的关键。

在紧急情况下,可用大针管以胶管连接针头,自锁骨中线外第二肋间上缘刺入1~2厘米抽气,即可解除病人呼吸困难。也可将手指或避孕套紧缚在穿刺针头上,在绞套尾端剪一弓形裂口,吸气时,胸腔里负压,裂口闭合,胶套萎陷,胸腔外空气不得进入。

呼气时,胸腔呈正压,胶套膨胀,弓形口裂开,胸腔内空气得已排出。若急救现场无注射器,应争分夺秒送医院救治。

突发气胸急救方法

2、气胸的常见症状

2.1、呼吸困难

气胸发作时病人均有呼吸困难,其严重程度与发作的过程、肺被压缩的程度和原有的肺功能状态有关。在年轻的呼吸功能正常的病人,可无明显的呼吸困难,即使肺被压缩》80%,亦仅能在活动时稍感胸闷,而在患有慢性阻塞性肺气肿的老年病人,肺被轻度压缩就有明显的呼吸困难。

2.2、刺激性咳嗽

自发性气胸时偶有刺激性咳嗽。

2.3、胸痛

常在发生气胸当时出现突然尖锐性刺痛和刀割痛,与肺大疱突然破裂和肺被压缩的程度无关,可能与胸膜腔内压力增高、壁层胸膜受牵张有关。疼痛部位不肯定,可局限在胸部,亦可向肩、背、上腹部放射。

2.4、其他症状

气胸合并血气胸时,如出血量多,病人会心悸、血压低、四肢发凉等。

3、气胸的诊断

3.1、病史及症状:可有或无用力增加胸腔、肤腔压力等诱因,多突然发病,主要症状为呼吸困难、患恻胸痛、刺激性干咳,张力性气胸者症状严重烦躁不安,可出现紫绀、多汗甚至休克。有的如果有胸膜粘连带在气胸发作时被拉断,可引起自发性血气胸,严重的可能需要输血。瘦高体型的年轻人多发。

3.2、查体发现:少量或局限性气胸多无阳性体征。典型者气管向健侧移位,患侧胸廓饱满、呼吸动度减弱,扣诊呈过清音,呼吸音减弱或消失。左侧气胸并发纵隔气肿者,有时心前区可听到与心跳一致的吡啪音(hamman征)。

治疗气胸的药物

1、控制感染

原发病感染易致胸腔感染,胸腔穿刺、留置吸引管也易引起感染,均需加用抗生素治疗。首选青霉素80万U肌注,每日二次或静脉给药320万U,每日2次,感染重可选用广谱抗菌素。

突发气胸急救方法

2、镇痛

胸部剧痛可给予可待因15~30mg,每日3次。

3、止咳

祛痰、平喘有刺激性咳嗽或剧咳时可给氨酚待因一片,或可待因15~30mg,每日3次。止咳祛痰,可给甘草片3片,每日3次。必嗽平16mg,每日3次。达先片10mg,每日3次。平喘可给氨茶碱0、1g,每日3次。

4、镇静剂应用

患者精神紧张、烦躁可给安定。

5、避免过度用力

应保持大便通畅,可给小量导泻药。

6、月经性气胸

可给予激素治疗,应用孕激素、雄激素、丹娜唑Danazol等,主要用于抑制卵巢的排卵及异位的宫内膜组织,但复发率高,长期服用副作用多,故一般认为只适用于症状轻,难于接受手术及手术后复发者。

预防气胸的方法

1、急性期应绝对卧床休息。

2、保持情绪稳定,要将自己的内心感受告知给医生护士。

3、根据您的病情,医生决定是否进行胸腔穿刺、排气或闭式引流,这是治疗自发性气胸的一项有效的治疗措施,要了解其目的,消除紧张情绪,配合治疗。

4、在治疗过程中,如出现呼吸困难加重情形,请立即通知医生或护士。

5、饮食上进食蔬菜,水果等易消化食物,避免便秘的发生。

突发气胸急救方法

6、进行胸腔闭式引流时,不要自行挤压,扭曲引流管,同时在床上活动时,避免牵拉引流管,要防止扭曲移位或脱落。

7、在闭式引流过程中,如必须离开病床进行检查或允许范围内的室内活动时,请与护士联系,在护士的协助及处置后再行离床活动。

8、在气胸痊愈的一个月内,不要剧烈运动,如打球,跑步。

9、避免诱发气胸的因素,如抬提重物,剧烈咳嗽,屏气等,防止便秘,同时戒烟。

版权声明:部分内容来自网络编辑,涉及的药方仅供参考学习,请勿盲目试用,平台不承担由此产生的任何责任!
如需了解专业中医常识、对症下药,请加客服,进入老师的视频直播间免费学习,免费咨询!
康源热线:400-609-6111(400免费电话)
客服咨询:15603951551(产品咨询)、13343951568(培训咨询)
微        信:kymyjqw(公众号)、13343951568(个人号)
线上课堂:下载“千聊”app,搜索“康源.爆品中医实战特训营
康源晶月&爆品中医实战特训营    版权所有    豫ICP备2022021975号豫公网安备 41110202000246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豫)-经营性-2022-0039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豫B2-20221313医疗器械经营备案编号:豫郑食药监械经营备2021218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