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关注
随时信息获取
咨询热线:
133-4395-1568
上期完美收官
面授现场 期待精彩下期
当前位置: 首页 >> 参考文库 >> 医学健康 >> 紧急护理 >> 列表
搜索 收藏

我的收藏

请先登陆
刀伤急救方法,刀伤怎么办
2018-07-05阅读:12579 学员编辑 收藏
一、受到刀伤时怎么急救
二、手出血的处理误区
三、日常该怎么预防疤痕

受到刀伤时怎么急救

1、受到刀伤时怎么急救之止血

一般的出血,用干净的纱布或手绢、毛巾在出血部位加压包扎即可,也可以用另一只手或由别人对伤手加压,既有效,也不会造成不良后果。

如果手的动脉损伤发生大出血,可用止血带或弹性胶管束缚上臂1/3部位止血。但在送大医院手术时应每隔1小时松开止血带5~10分钟,以免手部缺血坏死。

注意不要用尼龙绳、电线等捆扎手腕或上臂等部位,否则不仅不能止血,反而加重出血,有的甚至造成手指坏死。

受到刀伤时怎么急救

2、受到刀伤时怎么急救之防止污染

不要在伤口上涂抹紫药水之类的药物,以免影响医生判断伤情。

防止损伤加重,如果手指发生骨折,不全离断时,要用小木板、铁皮等临时做固定,同时也能起到止痛的作用。

假如发生断手指或断手,不要随意丢弃断肢,要用无菌纱布包裹断指,外罩塑料袋,在袋外放一些冰块或冰糕,尽快转运,争取在6~8小时内进行再植手术。

3、受到刀伤时怎么急救之包扎方法

3.1、找一条绷带或从身上衣服撕下一块干净的布料用于包扎。如果实在是身上没有可用的布料或找不到绷带,用其他干净的布条也可以。

3.2、在伤口敷上抗菌药膏。如果条件允许,在纱布上敷上抗菌药膏(如抗生素软膏或含尿素的药膏)可以有效防止病菌感染,避免纱布与伤口粘连,以防移除绷带时造成伤口再次出血。

受到刀伤时怎么急救

3.3、处理纱布。对纱布进行折叠或剪裁,使其大小刚好能覆盖伤口。为防止伤口感染,折叠或剪裁纱布的过程中,需注意不要与伤口接触的部分直接接触。

如果没有胶布绷带而需要用普通胶带对绷带进行固定,每条胶带都要预留一定的长度以防胶带直接粘着在伤口上。

3.4、固定纱布。用药用胶布将纱布边缘贴合。注意不要用管道胶带等粘性过强的胶带,以防撕除时撕破皮肤。

手出血的处理误区

1、不包扎,让伤口自然风干,才能更快愈合。

伤口愈合需要湿润的环境,如果手指破了,在严格消毒的前提下,挺好用纱布覆盖伤口,这样有利于快速愈合。

2、伤口包扎得紧一些,不容易感染。

包扎时要留有一定空隙,否则会减少伤口接触氧气的机会,使伤口愈合变慢。此外,包扎过紧还会阻碍血液循环。

3、出血时,立即用云南白药等止血。

在家处理伤口,尽量不要用止血粉,否则会刺激伤口,还会盖住创面,为医生的诊断及“二次处理”造成困难,需要花时间除去止血粉残留,患者也会觉得非常疼。其实,止血的首要原则,是在伤口上施压,直到血不流为止。

受到刀伤时怎么急救

4、每天换药,能好得快些。

只要保持伤口清洁,不需要每天换药,3-5天更换一次敷料即可。如果天天换,反而会增加伤口接触空气中污染物的机会,且破坏刚刚长好的组织,加重瘢痕的形成。

5、愈合中的伤口长出一层黄黄的薄膜,要马上清除。

其实这层薄膜是新生的肉芽组织,有助于伤口愈合,除掉会适得其反。

日常该怎么预防疤痕

皮肤作为身体的第一层保护总是不断经受伤害和意外。但一旦伤及真皮层,则难免要留下疤痕,甚至是面积又大颜色又深的疤,严重影响到外貌与美观。日常预防疤痕有以下几点:

外伤造成的伤口一定要及时的清创和做抗感染处理,以防感染造成伤口的扩大,形成更大的疤痕。疤痕的愈合期内注意防止伤口沾水,不要受到外力的牵拉,以免使愈合期延长。

创面刚愈合的时候会有些分泌物,是细菌滋生最好的地方,而且这个时候创面的表皮很薄,极易容易造成感染和破溃,所以要注意疤痕处卫生的保持,及时的擦去汗渍,注意不能用热水泡和手抓,更不能用衣服摩擦。

伤口结的痂不要过早地揭,硬行揭痂会将表皮细胞带走,甚至撕脱真皮组织,使疤痕停留在修复阶段,并刺激伤口出现刺痒症状。

待自然脱痂后,用手掌根部揉按疤痕,每天三次,每次5-10分钟,最好配合维生素E涂抹,维生素E可渗透至皮肤内部而发挥其润肤作用,同时保持皮肤弹性。

版权声明:部分内容来自网络编辑,涉及的药方仅供参考学习,请勿盲目试用,平台不承担由此产生的任何责任!
如需了解专业中医常识、对症下药,请加客服,进入老师的视频直播间免费学习,免费咨询!
康源热线:400-609-6111(400免费电话)
客服咨询:15603951551(产品咨询)、13343951568(培训咨询)
微        信:kymyjqw(公众号)、13343951568(个人号)
线上课堂:下载“千聊”app,搜索“康源.爆品中医实战特训营
康源晶月&爆品中医实战特训营    版权所有    豫ICP备2022021975号豫公网安备 41110202000246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豫)-经营性-2022-0039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豫B2-20221313医疗器械经营备案编号:豫郑食药监械经营备2021218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