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关注
随时信息获取
咨询热线:
133-4395-1568
上期完美收官
面授现场 期待精彩下期
当前位置: 首页 >> 参考文库 >> 医学健康 >> 微生知识 >> 列表
搜索 收藏

我的收藏

请先登陆
超级细菌,细菌的危害
2016-09-20阅读:10575 学员编辑 收藏
一、超级细菌的危害
二、超级细菌的传播方式
三、超级细菌的治疗方法

超级细菌的危害

1、由细菌引发的疾病曾经不再是人类的致命威胁,每一种传染病用抗生素治疗都能取得很好的疗效,但是抗生素的滥用改变了这一局面。每年在全世界大约有50%的抗生素被滥用,而中国这一比例甚至接近80%。正是由于药物的滥用,使细菌迅速适应了抗生素的环境,各种超级细菌相继诞生。由于耐药菌引起的感染,抗生素无法控制,最终导致病人死亡。在上世纪60年代,全世界每年死于感染性疾病的人数约为700万,而这一数字到了本世纪初上升到2000万。死于败血症的人数上升了89%,大部分人死于超级细菌带来的用药困难。

2、细菌耐药性问题已经非常严重。在发达国家,有5%~10%的住院病人发生过一次或更多的感染。美国每年发生医院感染的患者约为200万,死亡90000人,经济损失达45亿~57亿美元。在发展中国家,发生医院感染的危险要高出发达国家2倍~20倍。中国医院感染发生率为6%左右,但漏报率很高,可达50%以上,致死率尚不清楚。主要感染部位依次为下呼吸道、泌尿道及手术切口感染等。

超级细菌的危害

超级细菌的传播方式

1、经血传播:如输入全血、血浆、血清或其它血制品,通过血源性注射传播。

2、胎源性传播:如孕妇带毒者通过产道对新生儿垂直传播。

3、医源性传播:如医疗器械被乙肝病毒污染后消毒不彻底或处理不当,可引起传播;用1个注射器对几个人预防注射时亦是医源性传播的途径之一;血液透析患者常是乙型肝炎传播的对象。

4、性接触传播:近年国外报道对性滥交、同性恋和异性恋的观察肯定证实。

5、昆虫叮咬传播:在热带、亚热带的蚊虫以及各种吸血昆虫,可能对病毒传播起一定作用。

6、生活密切接触传播:与病毒携带者长期密切接触,唾液、尿液、血液、胆汁及乳汁,均可污染器具、物品,经破损皮肤、粘膜而传播。

超级细菌的治疗方法

1、抗生素疗法

1.1、对“超级细菌”起作用的抗生素有两种,一种是多黏菌素,另一种是替加环素。但英国卫生防护局抗药性监测实验室负责人利弗莫尔说,多黏菌素具有毒副作用,而替加环素只能用于治疗部分种类的细菌感染,都不适合大规模使用。

1.2、轻、中度感染:敏感药物单用即可,如氨基糖苷类、喹诺酮类、磷霉素等,也可以联合用药,如氨基糖苷类联合环丙沙星、环丙沙星联合磷霉素等。无效患者可以选用替加环素、多粘菌素。

超级细菌的危害

1.3、重度感染:根据药物敏感性测定结果,选择敏感或相对敏感抗菌药物联合用药,如替加环素联合多粘菌素、替加环素联合磷霉素、替加环素联合氨基糖苷类、碳青霉稀类联合氨基糖苷类、碳青霉稀类联合多粘菌素、喹诺酮类联合碳青霉稀类等。应严密观察患者治疗反应,及时根据药物敏感性测定结果以及临床治疗反应调整治疗方案。

2、代表性抗菌药物

2.1、替加环素(tigecycline):四环素类衍生物,超广谱抗菌药物,对产NDM-1细菌MIC90值为2-8mg/L,敏感率56%-67%。临床研究单用或联合用药产碳青霉烯酶细菌感染有一定疗效。

2.2、多粘菌素(polymyxins):属多肽类抗菌药物,包括多粘菌B和粘菌素两种。粘菌素对产NDM-1细菌MIC90值2-32mg/L,敏感率89%-100%。小样本研究提示单用治疗效果差,需要和其他药物联合用药。口服不吸收,需要静脉注射给药,肾毒性明显。

2.3、碳青霉烯类:产NDM-1细菌对碳青霉烯类耐药,但体外MIC值差异较大,个别研究发现,对MIC值低(<4mg/L)的感染有一定疗效,需要和其他药物联合使用。

2.4、氨基糖苷类:不同药物间呈部分交叉耐药,中国临床分离的产金属β-内酰胺酶肠杆科细菌对阿米卡星、异帕米星具有一定敏感性。对轻、中度感染可以单用,重度感染需要与其他药物联合应用。用药期间注意药物耳肾毒性。

2.5、氟喹诺酮类:肠杆科细菌对氟喹诺酮类耐药突出,需要根据药物敏感性测定结果选择药物。

2.6、磷霉素:体外研究表明对部分耐药菌有效,但缺乏临床研究数据。

版权声明:部分内容来自网络编辑,涉及的药方仅供参考学习,请勿盲目试用,平台不承担由此产生的任何责任!
如需了解专业中医常识、对症下药,请加客服,进入老师的视频直播间免费学习,免费咨询!
康源热线:400-609-6111(400免费电话)
客服咨询:15603951551(产品咨询)、13343951568(培训咨询)
微        信:kymyjqw(公众号)、13343951568(个人号)
线上课堂:下载“千聊”app,搜索“康源.爆品中医实战特训营
康源晶月&爆品中医实战特训营    版权所有    豫ICP备2022021975号豫公网安备 41110202000246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豫)-经营性-2022-0039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豫B2-20221313医疗器械经营备案编号:豫郑食药监械经营备20212188号